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这么一条路,它有1200年的历史、1200公里的长度。它会让你见识脆弱、体验无常,而它也会肯定你的信心,教你看清方向。
这条路就是日本的“四国遍路”。
小欧从小努力过着符合外界期待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自我期许,随着年纪增长,她对于这样的人生产生了疑问。
因为一部日剧的关系,“四国遍路”的故事进入她的心中。在看完日剧的两年多后,她与好友M一同踏上遍路,在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的旅程中,连续徒步行走46天。
这一路,景色雷同,步履不停。偶尔会遇到各怀心事的同伴,互相扶持鼓励。更多的时候,是单独一个人,只面对行走这一件事,机械地迈动双腿,走向看不到终点的尽头。一路孤寂可以想象,但也恰是这种孤寂,使她清晰地看到自我之渺小,而人被命运这只大手推着上路,过程中又是多么身不由己。
——————————————————————
编辑推荐:
☆有这样一条路已经流行了很多年,而你却可能对它一无所知。自平安时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修行者踏上这条与世隔绝的朝拜之路,他们身着白衣、头戴菅笠、手持铃铛,在山海间辗转巡礼八十八处寺院。它是信仰与修行之旅,也是寻找自我、洗涤心灵之旅。
☆它是一个实践人生和梦想的模型;它会让你体验到什么是热烈的发心、什么是艰辛的修行、什么是证悟的菩提、什么是自在的涅槃。它会让你见识脆弱、体验虚无、而它也会肯定你的信心,教你看清能耐。然后它陪伴你,成为你的一部分,伴你步上真正的人生路。
——————————————————————
名人推荐:
好喜欢在日本的四国旅行。
每去一回,对四国的执着喜爱就更深。
问到为什么如此喜欢四国?答案是喜欢四国保留了纯净却又热情的风土人情,喜欢四国辽阔大岛周边表情丰富的大小岛屿,喜欢四国自由中带着强度去实现梦想的力量。当然还喜欢四国的Q弹乌冬面、四国的缓慢路面电车、四国的海风铁道路线。
如此喜欢着、期待着与四国人、事、物的邂逅,可是即使喜欢得这么深,却依然无法填补心中隐约的小遗憾,那终究未能实现的“四国遍路”。
对于这四国八十八灵场的走遍,Milly着眼的不是宗教层面而是内修层面,认为这是一种面向自己内心的极致旅程。
每当在四国旅行,跟穿着白衣、拿着金刚杖、背后印有“两人同行”字样的“四国遍路人”擦身而过时,都会不由得静默在那不可侵犯的神圣中。
于是暗自期待或许也能通过四国遍路的完成,借此拥有一个全然不同境界的自我。
只是未能实践,Milly 终究太自恋(笑),总能轻易找到原谅自己软弱的捷径。
正因如此,当看见本书作者小欧如何从起念到完成四国遍路时,除了佩服,更醒悟到一切原来需要发自深处、来自绝壁的呐喊和摸不到底部的焦虑,需要更透彻了然的信仰和信念——绝非只靠“不一样的旅行”的轻薄憧憬可以成就。
作者在书中以细腻的文笔娓娓道来,如同跟朋友连睡眠都忘却似的促膝交心,阅读之间仿佛也跟着走了趟四国遍路。
或许光是渴望企图也走一趟四国遍路,已经是一种自己回转修为的契机。
──旅人Milly
对于所谓“遍路”的想象,常常会冒出几年前林义雄先生戴着斗笠全岛苦行反核四的身影。
对于“四国遍路”的具体印象来自2006 年江口洋介的一部日剧《迷路的大人们》,四国八十八所,没Shopping(购物),没美食,走完全程的距离,说法从1000公里到1400公里都有。总之,苦行僧的印象极强烈,属神人等级,一般观光客不宜。不过据本书作者小欧的亲身体验,虽说脚底长满水疱,怎么感觉好像是背包客程度就可以办到?没那么遥不可及也就多些兴致。修身养性的方式很多,效果因人而异,本人虽长期属于废材放空派,但这种借由别人修炼完成的心情分享,既省时省力又可摄取丰富养分,更重要的是,遍路一回,满满的泪与感动与勇气,
超值大推!
