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艺术分典》收录1911年以前刊印的有关服饰艺术的文献资料,涵盖经史子集四部诸文献,系当前对中国古代服饰文献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其收集中国古代服饰文献,既重有关服饰专书专著,又兼涉散布典籍中星散的舆服史料,力争做到齐、清、精、准、用五大要求。该分典分服饰制度形成、服饰断代、名物考释、民族服饰交融与中外交流、服饰材料及工艺、色彩及纹饰等10个总部,下设部、分部,纵向列纲,以为经目;每个部类之中,下设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等类别,横向安排语料,以为纬目。整体编排,学术性与实用性并举。
《中华大典》是一部沿袭古代传统而按现代学科分类的新型类书O《艺术典》是其二十四个学科典之一。《中华大典·艺术典》运用现代科学的观念和方法,辑录一九一一年以前有关艺术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分类整理之后加以汇编。
一、本典编纂之目的,在于为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提供详细、准确的专题资料,资料之辑录汇编遵循如下原则:
对于历史上重要的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资料,在辑录时兼收并蓄,并做到客观、完整和全面。
注意版本的选择,精选古本和善本。做到精心分类、选编,使所收资料不漏不滥。尽可能地吸收和运用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遵守学术规范,认真点校,防止转录失误。
凡艺术活动涉及的制度、政策、设施、思想、理论、现象、范畴等,均在收编之列。
收录的范围和对象为一九一一年以前刊印的文献资料,为力求全面不遗,除各类艺术专书,包括经、史、子、集诸书,旁及碑傅、石刻中的有关部分。
经目与纬目相交织,统一框架结构。在*小经目之下酌情设置若干纬目,在纬目之下按类别编排资料。
本典属《中华大典》二级经目,下设的分典属三级经目。分典之下的经目称部,按门类划分。部下设条目,条目为*小经目。在部与条目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可酌情增设分部。受制于艺术类学科专业性强、相关古籍资料分布广泛而零散、编纂难度大等各种实际困难,本典拟设定《陶瓷艺术分典》《戏曲文艺分典》《服饰艺术分典》《书法艺术分典》《音乐艺术分典》《绘画艺术分典》《工艺美术分典》等七个分典
本典共设如下九个一级纬目:
题解:对本典的名称、概念、含义、特点等作概括性介绍。
论说:系统归纳和滙集本典中有关理论部分不同学派及观点的资料。
综述:全面、系统、准确地滙集有关本典的主要资料。表述学科特点、地位、发展情况。
传记:真实、全面收录本典有关代表人物的传记资料。
纪事:真实、全面收录本典有关活动和重大事件。
着录:收录本典中重要人物或文献的有关着作资料,如专集、序跋、史籍、藏书题记,以及各种着作的成书经过、版本源流等。
艺文:收录本典相关重要的散文和韵文。
杂录:凡未收入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艺文,而又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资料,一律收入杂录。
图表:注意《艺术典》的特色,重视各分典的图表收录。
资料交叉处理原则。各分典内部和各分典之间,可能有交叉、重复问题。处理原则是,以艺术性质、活动的具体特点为基本选择原则,尽量安排一处,避免重复。
二、本典编纂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拟定引用书目。引用书目要在审查基础上拟定,分人分段起草初稿,广泛征求意见,集中讨论,由主编*后定稿。引用书目,要注明所采版本,并应选善本作底本;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亦可选用适当的常见易得本。
其次,建立数据库。把引用书目中的全部资料做成电子数据库,直接为《艺术典》编纂服务。引用书目中,已有电子数据的,充分加以利用;无电子数据的,则须重新录入。二者都要根据底本认真校对,准确标点,使数据库的资料可以直接引作依据。为了便于与底本核对,数据库做成文字录入和扫描图像相互对照形式。编委会委托有关人员负责数据库的施工,同时由编委会和出版社联合组成数据库工作小组,全程跟踪和监理数据库工作,负责学术指导、资料供应和质量检查。
再次,为避免重复劳动,材料普查工作打破分典界限,由主编统一安排,分段分类把任务分配到分典,任务落实到参加编纂的工作人员,实行主编与个人双重负责制。
凡属框架所设置的部及纬目专题范围者,均在收集之列,不得重此轻彼。所收资料,均按各分典、部的细目,予以分类。
工作开展前,分片组织研讨,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做查阅、分辑、点校、建卡之样板,使参加人员掌握工作的各项要求。
材料以复印件或原书数码复制者为准,尽量避免手抄转录。不得已只能手抄者,应覆校两次以上,以保证质量。
所选材料,尽量保持完整,但不宜分制过于琐细。
每则资料,建立一卡,把资料粘贴在统一规格的纸张上,并按统一要求,填好题目、类别、出处、时代等项。
经常进行检查,严格把好质量关。
*后,分类编排。
分类编排以分典为单位进行。材料普查后,集中到典办公室,典办公室按类分到各分典;各分典主编再把材料按部
李之檀,《服饰艺术分典》主编,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曾任“中国通史陈列”总体艺术设计组秘书,先后担任各历史阶段的陈列艺术设计工作;主持设计有安徽文房四宝展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展、江上波夫收藏丝绸之路文物展、文物保护成果展、妇女形象服饰展等。
《高强度训练的艺术》内容简介:高强度训练以其训练效果明显、安排灵活多变而备受练习者喜爱。本书由曾担任多个国家运动队教练的奥
王羲之原寸复制高清大图-书法名品精选-十 本书特色 欣赏更加全面清晰,临摹尤为精准便捷,装裱即是精美书作。全面领略千古书圣,出神入化的笔法,妍美流便的字法,萧散...
