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十六讲, 基本按时间顺序编排, 辑录了郑昶和陈师曾两位大师的书画研究成果, 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书画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一些代表性画家、书法家的风格, 以及中国书画发展历程中内在的渊源关系。
《书画鉴赏十六讲》分为十六讲,基本按时间顺序编排,辑录了郑昶和陈师曾两位大师的书画研究成果,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书画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一些代表性画家、书法家的风格,以及中国书画发展历程中内在的渊源关系。
郑昶(1894—1952),字午昌,浙江嵊州人。1929年编著出版了三十五万言的《中国画学全史》,蔡元培誉之为“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他是当时海派画坛的活跃人物,曾发起组织“蜜蜂画社”、“中国画会”等社团。他山水、人物、花卉兼长。20世纪30年代,画誉已远播四海,作品参加过在英、德、日、比、美和苏联等国的国际展览。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令修水)人。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像收破烂者、吹鼓手、拉骆驼、说书等,斑斓多致。著有《中国绘画味今、《中国文人画之研贫介、《染苍室印存》等。
立场(第2辑) 内容简介 “立场”在今天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几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又十分晦暗。由“立场”所启示的问题氛围不仅笼罩着全部学术灵魂,也笼罩着当代人的...
中国古代家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文化系列:中国古代家训》除简单地阐述和摘录有关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思想外,还从家训教化实践...
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 内容简介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第2辑):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六度集经》中的副词“都”、《佛本行集经》中的“许...
汉字与汉字文化 内容简介 老友李土生能够投身汉字研究,我十分高兴,因为我喜爱、崇敬:珍惜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传统文化研究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契入语言文子研究,因为...
《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历程筚路蓝缕,在吸收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基础上走出
一個死於非命的私家偵探,一個只有半邊臉的神秘男人,一個默默燃燒了三十年的秘密……當第一道警報聲無預警響起,竟是一連串殺戮的開始!浪人神探Jack Reacher...
读库-1005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
娱乐篇-古人这么活-1 本书特色 ★汇聚古风界大手,再现古人玩乐情景:知名古风漫画家柳宫燐,萨菲珥、百里君兮、漫茶等20余位人气古风插画师参与创作,绘画出数十个...
汉语语音史 本书特色 《汉语语音史(精)》是作者王力在《汉语史稿》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一部作品,介绍了研究汉语语音史的一些基础知识,描写了汉语从先秦到现代的音系,...
会馆 本书特色 会馆是明、清两代特点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和人口流动,促成会馆的诞生和勃兴。会馆,顾名思义,“会”...
打造纽约最时髦的LOFT风居家空间,跟着11位木工职人,一起制作富有美感的原创家具吧!从纽约SOHO区兴起的LOFT空间理念,其特色是开放可灵活使用的空间规划,...
克丽丝黛尔·达博丝法国新锐奇幻小说作家,1980年出生于蔚蓝海岸,在戛纳一个充满古典音乐和历史之谜的家庭中长大。比起学术,达博丝更钟爱天马行空的想象,因而她在大...
★★★自1100种日本传统色中精选最具代表的160种配以花鸟虫鱼、四季风物的绝美手绘的图文书★★★【内容简介】日本传统色是诞生于千百年的日本社会、文化、生活中的...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挑戰傳統軍事史觀引發學界熱議論戰漢學大師歐陽泰改寫中西軍事革新史的關鍵之作「中國發明了火...
王学泰,原籍山西清源(现名“清徐),1942年底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1988年转到文学研...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内容简介 “按姓氏笔划为序”的说法正确吗、“登录”还是“登陆”、“综合征”还是“综合症”、“美轮美奂”可以形容所有美的事物吗、...
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逝世十周年纪念本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扉页附有书法家启功的题签★ 本书汇集作者王世襄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虛構;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實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逃避;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真理。一個人在某人的注視下,經過一個「空的空間...
中国箸文化史 内容简介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学术委员会主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教授,中国考古...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