──小叶日本台
双脚梳理身心,汗水洗涤思绪,人事地物路过躯体,风景随后才自心底油然长出,比起玻璃窗外的另一个世界,每个当下扎实而真切。徒步是旅行最诚恳的形貌,而遍路是一种最细腻的摄影技法。
──《两倍半岛》作者 船桥彰
常到日本旅游,四国遍路我想是旅行者的一个梦想吧,一种执着前进,一种希望亲近佛陀的路,一种活在当下的精神。
——台湾读者评论
乖乖女心中也有红色火焰
作者|小欧(Odili)
水瓶座,非常容易接收来自宇宙神秘能量的红色女孩。
嗜看日剧,认为这是理解世界最快的方法。特别喜欢宫藤官九郎、冈田惠和,十分向往他们所建构“高自我完成度”的世界观。
虽然从小努力符合这世间对她的期待,却经常回想起小时候在睡梦中意识到“又来当人”而号啕大哭。她相信,在这人世之外有一片住着纯粹灵魂的草原,于是她写下捎来神秘信息的《9个故事》,希望心中挂念的人不要忘了回草原的路。
2009年,跟随内心的召唤,决心出门找自己。很奇妙地,她选择到日本四国展开为期46天的徒步旅行。回来后最大的感悟是:“重要的,不是到达终点的那一天,而是一路上跌跌撞撞所经过的风景。重要的,不是我要去哪里,而是我愿意走去,不管是哪里。”
插图 | M
小欧的遍路二人组之一。
多亏有小欧的陪伴,可以一路放心、画画、放空、吃饱、睡饱,一路...
(展开全部)
1827—1828 年冬季学期开始,爱德华•甘斯接替黑格尔在柏林大学讲授法哲学课程,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以及相关学生笔记的基础上,甘斯将此门讲座扩展成更加宏大...
丽兹•格林(Liz Greene),英国占星师,毕生贡献于心理占星学,与备受尊崇的美国占星师霍华德•萨司波塔斯(Howard Sasportas)共同创办伦敦心...
作品目录游叙弗伦译者序提要 [英]周厄提撰正文译后话苏格拉底的...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
户用沼气高效使用技术一点通-(北方本) 本书特色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部发布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组织全国著名沼气专家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
花椒生产栽培实用技术 内容简介 花椒耐干旱、耐瘠薄、好栽培、易管理、易贮藏,可广泛种植于山地、丘陵、河滩、宅旁,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等...
Toldthroughanumberofprofoundvoices,thisintriguingcollectionofsixshortstoriesreco...
陈国嘉互联网领域的实战派践行者,对于“互联网+”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传统企业的跨界、融合、转型和模式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O2O、APP、大数...
格劳秀斯与国际正义 本书特色格劳秀斯致力解决的问题是对外政策和伦理中的永恒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中,格劳秀斯试图在赤裸裸的现实主义和大多数自然法传统具有的理...
《绝对不在场证明》内容简介:本书是本格推理大奖得主大山诚一郎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七个短篇,几乎涵盖了所有不在场证明诡计类型。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曾被雨果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一个狂揽多项文学荣誉的德语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冯泰纳奖/歌德奖他的作品迄今已被译成五十...
◆ 生之现实与死之记忆的缠绕和搏斗◆ 在奥斯维辛之后,普里莫·莱维以诗歌之眼凝视人的存在想想这是不是一个男人:在泥泞中劳役不知安宁为何物为半块面包而争斗死于一个...
丹·巴哈特博士巴兰大学专攻以色列地历史地理的高级讲师,耶路撒冷区域考古学家。曾在耶路撒冷进行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沙龙·萨巴尔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犹太艺术史...
冨樫 義博(とがし よしひろ、1966年4月27日 - )は、日本の漫画家。男性。愛称は「ヨシりん」、「冨樫王子」など。「富樫」は誤表記。妻は『美少女戦士セーラ...
2009-2010-茶学学科发展报告 内容简介 茶学学科作为二级学科中的特色、传统学科被中国科协列入“2009年学科发展研究项目”,根据《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
杨博,辽宁黑山人,现居西安。从事民国西安城市史研究。现主持《民国西安旅游史》课题,已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现中日两国跨国编辑美帆,历时5年走访各地工艺制作现场,采访众多传统、新生代手工艺人,书写造物...
谭伟伦(Tam,Wai Lun),198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学士,1986年获加拿大麦马斯达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宗教系硕士,199...
郭应录传 本书特色 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著名医学科学家、教育家。现任北京大学**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
杰夫•格林沃尔德(Jeff Greenwald),美国畅销书作家,《纽约时报》《连线》《国家地理探险》《户外》和《沙龙》杂志作者、摄影师。他目前生活在奥克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