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日录

云冈日录

作者:[日] 木下杢太郎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2017-11

评分:8.0

ISBN:978751461282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木下杢太郎(木下杢太郎,きのした もくたろう,1885年8月1日-1945年10月15日)是一位日本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美术史家与医学学者,并曾担任爱知医科大学教授,本名为太田正雄,出生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汤川村(今伊东市)。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皮肤科医生、诗人、剧作家、翻译家、美术史家、宗教学家。 木下于1916年至1920年生活在中国,担任南满医学堂教授兼奉天医院皮肤科部长。期间,他游历中国各地,对中国古代美术史进行了广泛的 研究。1920年9月,他同日本画家木村庄八到访大同云冈,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云冈石窟研究者。回国后,其著作《大同石佛寺》问世。 之后,木下前往欧美游学,研究领域也转向西方文学与宗教,但他对云冈石窟始终抱有极为深厚的感情。1944年,木下回到中国,并再访云冈。 1945年10月,木下奎太郎病逝于日本东京。

*****...

()

作品目录

目 录
越境的学术 “中国艺文图志”总序
《云冈日录》再版序言
初版序言
云冈日录(上)
云冈日录(中)
云冈日录(下)
云冈佛龛的名称
大同美术中的犍陀罗素
一、佛传图
二、每座雕像的姿势
三、花纹的类似程度
附 录
一、大同石佛杂谈
二、北魏的造像
三、云冈石佛文献摘录

