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7-10-1

评分:8.6

ISBN:978751923732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 。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虑型的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鲍尔比还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解读。

◎编辑推荐: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临终遗作,首次正版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项目负责人施琪嘉、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易春丽联合作序推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从“起承转合”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依恋三部曲”是依恋理论的“起”,《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依恋理论的“承”,那么考虑到依恋理论的相对一致性,剔除一个“转”字,《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无疑占了最后一个“合”字。这个“合”将依恋理论的精髓概括进8个各有侧重的章节里,并且更新了依恋理论在“依恋三部曲”出版30年后的最新发展,值得对依恋理论、对养育孩子、对完善人格感兴趣的你细细品读。

作品目录

第一章 照顾孩子 /001
第二章 依恋理论的起源 /021
第三章 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精神分析 /041
第四章 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神分析/063
第五章 家庭中的暴力 /083
第六章 知道了你本不该知道的以及感受到你本不该感受到的 /107
第七章 依恋之于人格发展的意义 /129
第八章 依恋、沟通与治疗过程/147
参考文献 /169
致谢 /187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依恋理论之父,二等勋爵,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鲍尔比在“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约翰•鲍尔比被公认为三大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05年,为纪念约翰•鲍尔比,一名登山爱好者将吉尔吉斯斯坦境地的一座无名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

精彩摘录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成为好母亲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给予大量支持。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发生后,我们常常把帽子扣在当事人的母亲身上,认为当前的问题是家教不好种下的祸根。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首先是重男轻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抚养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备受伤害的对象,在关键时刻会被牲掉。没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难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许曾经最好地对抗过重男轻女文化的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庭都不得不爱这个孩子。在我看来,要改变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任重道远。其次是我国的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几乎是没有的。依恋模式的形成一般在两岁前,这个时期婴幼儿最需要母亲的照顾。我认为母亲全职陪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好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建议女性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这种建议很可能会让女性陷入悲惨的境地。从法律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性劳动——比如育儿——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事实上,男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因此作为全职母亲陪孩子,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总之,我国法律在保护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女性无法在儿童需要时为其提供安全的港湾。最后是中国家庭边界的缺失。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一一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

——引自章节:第一章 照顾孩子/001


根据布利斯给出的例子,我们推断人格有三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当主人格感到孤独时,例如当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或对自己不友好,以及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时,扮演一个朋友或保护者的角色。第二种作用是麻痹个体,以免体验到无法忍受的痛苦,例如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与母亲住在同一个房间,母亲在四千因为疼痛而尖叫了数小时,小女孩对此表现得无动于衷。第三种作用是代替个体承担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责任,比如对曾经想要杀死自己的母亲的仇恨和谋杀冲动;童年时遭到强暴后表现出性感一面;对父母因自己哭闹而惩罚和威胁自己的恐惧和担忧。

——引自第12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