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团结凝聚人心/毛泽东伟人生平纪实系列丛书》讲述了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既具有一代伟人的优秀品格,同时也富有一个普通人的人情冷暖。“毛泽东伟人生平纪实”娓娓讲述了一段段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以生动真实的瞬间影像,浓情饱蘸的挚文述说,真实再现毛泽东的身世遭际和悲欢离合,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和喜怒哀乐,从不同角度完整、立体地凸现了毛泽东的伟人凡影和伟人风采。
郭德宏、陈登才、钟世虎著的《毛泽东团结凝聚人心》以鲜明地概括了毛泽东的成功之路——凝聚人心。毛泽东善于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洞悉历史发展潮流,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走向,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心相印。他把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按照正确的方针路线,以恰当的政策策略,分期分步骤地适时加以实施。这中间凝结着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独有的人格魅力。
《毛泽东团结凝聚人心/毛泽东伟人生平纪实系列丛书》:全面考核正确评价美国人卡罗林-威尔斯·霍登编写了一本《世界幽默选》,在《人才》篇中有一段讲,一个政治家对一个哲学家说:“聪明人真难找啊!”哲学家说:“的确,因为只有聪明人才能了解和发现聪明人。”这句话道出了人才的发现必须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在我国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通常比作伯乐。关于伯乐的地位,汉朝政治家桓谭说:“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述,认为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可以说是经验之谈。事实证明,千里马是常有的,关键是发现它。在生活实践中,一项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能否发现人才和善用人才。在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总结党的干部工作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在识人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方法。这些无疑是领导工作中的宝贵财富。毛泽东的识人艺术,是整体的、历史的。整体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体。在整体的各要素中,首先要把握它的基本原则,即“德才兼备”。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文章中指出,几万万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斗争,必须有计划地培养干部,否则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贯彻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富于牺牲精神,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积极肯干,不谋私利。要求党的干部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水平,要有政治远见,有独立的工作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识人要有方法。这一方法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要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这就是说,识人要坚持用全面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和方法。只有全面地看人,才能正确地评价人,做到看人从大处着眼,取人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何辩证地对待长处与短处,做到扬长避短,这不但是科学,而且是艺术。所谓要全面看人,就要对一个人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把握。既要考察他的素质情况,如智商和情商;又要了解他相应的背景情况,如学历、经历、特长、优势和不足等。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其本质,发挥其特有的才能。通过全面地去认识一个人,其目的就是发现其专长,加以使用。要历史地看人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识人的特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如在战争时期,所侧重的才主要是能打仗,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在建设时期的才,毛泽东则强调干部要学会搞经济工作,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做到“又红又专。”二是把一个人的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现结合起来观察。历史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是公认的道理。对一个人的历史进行考察,来认识他的现在,其意义在于防止就一时一事下武断的结论,导致误用一个人或浪费一个人才。动态的观点就是要求从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把握问题。就识人来讲,不能用静态的方法,要用动态的方法。因为世界在变化,人也在变。对变化中的人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对他进行考察,及时地加以培养和教育,做到升降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在用人的过程中识之以德才,用之以诚,纠之以法,赏功罚罪,使之向上,不敢为非。所以,认识一个人,不要凭一时一事,而要从历史上、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运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以避免识人过程中的片面性。识人虽难,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原则方法,并有相应的程序、相应的配合,识人的难度也就迎刃而解了。识别干部是选拔和使用干部的前提。要选拔好、用好干部,首先应有识别人的艺术。只有对人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地选拔和任用干部,做到知人善任,把每一个干部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去,充分发挥他们专长和才干,团结广大党员和群众,使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全面看人客观对待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必须要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这个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具体应用,是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干部。只有全部的历史和全面的工作,才是干部的全部的实际情况,表现着干部的德才的全貌和整个发展过程。以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为根本依据,并将其同一时一事联系起来,才能正确地识别干部。识别干部要防止主观片面性,也要避免表面性。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更不能被某些假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识别干部的客观性,并能在实践中用其所长。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正是用这一方法,把很多有才干的干部安排到了恰当的领导岗位,以整顿纪律,凝聚革命力量,壮大了党的队伍。1928年,朱毛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有一次,攻占了永新城,根据当时的情况,久占该城对红军不利,于是决定撤出。当时驻守永新城里的是红二十一团,它的老底子是秋收起义编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团。一听说要撤出永新城,部队违犯党的政策纪律的事,全都“亮相”了。干部里面,有些人旧军人习气复发,出现了逛窑子的、斗纸牌的、搜俘虏腰包发洋财的种种不良现象。在对待工商业者上,一些人采取了“一律没收”的行为。商店里的东西乱抓乱拿,连小商小贩的理发挑子,也滴溜当啷地挑出城来了。……
文武關係是國家安全政策的重要面向,本書的作者認為,軍人和政治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來自專業主義的本質,這種論述的角度,挑戰了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奠基与经典 王博编著 ——先秦的精神文明经世与玄思 ...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书特色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胡锦涛同志的《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防论-[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分别论述了国防经济学、*近世界之国防趋势、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二十年前之国防论、十五年前之国防论...
《坚不可摧》内容简介:作者汤姆曾在美国海豹突击队服役近30年,是一位资深队员。汤姆•谢伊毫无保留地在本书中通过讲述自己的精彩故
二战风云录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著的《二战风云录》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根植于历史记载,重在挖掘发生在这个动荡年代的曲折故事。全书共分为“暗战潜伏”“喋血...
顽敌阻力重重的美军转型 本书特色 约翰·阿尔奎拉编著的《顽敌(阻力重重的美军转型)》深刻反思了深陷“反恐战争”泥沼的美军在改革与建设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
《SketchUp Pro 8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Sketchup Pro 8中文版基本功能及实际应用的图书。全书从Sketchup Pr...
《清末海军舰船志》讲自甲午战争期间至清鼎将革时所添置之舰(包括入民国后始建成者),其中外购舰占大多数。这些舰所以重要并不
赖纳•卡尔施,德国历史学家、博士。1957年出生。1977~1982年在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主修德意志区域经济史。1986年获博士学
大西洋密码战-捕获恩尼格玛 本书特色 二战中,德国的海军原本并不具有优势,但他们拥有当时*先进的u型潜艇。德军运用这一恐怖武器的基本手段,就是偷袭盟军的海面船...
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 本书特色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入侵,此次行动使用了公元12世纪著名的十字军东征领袖、...
中南解放战争纪实 内容简介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1949年春天的主旋律。来自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第四野战军,奉命向中南六省进军。跨黄河,过长江,大迂回,大...
国内一部全面讲述抗日名将薛岳与国共两党往昔恩怨纠葛、是非功过的著作。薛岳是国民党的一位高级将领,作为一位爱国者,在抗日战
列宁革命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列宁革命思想的演进进行了细致梳理,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列宁对俄国革命的早期探索、1905年革命与工农民主专政、“三条鲸鱼”与...
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总论;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公共权力与公民社会;中国政治与公民社会;民主宪政与公民社会;乡村治理与公民社会...
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 本书特色 本书关于战略思想和战略实践的阐述涵盖整个现代历史:从马基邪念维利开始,历经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腓特烈大帝、华...
明代奸党罪研究 本书特色 奸党罪指官僚群体朋比为奸、结党营私的共同犯罪,于明代洪武九年(1376)前入律。奸党罪对上承接“十恶”重罪,对...
作品目录本书以国家理论为起点,以民主理论、全球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主线,纵论了欧美政治百年的发展历程,解
美国的崛起-沸腾50年-美国崛起三部曲3 本书特色 美国已经获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1945年4月新任总统杜鲁门《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美再版21次,销售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