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

爆裂

作者:[美] 伊藤穰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7-10-1

评分:6.4

ISBN:978750868023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正如威廉·吉布森指出:“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爆裂》便是来自未来的明信片。

越是在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刻,越是会出现两极分化,赢家、输家有时只在一念间。未来已经装上了全新的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重大升级,对我们而言,随之而来的则是陡峭的学习曲线。在指数时代,替换旧逻辑,我们的思维亟需与世界对接,推翻过去已经成为大众所接受的常识,学会差异化思考才能屹立不倒,不被卷入历史的洪流。

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以及系统优于个体。在《爆裂》一书中,伊藤穰一和杰夫·豪将这一逻辑提炼为9大原则,帮助人们驾驭这一动荡时刻,应对当下的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聚集了全世界的创造性人才,被誉为实现寓言的地方。《爆裂》一书则包含了非凡的案例研究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等机构的前沿研究和哲学理念,它将帮助你适应这个难以预测的世界,并获得成功。

作品目录

序言
正如历史上电影技术、电话、电脑刚刚诞生时,人们对这些新出现事物的前景表现出的无知那样,当下我们面对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无人驾驶等一系列技术的到来,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和固执。技术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人类理解能力的提升速度,我们亟待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在重大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将我们的思维与世界对接。这本书中总结的9大原则是MIT媒体实验室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被视为为适应和使用全球“全新操作系统”的通用准则。
1.涌现优于权威
从蚁群到维基百科,从人体到经济系统,都是符合“涌现”特征的典型系统,这些系统都表现出了系统的力量可以完成单独个体能力无法完成的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涌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通道,大众的声音能够被传递可以被倾听,同时,也推动了更多人参与讨论、思考和协作,使得群体智慧不断“涌现”出。,过去建立的权威可能随时会瓦解,从权威到“涌现”的转变正改变着很多机构的未来,它会催生新智慧的诞生,从而推动重塑未来社会。
2.拉力优于推力
正如内在奖励比外在奖励更能激励人们有更好的表现,“拉力”是一种自发的力量,它比外部的“推力”更有效。人们一贯用的推力策略将资源推向他们觉得有用的地方,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拉力”思维是先有需求,再将有用的资源吸引过来,从而使得世界从“资源储存”向“资源流动”转变。
3.指南针优于地图
地图意味着掌握详细的地形信息以及捷径,而指南针是更加灵活的工具,需要使用者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找到自己的路。一份详细的地图或许可以付出更小的代价和成本指引你到达目的地,而好的指南针却总能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不仅能发挥你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还能让你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探索之路上也许会让你找到意想不到的宝藏。
4.风险优于安全
随着创新成本的下降,风险的性质也在改变。应对未来,新规则是我们应该拥抱风险,拥抱风险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风险视而不见,而是在互联网时代采用一种更为灵活的思维和方式运行。押注伟大的人和伟大的创意或许比阅读华丽的商业计划书,与西装革履的工商管理硕士对话回报更高。把新尝试带来的“失败”看作一次折扣价学习机会。
5.违抗优于服从
创新需要创造力,而创造力要摆脱束缚,科学进步的规则便是打破规则。在解决问题时,违抗通常要比服从获益更多,例如计算机安全便是在黑客打击中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科技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打破常规的创造力。而为了使创新能力增强,人们需要在遵循规则的同时,不断思考其公平性,并拥有无须获准便能采取行动的自由。“独立思考,质疑权威”是取得创新突破的关键。
6.实践优于理论
“从理论上讲,理论和实践没有差别。而在实践中,却有差别。”在互联网时代,社会节奏加快,等待和计划的成本高于实践后的随即应对。通过工作来学习,或用非长期的精力投入于新领域的创新都能降低创新成本。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为了避免被机器替代,社会需要创新型学习者。比如在教育中应当着重于教学生如何学习,并避免学习于社会生活脱节。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追求兴趣的同时,培养其毕业后,依旧能透过自主学习了解所需知识的能力。否则,他们将极容易被持续发展的社会淘汰。
7.多样性优于能力
人才与任务匹配的有效方式,是观察成千上万民众的行为来确定谁具备完成任务的潜质,而不是基于传统地将任务分配给适合的人的管理模式。因为,自我复制是高能力的天性,而领域差异往往使外行人更能解决一些难题。因此,当今社会的每个职场都需要多样性,多文化的职员分配,这使得消除无意识偏见,努力实现种族,性别平等变得极为重要。多样性将使创新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8.韧性优于力量
通常而言,大公司倾向于储备资源,用强大的自身抵御失败,但一旦真的失败,便因成本过高,很难东山再起。而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软件公司则善用极少的原始投资,从不断失败中学习经验,这恰恰允许他们在原有想法失败时拥有足够的韧性,轻松自由的变换核心,无须增加成本就能保持生存。因此,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战无不胜的防线是灾难性的幻想,而不断改变的,无法预测的防御措施才具有有效的防护力。面对攻击者,不断的从错误中学习和适应才是好的抵抗方式。
9.系统优于个体
负责任的创新不只需要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要持续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整体影响,以及理解人、社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每一项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干预必须考虑到对全球网络的整体影响。这样的策略,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得到应用,从客户体验着手在返回技术层面。这样的共同设计激发用户自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加了个性化定制的可行性。
· · · · · ·