如何写行书 本书特色 本书归纳了行书笔法中*重要的技法,包括连笔、映带、虚实、圆滑转折、连续书写,以及单字中笔画如何分组,字体结构的特色原理,还有如何写出行书特...
芦苇版《白鹿原》电影剧本最终定稿首次曝光七易其稿,历时五载,独家访谈揭秘创作始末另附剧本创作笔记,剖析小说电影化改编思路
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本书特色 1.《艺术战斗论——你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大s*爱“樱桃包”设计者、世界顶级艺术大师村上隆首度写给大众的艺术启蒙读本,告...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第一辑-(二) 内容简介 唐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唐太宗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次年,唐太宗避暑来到九成...
明代戏曲史 内容简介 古代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明代戏曲,在我国戏曲史上,是继元代杂剧之后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
中国书法史--元明卷(平装) 内容简介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借助马背上的骁勇,迅速崛起,统一蒙古族各部落,创立了蒙古汗国。数十年间灭西夏,又向...
提袋创意 内容简介 手提购物袋要有强烈的实用性,不方便人们的使用,就会被使用者所抛弃,那也就无法再谈及广告宣传,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名誉、声望,直至迁怒于你的产品...
《塞利纳文学世界的构建》内容简介:20世纪法国作家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与普鲁斯特并称为“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两位小说家”。塞利
小姐须知 本书特色 在整理出版《张光宇作品集》时,发现了出版于一九三一年的《小姐须知》。时隔八十五年的一本小书依然如此吸引着我们。此次出版,编排上尽量尊重原版。...
自然的建築是連結【場所、素材和地球環境的幸福關係】的建築。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提出他的特殊觀點,透過具體實例探討水、石、
阿诺尔德•豪泽尔是匈牙利艺术史家,艺术社会学家的创始人之一,与卢卡奇、阿多诺并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社会学家”。《艺术社会史》在豪泽尔的著述中享有核心地位,...
从附中到美院-----高考素描头像临摹范本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大多经历了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过程,通过严格的训练,他们都有着非常扎实与浓厚的基...
2015年书画拍卖年鉴 本书特色 《2015年书画拍卖年鉴》一书是对2014年中外重要艺术品拍卖行成交中国书画拍品情况的总结。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笔画顺序排列艺...
《在路上(李继宏译本)》内容简介:◆《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诞辰100周年精装纪念版!李继宏硬核翻译,未删节版本! ◆原版复刻
电影符号学质疑-语言与电影 本书特色 ①此书为学者和一般读者皆于的读物。②了解电影符号和电影背后的秘密的必读书。电影符号学质疑-语言与电影 内容简介 《电影符号...
孟买之声-当代宝莱坞电影之旅 本书特色 《孟买之声:当代宝莱坞电影之旅》是王志毅先生介绍印度电影的著作,除了对近几十年的印度电影、知名影星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外...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内容简介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
圣彼得大教堂,历史、艺术和信仰的璀璨圣殿。无数游人在此徜徉,为卡诺瓦、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大师的艺术杰作而惊叹,为其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