杜诗全译精注

杜诗全译精注

作者:韩成武/张志民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7-10-01

评分:5分

ISBN:978753098077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杜诗全译精注 内容简介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正月,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冬天,享年五十九岁。其家族世代奉儒守官。先世居于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封当阳县侯。十世祖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到襄阳(今湖北襄樊),任魏兴太守。曾祖杜依艺任巩县(今属河南)县令,遂迁居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外祖父的母亲是唐高祖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的女儿。外公家姓崔,是清河大族。公元712年正月(这年八月,玄宗即位),杜甫诞生于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在他尚未记事时,母亲崔氏便因病离世,从此他被寄养在洛阳仁风里的二姑家,受到姑母精心的照护。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无可挽救地泯灭于记忆的长河里,留下的*初记忆是六岁时在偃城(今属河南)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杜甫晚年回忆当时公孙大娘的舞姿,说她忽而自空而落,光彩夺目,如同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腾,如同天帝驾着蛟龙飞翔;她上场时神情端庄,如同雷霆初止,天地一片肃穆;她收舞时英姿卓立,如同江海停止翻腾,凝聚着清冷的光辉。这说明幼年的杜甫就已对艺术有了较强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七岁时,开始诗歌创作,一首诗便是歌咏象征着王朝兴盛的祥瑞之鸟——凤凰。这说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国家富强的期盼。这似乎是一个预兆,兆示出杜甫终生心系国家命运的那份苦恋的历程。练习作诗的同时,杜甫还学写大字,很勤奋,到九岁时已写满了一口袋的习作。十四五岁时,他已在诗坛崭露头角,经常出入于文人荟萃的场所,与当时的文坛名流交往。这期间,他得到岐王李范的赏识,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涤任秘书监,也常邀杜甫来家中做客。

杜诗全译精注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函套封底为布面装帧,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 书后印章由中国著名书画家李著豪治印

★ 每首诗有“题解”、“原诗”、“注释”和“译文”

★ 作者重编杜甫小传及年表,可与编年体杜诗对照阅读

杜诗全译精注杜诗全译精注前言

杜诗的艺术成就也是巨大的。杜甫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笔触客观严谨,忠实地反又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极富生活气息。风格以沉郁顿挫独帜于诗坛,具有鲜明的抒情性格。叙事诗善于选材,寓主观于客观,是其*大特色。精于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抒情诗则善于解剖内心世界,寄情于景,创造出深邃感人的意境。而语言之精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与实践,更为后人所折服。他所开创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的命题方法,彻底结束了前人用旧题写新事的文不对题的局面,为后来白居易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奠定了基石。杜甫对各种诗歌体式都是擅长的,尤其是律诗,一直被后人奉为创作上的典范。他无愧于“集大成”的诗人的美誉,无愧于“诗圣”的定评。正如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所论:杜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杜诗虽因其深刻的人民性而被当时的统治者及其士林所冷落,但到中唐终于被人们认识了它的价值。元槙之外,韩愈、白居易、张籍都积极推扬杜诗。自北宋王诛辑集、王琪重编《杜工部集》之后,历代辑集增补本、注释本,种类颇多。较有影响的注本有郭知达《九家集注》、胡震亨《杜诗通》、黄生《杜诗说》、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钱谦益《杜诗笺注》、仇兆鳌《杜诗详注》等。但上述诸本多在词语、典故的出处上下功夫,至于章句的疏通则很少有人问津,这是一个大缺陷。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之所以流传较广,原因之一是仇氏在疏通诗句上作了一番努力,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但仇氏于此项工作未能尽如人意,许多难解之句被弃置不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出版过几种选注本,选篇也仅在二百至三百首之内,远未能反映杜诗全貌,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值得赞誉的是,今人陈贻先生在杜诗的串译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著《杜甫评传》的一大特色即是对杜诗的代表作品及众多精粹篇章做出详细的翻译。当然,作为一部评传著作,不可能也无必要将全部杜诗译出。陈先生的工作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全注全译杜诗的构想由此而生。我们认为,既然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则他的全部作品就应该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通晓,他的伟大的思想应该被人民群众所认识,他的精湛的艺术应该由人民群众去享受。杜诗不是精神贵族的产物,不应被专家学者所独有。杜诗的研究工作应该面向广大的社会阶层。出于上述动意,从1990年起,我与同窗好友张志民便开始撰写此书,伏案至今。值此书稿完成之际,我们由衷地感到杜诗的厚重和注译工作的意义。虽说眼已极度昏花,但对杜甫的认识却较为清晰了。他那坎坷人生中所留下的每个足迹,为国事民生而频发的沉重叹息,如在目前,如在耳边。杜甫的伟大形象高山般地耸立在历史烟云中,其思想和人格的光辉永照东方大地!

此书以仇兆鳌《杜诗详注》所收诗歌为依据(唯《哭长孙侍御》一首作杜诵诗,不录),每首诗有“题解”、“原诗”、“注释”和“译文”。题解包括编年和内容提要,编年基本采用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某些诗的写作年代则有新见,限于篇幅,未作辩析。注释部分以精要为特点,一般只注释典故和生僻的词语,某些罕见的字则标明了读音。译文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所在,也是撰写中的难点。我们参阅了大量的资料,细览百家之说,择其善者而从之,虽说如此,仍有众多诗句的翻译属于拓荒型的劳动。忠于作品的原意,是译文的关键所在,我们采取慎重的态度,不敢随意落笔。诗句的跳跃性是人所共知的,有时为了贯通上下文意而增补了一些内容。人们常说诗不可译,这是说“诗味”难译,说得有道理。但是,当诗意尚且不明之时,所谓“诗味”又从何去品?总先知其意,然后品其味。我们所作译文就是想解决诗意理解的问题,读者借此而得知其意,然后再结合原作去品其味吧。

杜诗全译精注 目录

一、读书与漫游时期的作品
游龙门奉先寺
望岳
登兖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巳上人茅斋
房兵曹胡马
画鹰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夜宴左氏庄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
其意
假山并序
龙门
李监宅二首
赠李白
重题郑氏东亭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暂如临邑至蜡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而成兴
赠李白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二、困居长安时期的作品
郑驸马宅宴洞中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送孑L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今夕行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赠韦左丞丈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饮中八仙歌
高都护骢马行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
乐游园歌
杜位宅守岁
敬赠郑谏议十韵
兵车行
前出塞九首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奉留赠集贤院崔国辅于休烈二学士
贫交行
送韦书记赴安西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曲江三章章五句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白丝行
丽人行
……
三、身陷叛军中及为官时期的作品
四、飘泊时期的作品

杜诗全译精注 节选

杜诗全译精注 作者简介

韩成武,1947年5月17日生,天津市武清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至1969年在河北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至今,1979年就读于詹锳先生古代文学和文心雕龙研究。曾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 现兼任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保定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唐诗导读、杜甫研究、诗词格律与习作等课程,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出版杜甫研究系列著作《杜诗艺谭》、《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杜甫诗全译》、《少陵体诗选注》,在《文学遗产》、《学术研究》、《史学月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获省级社科奖、教学奖多项,2003年获河北省教学名师奖。

张志民,1945年7月出生,河北省武安市人。自幼痴爱诗词、书法。1969年毕业于天津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任河北邯郸师专中文系副教授,兼任邯郸诗词楹联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兼教书法。曾于1985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古典诗词,专攻杜诗,尤于近体诗用力甚勤。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