译后记
编辑手记
图片目录
第一幅图片 第十九窟 大露佛细部
第二幅图片 第十九窟(白耶佛洞) 大露佛主像及胁侍菩萨
第三幅图片 第十九窟 大露佛细部
第四幅图片 第十七窟(阿閦佛洞)门口拱洞北侧
第五幅图片 第十八窟外观
第六幅图片 中央石窟自第一窟至第九窟
第七幅图片 东堂(第一窟) 中堂(第二窟)及西堂(第三窟)
第八幅图片 五大洞及其西侧的几座洞窟(自第五窟至第七窟)
第九幅图片 第七窟外壁上部中央及东侧的佛龛
第十幅图片 第七窟外壁东侧上部
第十一幅图片 第七窟外壁上小龛B.C
第十二幅图片 第七窟外壁上小龛 F
第十三幅图片 第十八窟主像台座侧面人物像
第十四幅图片 第十二窟佛龛二佛
第十五幅图片 第十二窟佛龛二佛之右方上半部
第十六幅图片 第四窟(佛籁洞)门口拱洞西侧
第十七幅图片 第四窟(佛籁洞)门口拱洞西侧细部 毗纽天像
第十八幅图片 第四窟(佛籁洞)门口拱洞东侧
第十九幅图片 第四窟(佛籁洞)门口拱洞东侧细部 湿波天像
第二十幅图片 东端第一窟西壁的佛像
第二十一幅图片 云冈石窟全景
第二十二幅图片 石佛寺及五大洞外观
第二十三幅图片 石佛寺前景
第二十四幅图片 石佛寺东堂(第一窟)及中堂(第二窟)
第二十五幅图片 第一窟东方小窟外观
第二十六幅图片 第一窟西壁上部诸龛
第二十七幅图片 第二窟中央上部南方大佛
第二十八幅图片 第二窟正殿东壁上部
第二十九幅图片 第二窟正殿中央佛柱东方主佛
第三十幅图片 第二窟正殿东侧诸佛及其上段
第三十一幅图片 剥掉第二窟正殿中央大佛柱南方主佛西侧诸佛重修之假面的东西
第三十二幅图片 由第二窟正殿中央大佛柱南方主佛西侧诸佛头像而剥掉的重修之假面
第三十三幅图片 第二窟第三楼菩萨像(西面)假面剥掉之前
第三十四幅图片 第二窟第三楼菩萨像(西面)假面剥掉之后
第三十五幅图片 第二窟东南壁的下部
第三十六幅图片 第二窟正殿东壁中部的塔
第三十七幅图片 第二窟北方双体佛
第三十八幅图片 第二窟北壁佛龛上部的装饰
第三十九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段
第四十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一)太子竞射图
第四十一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二)后宫嬉游图
第四十二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三)父子对话图
第四十三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四)邂逅老者图
第四十四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五)邂逅病者图
第四十五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六)邂逅死者图
第四十六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七)邂逅后宫沙门图
第四十七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八)妇女睡眠图
第四十八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九)逾城出家图
第四十九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十)入山苦行图(一)
第五十幅图片 第二窟东壁上的释迦传(其十一)入山苦行图(二)
第五十一幅图片 第三窟上部西南角的上壁
第五十二幅图片 第三窟南壁下部门口西侧
第五十三幅图片 第三窟南壁门口上部
第五十四幅图片 第四窟(佛籁洞)入口第五窟的外观
第五十五幅图片 第四窟前壁藻井
第五十六幅图片 第四窟前壁门口上部
第五十七幅图片 第五窟正殿前壁上窗拱洞
第五十八幅图片 第六窟(毗庐佛洞)副殿东壁
第五十九幅图片 第八窟副殿东北侧壁
第六十幅图片 第八窟副殿藻井(其一)南侧
第六十一幅图片 第八窟副殿藻井(其二)西侧
第六十二幅图片 第八窟副殿藻井
第六十三幅图片 第七窟前面的一龛
第六十四幅图片 东方石窟全景(右起)及东端第一窟、第二窟和东方大窟
第六十五幅图片 东端第一窟(右)及东端第二窟(左)略景
第六十六幅图片 东端第一窟(石洞)内部的塔柱
第六十七幅图片 东端第一窟东壁下部北侧释迦传 逾城出家图
第六十八幅图片 东端第一窟东壁下部释迦传 太子竞射图
第六十九幅图片 东端第二窟(寒泉洞)内部塔柱
第七十幅图片 东端第二窟东壁的上部
第七十一幅图片 东端第二窟东壁的细部
第七十二幅图片 东方大窟(灵严寺洞)主佛像及胁侍菩萨
第七十三幅图片 东方大窟左侧的胁侍菩萨
第七十四幅图片 东方大窟右侧的胁侍菩萨
第七十五幅图片 第四洞内部的佛像(其一)
第七十六幅图片 第四洞内部的佛像(其二)
第七十七幅图片 西方石窟 从第十窟到第十五窟
第七十八幅图片 第十窟前景
第七十九幅图片 第十窟西壁的上部
第八十幅图片 第十三窟(接引佛洞)东南隅壁
第八十一幅图片 第十四窟(普贤菩萨洞)的内部