作者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是创新的代名词,是创造未来的实验室。它有一群“疯子”,它的研究方向是没有方向。它创造出许多影响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在诸如可穿戴技术、人机交互、情感计算、3D打印、编程教育等领域不断推出突破性的成果。

从音乐、阅读、电影、到人工智能和各类识别技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技术及其衍生已经覆盖了超过 80% 的互联网生活。或者可以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覆盖了你80%的互联网生活。

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主任伊藤穰一则是这群“疯子”的领头人。他曾被《时代》杂志评为“互联网精英”。牛津互联网学院还为他颁发了终生成就奖,以此表彰他作为全世界倡导互联网自由的领头人的贡献。他一开口讲话,全世界的精英都纷纷侧耳倾听。

1997年,伊藤穰一被《时代》杂志评为“互联网精英”。

1997年,被《商业周刊》评为50位“亚洲之星”之一。

2001年...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174页,第六章《实践优于理论》未来,我们会和增强我们智能和体能的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一起发展并持续互联。为什么要让这样的教育系统继续运转?这样的系统努力把人类编程为为工厂取得成功的人肉机器人,而非在后工业前、人工智能时代取得成功。为什么不让人类充分释放懒散、感性和有创造力的本性,并结合未来的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一起创造未来的劳动力?

——引自章节:序言


第八章《韧性优于力量》附言容忍混乱,或者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我与这个原则有些个人联系,因为我从小就被教育应该重视“力量”,但是我成年生活的环境却需要一个独特的初性。2008年1月,我的儿子被诊断出患有“整体发育迟缓症”。芬恩当时四个月大,但他的颈部肌肉无法支撑他的头部重量,而且他的体重似乎不会增加。然而,医生真正担心的是他冷漠的、毫无表情的行为举止。最终,芬恩不仅能笑,而且还会发出一些略略声、笑声和尖叫声,这些都成了他最宝贵的特质,有效地代替了口头交流。在我写下这段话时,芬已经快九罗了。他面临一系列身体和智力上的挑战,自闭症只是其中之一。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为了博取同情。我的妻子和我非常幸运能拥有资源、金钱等,能为芬恩和他没得自闭症的姐姐提供良好的生活。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这些原则中有很多都会给个人带来深刻的影响。芬恩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出色,他能头手倒立,在打水仗时是个狡猾的家伙,但他最大的天赋可能在于打破我们卑微的现状。我不曾真正知道什么时候会离开家,可能是去急症室,或者是赶着去附近杂货店采购,或回到家。每天,我们的儿子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以一种超越家庭范畴的适应力学习到宝贵的一课:我的直觉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一一我父亲并不是个万宝路男人,但他整个夏天都在一个小牧场狩猎土狼,树立了威严的形象。我想表现出勇敢,磨砺我的意志,测试我的耐力,尝试着取得胜利。然而,这从来都没有奏效。过去几年我已经明白并且接受了以下这一点:我对育儿的所有期待,或者说是自由意志,导致是努力去贏的我却一直失败。只有当我接受没有胜负之分,有的只是事情的发展和我选择面对它们的方法时,我才能成功。所有这些和商业、科技飞速变化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呢?要我说,关...

——引自章节:序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