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海潮大声起木铎”这一主题, 作者不仅重点分析了林纾的翻译与著述, 对他的思想也进行了溯源。陆建德先生以温文尔雅的笔触不动声色地描写出这些晚清人物行走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他们的摸索在一个世纪之后仍有可贵的价值。
林纾和严复的翻译与著述始于十九世纪末。中国究竟应该如何自强变法,这是他们笔墨生涯里时时浮现的主题。两人同情而且主张维新,但是对一味勇进的直线型行事方式,心存疑惑,对宗派小集团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更不以为然。辛亥以后,学界往往受制于朝代思维模式,奉民国为正朔,对辛亥前后不利于“共和”或民国领袖的言论,难以容忍。时间一久,思维就僵化板滞,思想资源也偏于剧变与“简易”的一端,面对新的历史挑战,显得单一,甚至贫瘠。“忼爽叫呶”和“傲兀凌轹”的风格不利于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复杂性,不利于只能行之以渐的建设和学问。清末民初一些杰出人物行走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他们的摸索在一个世纪之后仍有可贵的价值。
陆建德,浙江海宁人,生于杭州。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外国文学评论》和《文学评论》主编。主要著作有《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英美文学与思想史论稿》《思想背后的利益》《高悬的画布——不带理论的旅行》等,近期从事鲁迅研究。
儒生另类史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承载着儒家文化的基因。儒生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代表了理性的文化力量。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胸怀天下,...
闵台移民系谱与民系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台海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全书主体共分12个部分,内容包括:论人类学在客家学研究的应用;对“客家迟来”说的再研究;从...
(京张铁路河北段)文物遗存调查 内容简介 张家口是京张铁路的终点。清政府之所以把从北京向西修筑的铁路终点选择在张家口,是由于张家口在当时中国国内经济、对外贸易以...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 本书特色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讲述了一段铭心刻骨、悲喜交加,曾令一代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闲闲堂茶话》内容简介:《闲闲堂茶话(彩色增订版)》是曹鹏博士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撰写的茶话、名茶品饮札记、茶文化散论等随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本书特色《武梁祠(精装)》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方面是...
国家到底是什么为何我们都离不开国家民族国家是如何兴起的又是如何主宰了我们的命运吉登斯、迈克尔曼等大师勾陈历史,剖析理论当
本书研究了法国旧制度对文化、写作、图书出版的控制以及禁书如何在控制下的出售。作者探索了这些所谓不好的书文化与政治意义,同
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6—7世纪北方游牧的突厥汗国与同时期的内地农业政权的政治关系的著作。主要介绍了突厥汗国的征服与分裂、突厥汗国对...
《AI产品经理:方法、技术与实战》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指导AI产品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专业技术书。书中内容完全围绕产品落地、商业
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 本书特色 历史研究中,西方文明和世界史通常被看成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排斥。《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在共同背景下考察这两个主题,探究二者之间的...
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八卷)(电报.1874-1895) 内容简介 一、赫德与金登干的往来电文与其函件同步,自1874年至1...
城墙之外 本书特色 北京的城郊与北京城息息相关,既是城市的延伸,又是城市的边缘,是北京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走访了刘子扬、关俊民、张强等世代居住于北京城...
《钱玄同日记》始记于1905年12月9日,终于1939年1月14日,距其逝世仅两天,长达35年。除1911年全年阙如外,其余每年都有断续不等
姚著中国史(共5册) 本书特色 1.士人风骨凸显,工匠精神雕琢,民国大家遗风,台湾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生平全力创作的恢弘巨著。 2.繁体版由台湾三民书局出版,被列...
青海湖畔的人与神 本书特色 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气恬静而透明,茫茫雪域遮盖着诗化的神秘。这里映射着原始自然风光的旖旎,也摇漾着藏族人文景观的恢...
新书--浮世恒河:印度圣河边的罪恶与救赎 本书特色 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落入尘世,流淌过印度北部平原,汇入孟加拉湾。她哺育了古老瑰丽的印度文明,是印度教的...
宛如梦幻:日本战国乱世中的[菊与刀] 内容简介 一五九二年,刚刚统一了战国乱世的日本封建主丰臣秀吉悍然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攻打中国。此...
独立宣言-一种全球史 本书特色哈弗大学出版2008年出版的戴维阿米蒂奇《独立宣言:一种全球史》(david armitage, the declartion o...
腓特烈二世头顶德意志、伦巴第、西西里、耶路撒冷、阿尔勒(勃艮第)和“世界之冠”罗马帝国六顶皇冠,虽被逐出教门,但他利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