第八十二幅图片 第十四窟(普贤菩萨洞)门口拱洞的东侧
第八十三幅图片 第十五窟上窗拱洞的东侧
第八十四幅图片 第十六窟(宝生佛洞)的内部
第八十五幅图片 第十七窟门口拱洞的东侧
第八十六幅图片 第十七窟北壁左侧的胁侍菩萨
第八十七幅图片 第十八窟东北壁右侧的胁侍菩萨
第八十八幅图片 西方石窟(其一)从第十窟到第二十窟
第八十九幅图片 第十九窟(白耶佛洞)概略图景
第九十幅图片 第十九窟大露佛主像
第九十一幅图片 第十九窟大露佛主像头部
第九十二幅图片 第十九窟主像光背细部
第九十三幅图片 第二十窟东壁
第九十四幅图片 西端A、B窟附近外观
第九十五幅图片 西端D、E窟间的废洞
第九十六幅图片 西端 E、 F、 G、 H 诸石窟外观
第九十七幅图片 西端A窟附近小洞西壁
第九十八幅图片 西端 D 窟附近小洞西壁
第九十九幅图片 西端 D 窟的西壁上部佛龛
第一〇〇幅图片 西端E窟的西北壁
第一〇一幅图片 西端H窟(西塔千佛洞)门口
第一〇二幅图片 西端H窟(西塔千佛洞)门口拱洞的西侧
第一〇三幅图片 西端 H 窟门口拱洞的东侧
第一〇四幅图片 西端H窟藻井的西侧
第一〇五幅图片 西端 H 窟以西的一座石窟
第一〇六幅图片 曼陀罗发掘的释迦立像(笈多时代全盛期)
第一〇七幅图片 云冈第二窟的降魔像
第一〇八幅图片 甘肃省敦煌千佛洞(引自伯希和著《敦煌图谱》)
第一〇九幅图片 敦煌千佛洞(引自斯坦因著作)
第一一〇幅图片 甘肃省敦煌千佛洞第一一一号石窟的后壁
(引自伯希和著《敦煌图谱》)
第一一一幅图片 甘肃省敦煌千佛洞第一一一号石窟的右壁(同上)
第一一二幅图片 云冈东方大窟左侧的胁侍菩萨(引自佩尔琴斯基著作)
第一一三幅图片 坎哈那佛窟里的释迦如来像(笈多时代末期)
插图目录
第一幅插图 第一窟乃至第九窟平面图(根据作者目测绘制)
第二幅插图 第一窟壁面上雕刻的塔 (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三幅插图 捧博山炉菩萨立像(第一窟)(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四幅插图 第一窟的佛像其一(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五幅插图 第一窟的佛像其二(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六幅插图 第二窟的佛像(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七幅插图 第二窟三楼的菩萨像(西面)(剥掉了修补部分)(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八幅插图 第二窟中央塔下部的土俑配饰(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九幅插图 第二窟三楼的菩萨像(东面)(除去修补部分)(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幅插图 第二窟中央塔上部的土俑配饰(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一幅插图 第二窟天棚上的人物(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二幅插图 第二窟东壁下部佛传图中的后宫嬉游·太子竞射(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三幅插图 佛籁洞入口后面的花纹(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四幅插图 第五窟至第九窟前面的风景(续右图 西方诸窟)(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四幅插图 第五窟至第九窟前面的风景(由本书作者临摹)(继左图)
第十五幅插图 犍陀罗的火焰(转抄自伏舍)
第十六幅插图 犍陀罗的烛台(转抄自伏舍)
第十七幅插图 东方菜园后面的各座佛窟(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八幅插图 菜园后面的人柱像(其一)(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十九幅插图 菜园后面的人柱像(其二)(由本书作者临摹)第二十幅插图 东方各座佛窟平面图(根据作者步测绘制)
第二十一幅插图 东方各座佛窟示意图(由本书作者临摹)(续右图)
第二十一幅插图 东方各座佛窟示意图(由本书作者临摹)(继左图)
第二十二幅插图 云冈风景(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二十三幅插图 西方各座佛窟平面图(根据作者步测绘制)(续右图)
第二十三幅插图 西方各座佛窟平面图(根据作者步测绘制)(继左图)
第二十四幅插图 第十窟、第十一窟、第十二窟的前景(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二十五幅插图 西方第十四窟的前面(由本书作者临摹)(续下图)
