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集

知味集

作者:汪曾祺 主编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

评分:6.8

ISBN:978754048345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吃食和文学
四方食事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五味
萝卜
征途食事
吃的5W
面包祭
“涮庐”闲话
吃谈
鱼我所欲也
春菰秋蕈总关情
樊哙肉
作家李劫人的厨艺
野蔬之癖
牧羊人和鱼
饮食文化意识流
吃河豚
打糊饼
吃的拉杂谈
腐乳·窝头议
鲜鱼浓汤
我“以食为地”——关于饮食漫谈絮语
家乡味
“吃”的随想曲
温州小吃
豆腐
吃喝之外
关于豆腐
“豆花西施”情结
美食二题
菜羹香
胡吃杂记
梧州豆浆
苏帮菜
不散的筵席
一鸡三吃
何必曰味
煨红薯之忆
野味食物
芥末墩儿
捕鱼·吃鱼
美食随笔
雪与雕梅
喝豆汁儿
白油豆腐
忆苦思甜话当年
知味与知本
民食天地
节日的吃——童年回忆
东北风味
食趣
漫话贵阳小吃
吃饭的故事
吃菜根
沙滩的吃
早期的烤肉
东来顺
袁枚与《随园食单》
馄饨大爷
记忆中的野菜粥
紫笋红姜煮鲫鱼
土瓜湾家宴
吃小馆儿的学问
莼鲈盐豉的诱惑——文人与吃
说恶吃
旧京食俗二题
北海仿膳与满汉席
煲仔饭
扬州美食二题
吃面
儿时吃食
他乡异味
大白菜畅想
考察臭豆腐
食蟹之美
吃的风度
《知味集》原版后记
《知味集》新版后记
· · · · · ·

精彩摘录

我在灶前只会三样手艺:下面条,炒鸡蛋,开水加酱油的素烩饼。自从有了卖方便面的,可算积了德,像我这号人就不担心会饿死了。至于肥肉,自打我记事起就不吃。小时候常常为把红烧肉的半块肥的夹断扔掉,不知受到家长多少次的申斥。长大了旧习难改,往往趁妻子儿女不经意的时候,用快速法巧取那半块瘦的。也许因为这有损公共道德,老天有意惩罚,让我这个吃了一辈子瘦肉的人还是长成个胖子。以至今天走在大街上,凡有呼胖子者,我总要站住。其实井非喊我,由此我又得出结论:我国胖子真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偏食。近年见到儿媳教育她的幼女吃蔬菜。今天指着豆芽菜说:“妮,这个豆芽菜真好吃,妈妈最爱吃。你看,妈妈吃的香不香。”于是小孙女便学她妈妈也大口地吃起来。明天吃拌芹菜,儿媳又换个菜名儿,还是那一套老词儿。于是小孙女又跟着大口吃起来,问她香吗?她还傻乎乎地说:“真香呀!"原来她对孩子实行的是骗术。儿媳说:“本来么,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怎么能分辨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还不是大人吃饭时偏食,或说话不在意,影响了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也好,我的小孙女现在什么菜都喜欢吃,让她妈给骗的。不,给训练的。生为俗人,我还是爱吃并不稀罕的大路货。尤其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老来更加迷恋。北京离天津这么近。竟然没有卖锅巴菜的,我又不可能为了吃一碗锅巴菜,专门坐火车去趟天津卫。前些日子,同宿舍的乔师傅回天津,送给我十包带配料的锅巴菜,包装像方便面那样简单。我急不可待地冲了一碗,行,还真有那么点意思。我自己又加了点鲜香菜,一边吃,一边像是回到天津,回到我的童年时代。半个世纪以前,我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去,都先带上半张凉饼,在胡同口一家锅巴菜铺,撕碎了饼,泡一碗锅巴菜吃。现在味道是回来了,可是我的青春再也回不来了。10包锅巴菜,只能享受10次,我愿意10次沉浸在我如梦的童年生活中。我找贤妻要凉饼,贤妻说我神经病,别忘了已是老头儿了,吃...

——引自第121页


中国咸菜多矣,此不能备载。如果有人写ー本《咸菜谱》,将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引自章节:吃食和文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