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最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 。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虑型的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鲍尔比还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解读。
◎编辑推荐: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临终遗作,首次正版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项目负责人施琪嘉、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易春丽联合作序推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从“起承转合”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依恋三部曲”是依恋理论的“起”,《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依恋理论的“承”,那么考虑到依恋理论的相对一致性,剔除一个“转”字,《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无疑占了最后一个“合”字。这个“合”将依恋理论的精髓概括进8个各有侧重的章节里,并且更新了依恋理论在“依恋三部曲”出版30年后的最新发展,值得对依恋理论、对养育孩子、对完善人格感兴趣的你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依恋理论之父,二等勋爵,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鲍尔比在“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约翰•鲍尔比被公认为三大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05年,为纪念约翰•鲍尔比,一名登山爱好者将吉尔吉斯斯坦境地的一座无名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成为好母亲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给予大量支持。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发生后,我们常常把帽子扣在当事人的母亲身上,认为当前的问题是家教不好种下的祸根。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首先是重男轻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抚养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备受伤害的对象,在关键时刻会被牲掉。没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难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许曾经最好地对抗过重男轻女文化的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庭都不得不爱这个孩子。在我看来,要改变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任重道远。其次是我国的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几乎是没有的。依恋模式的形成一般在两岁前,这个时期婴幼儿最需要母亲的照顾。我认为母亲全职陪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好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建议女性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这种建议很可能会让女性陷入悲惨的境地。从法律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性劳动——比如育儿——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事实上,男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因此作为全职母亲陪孩子,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总之,我国法律在保护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女性无法在儿童需要时为其提供安全的港湾。最后是中国家庭边界的缺失。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一一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
——引自章节:第一章 照顾孩子/001
根据布利斯给出的例子,我们推断人格有三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当主人格感到孤独时,例如当父母经常不在身边或对自己不友好,以及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时,扮演一个朋友或保护者的角色。第二种作用是麻痹个体,以免体验到无法忍受的痛苦,例如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与母亲住在同一个房间,母亲在四千因为疼痛而尖叫了数小时,小女孩对此表现得无动于衷。第三种作用是代替个体承担思考、感受和行动的责任,比如对曾经想要杀死自己的母亲的仇恨和谋杀冲动;童年时遭到强暴后表现出性感一面;对父母因自己哭闹而惩罚和威胁自己的恐惧和担忧。
——引自第125页
他以为他将这样度过一生,他以为他始终只是个衰小孩。但是,一封来自卡塞尔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他的一生。云层里透出神秘的吟唱:你也有神奇的父母,你也有热血的同伴,...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长期投身环境保护运动,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斯奈德的诗歌沁润佛教、禅宗思想...
于娟(1978-2011):她生前是海归博士,也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优秀的青年讲师,同时集妻子、女儿、母亲的角色于一身。她不是一位纯粹意义上的作家,...
单方验方治百病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单方和验方,除了中药,所涉及的植物、动物、食品都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因此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易行,而且对很多疾病都有...
⭐️ 从钢铁工人半路转行,到为数万名患者操刀手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入行头几年血泪交织、鸡飞蛋打的成长之旅⭐️ 轻松好读的美漫风医疗职场剧,百分之七十的大笑加上百...
炼油化工三剂应用技术 本书特色 《炼油化工"三剂"应用技术》: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系列产品适用于渣油等重质油的加氢处理,脱出其中的氮、硫及残炭等杂质,并将部分重油...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
李若楠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曾为传媒记者,2016年始专司写作,以快著称,曾与国内多位著名导演合作。参与电视剧《爱的追踪》、电影《失落的魔方》...
作者拉姆·查兰(Ram Charan)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大师、畅销书作家。在过去35年中,他为全球企业及其领导人提供常年的管理咨询服务,其中包括通用电气、KLM...
[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1943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曾是电台导播,报纸主编,公共信息官员,并创办公关公司。大火毁去全部财产,婚姻四次失败,车祸几乎殒命。年过...
《A4纸工作法》是作者为那些为了完成既定目标,不得不拼命加班,工作效率低下的上班族们写的一份“提高效率工作手册”,全书实用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本书特色 本书以紧密结合临床,面向临床实用为宗旨,所辑录的名老中医的中药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不仅有对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新经验,还有...
沈浩波,1976年出生,江苏泰兴人。 现居北京。1998年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
荒木飞吕彦(1960- ),日本著名漫画家,代表作品有《巴欧来访者》《乔乔的奇妙冒险》等。其中《乔乔的奇妙冒险》系列凭借独特画风、充满个性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的...
图解城市设计 内容简介 《图解城市设计》以城市形体环境的建设过程为线索,力求把城市的设计、开发与管理联系起来,也是对城市设计的认识与理解。图解是设计创作的重要方...
作品目录导言《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响史资料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
秦始皇短短49年人生却迷雾重重。秦始皇的爸爸是吕不韦?昌平君有着怎样的双重身份?秦始皇的表叔怎么成了末代楚王?秦始皇的后宫为何集体失载?坑儒是秦始皇背了几千年的...
《李白诗选》是中华书局精选历代诗词名家的名作,汇聚最新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一套兼具学术品位和可读性,雅俗共赏的系统诗词选本。此次出版特意邀约了全国二十多家单位的...
中医痿病辨治心悟 内容简介 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瘫痪、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治疗颇为棘手,而中医中药在延缓病...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生于官宦之家,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