第二十五幅插图 西方第十四窟的前面(由本书作者临摹)(继上图)
第二十六幅插图 西方第十五窟的佛像(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二十七幅插图 西方第十五窟内部的小佛(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二十八幅插图 西方第十七窟东壁的 本(由本书作者 制)
第二十九幅插图 第十八窟前壁面上的浮雕人物 本(由本书作者 制)
第三十幅插图 第十八窟群像中的一部(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三十一幅插图 第十八窟西壁下面的雕像(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三十二幅插图 第七窟东壁碑文本
第三十三幅插图 第七窟内部 本(由本书作者 制)
第三十四幅插图 东端第一窟入口穹隆(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三十五幅插图 西方 A 至 G 的各座佛窟(由本书作者临摹) (续下图)
第三十五幅插图 西方 A 至 G 的各座佛窟(由本书作者临摹) (继上图)
第三十六幅插图 第十三窟的人物写生(由本书作者临摹)
第三十七幅插图 犍陀罗的逾城出家图
第三十八幅插图 犍陀罗的太子竞射图
第三十九幅插图 犍陀罗的妇女睡眠图
第四十幅插图 犍陀罗的后宫嬉游图
第四十一幅插图 犍陀罗的马
第四十二幅插图 云冈东方第一窟门口内侧西壁
第四十三幅插图 犍陀罗的婆罗门
第四十四幅插图 云冈东端第二窟东壁细部
第四十五幅插图 犍陀罗的服装
第四十六幅插图 云冈第五窟外庭西壁细部
第四十七幅插图 犍陀罗的人柱像
第四十八幅插图 云冈的执金刚
第四十九幅插图 犍陀罗的执金刚
第五十幅插图 犍陀罗的忍冬纹
第五十一幅插图 云冈的忍冬纹
第五十二幅插图 云冈的莲花相连花纹
第五十三幅插图 犍陀罗的莲花相连花纹
第五十四幅插图 云冈的方形莲花花纹
第五十五幅插图 犍陀罗的方形莲花花纹
第五十六幅插图 云冈的花绳
第五十七幅插图 犍陀罗的花绳(一)
第五十八幅插图 犍陀罗的花绳(二)
第五十九幅插图 犍陀罗的花绳(三)
第六十幅插图 大同石佛 前田青村 作
第六十一幅插图 大同石佛接引佛洞(右)及大露佛(左) 川端龙子作
第六十二幅插图 云冈石窟、西方一座小窟雕刻燃灯授佛记图
第六十三幅插图 犍陀罗窟雕刻燃灯授佛记图
第六十四幅插图 云冈石窟平面图(由关野博士绘制)
第六十五幅插图 第七窟前壁大龛里的坐像的头
第六十六幅插图 云冈风景(由本书作者临摹)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木下杢太郎(木下杢太郎,きのした もくたろう,1885年8月1日-1945年10月15日)是一位日本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美术史家与医学学者,并曾担任爱知医科大学教授,本名为太田正雄,出生于日本静冈县贺茂郡汤川村(今伊东市)。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皮肤科医生、诗人、剧作家、翻译家、美术史家、宗教学家。 木下于1916年至1920年生活在中国,担任南满医学堂教授兼奉天医院皮肤科部长。期间,他游历中国各地,对中国古代美术史进行了广泛的 研究。1920年9月,他同日本画家木村庄八到访大同云冈,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云冈石窟研究者。回国后,其著作《大同石佛寺》问世。 之后,木下前往欧美游学,研究领域也转向西方文学与宗教,但他对云冈石窟始终抱有极为深厚的感情。1944年,木下回到中国,并再访云冈。 1945年10月,木下奎太郎病逝于日本东京。

*****...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然而,美好的事物永远都是美好的,尽管有破坏污损,却仍不失其光彩。怪陋丑恶的重修痕迹中,潜藏着石窟创造者的想象、热情、趣味和精髓。这种感觉,就如同身在沟壑深处,却仍然能够望见冬日午后的暖阳一般。今天的收获,是从战胜失望的第一印象而发现云冈所隐藏的真正价值开始的。如果轻率从事,仅仅因最初一两个小时的失望便打道回府的话,我们将永远不能从这伟大的艺术中受到任何熏陶。

——引自第38页


与此山相对,在远处的南方,有一座平行走势的山脉,两山之间的平地便是武州川流域。河流的北侧,收割后剩下的高梁秆堆积在菜地上,形成了黄绿色的条带状。杨树、村落、楼阁、寺庙散布此间。1500年前的石窟,留下了时光无情流转的痕迹,在那如梦一般美丽的古代文化的光辉即将消失之时,这里的农民仍依山而作、面壁而息。此情景如同幻想,又令人不觉心痛怜惜。

——引自第4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