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著名的烟斗系列,在绘有一只烟斗的画中写着“这不是一只烟斗”的句子,展现了图形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哲学和绘画领域引发了诸多兴趣和讨论。
《这不是一只烟斗/子午线译丛精选》从图形诗的角度入手,对马格利特这组烟斗画进行解读,在显示出他强大的哲学思辨力的同时,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幽默有趣的一面。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遭遇画家勒内·马格利特。“子午线译丛精选”阅读+手账系列。1、 福柯为当代哲学大家,其作品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化界均有很大的号召力,读者众多。2、 中文首版问世以来多次加印,市场反映良好。3、 此次“子午线译丛精选”整体采用精装小32开的设计,能给读者带来更具现代性的阅读体验。4、 书中融入了当下颇受读者喜爱的手账元素,在阅读思想著作的同时写下笔记,增加了实用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5、 “子午线译丛精选”一套6册,建议成套推荐;同时,可以结合“子午线译丛”的其他各册共同推荐。6、 本书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法国当代哲学家中有不少人深谙艺术,关于艺术的研究性文字也极有价值,福何便是其中一位。福柯像其他哲学家一样为马格利特所吸引,这位谜一样的画家笔下那些谜一样的画作为他带来灵感。本书写于1968年,是福柯为纪念马格利特所作,法文版出版于1973年。虽然福柯的解读只是众多阐释中的一种,却是哲学和艺术之间对话的一个范本。马格利特的画作召唤的也许正是福柯这样级别的读者或曰对话者,挑战的也正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哲学思维。这样的交锋在这篇简短却缜密的论文中一一展现,像高手对弈一样引人入胜。除了本书,“子午线译丛精选”还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以及美国当代哲学家O.K. 鲍斯玛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这位新档案保管员宣布他将只看重那些陈述。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顾及一切老一代档案保管员所关注的命题和语句。——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不屈不挠的现代怀疑论者......*富革命性而且极为认真的战后尼采派——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教授,专栏作家
《这不是一只烟斗/子午线译丛精选》:
首先,是烟斗本身:“你在这里看到的,由我组成的或者组成我的这些线条,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你毋庸置疑的一只烟斗,而是一幅画,它与你在那里看到的,另外一只我也不知道是否实在是否真实的烟斗,存在着垂直的仿效关系——请看,就在这幅画的上方,而我则只是这幅画当中一个简单孤独的仿效物。”对此,处在上方的烟斗如是应答(总是用同样的措辞):“你看到的,在你眼前飘浮于所有空间与所有固定基底之外的烟雾,既不在画布上,也不在纸上,怎么能真正是一只烟斗。请不要弄错,我只是来自仿效物——即不是与一只烟斗相似的某种东西,而是一种模糊的仿效,它什么也不映射,只是浏览一些像你能读到的那样的文字和像下面那样的图画,把它们联系起来。”但是,已经被不同声音两次说出的这句话.这次谈到了自己:“组成我的这些字母,你在读的时候期望它们能够指称烟斗,但它们与其所指称的东西相去甚远,怎么敢说自己是一只烟斗?这是一种书写物,它只与自己相似,对它所说的东西没有价值。”还不止于此,这些声音成对地混合在一起,以便在谈到第三个成分时说“这不是一只烟斗。”文字和下方的烟斗被把它们圈起来的画框连在一起,成为同谋:词语的指明能力和图画的表现能力揭示了上方的烟斗,并拒绝把自称一只烟斗的权利赋予这个没有参照物的出现,因为它没有关联的存在使它不出声,不可见。两只烟斗被它们相互的仿效连在一起,反对写出来的,由与其所指物没有相似性的符号组成的语句有权自称一只烟斗。文字和上方的烟斗则被如下事实相连:二者均来自别处,一个是可以说出事实的话语,另一个是作为一件物自身的出现,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图中的烟斗不是一只烟斗这个判断。或许应该假设,在上述三个成分之外,这个语句当中还有一个漂泊不定的声音(可能是画板或黑板的声音)在讲话,它可能在同时谈到画中的烟斗和突然出现在上方的烟斗时说:“这里面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一只烟斗,有的是模拟一段文字的一段文字,是模拟一幅烟斗画的一幅烟斗画,是(按照本身不是一幅画的烟斗的方式画成的)一只烟斗的模仿物的(画成不像一幅画的样子的)一只烟斗”。仅仅一句话里就有七种说法。但是,要想摧毁仿效被相似性的论断所囚禁的堡垒,一个也不能少。
……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世纪法国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史》等。
邢克超,教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和法语教学工作,主要译著有《继承人》《再生产》《遥远的目光》等。
坛经现代读 本书特色 炎热的六月底,我又收到他的信,说是已经从市区迁居多间:“此乡间面对观音山,后为大海。有时静观白鹭齐飞,闻金蝉狂鸣,真乡村之乐也。”一股凉爽...
现代易学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现代易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并通过现代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古代易学进行继承、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现代易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
基督教与近现代北京社会 内容简介 对北京基督教的历史作一个较为深入的探究,笔者较早就有此想法,但因为诸多原因一直未能动笔,拖至现在得以如愿,促使我完成此愿的是北...
图解易经 本书特色 本书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采用图解的方式,以准确、通俗的文字诠释经典,书中精美的手绘插图和古图,配以文字解说,全面阐释卦义,并详细阐述了每卦卦...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
毛泽东品老子-毛泽东品先秦诸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品读《老子》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学术新著。本书作者在较为充...
本书系将近现代中国佛教学界的著述加以搜集整理而成。全书内容涉及佛教流派、佛教义理、佛教研究等各个方面,含六祖坛经研究论集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本书特色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里这些讲解,不仅对佛法爱好者的修行有重要指导意义,亦对现代社会中的一般读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以此和谐性情,...
黄帝内经精解 本书特色 韩非编译的《黄帝内经精解(读国学诵经典)》以《黄帝内经》为参考,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黄帝内经》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典籍,反映了...
想象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想象的哲学史,也是影像的现象学的再现。萨特研究并创建了“影像存在的真正理论”,他的分析穿越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重要体系,使之与现象学和胡...
有意义的行为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方哲学理论与实践书系”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有意义的行为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人文研究、作为文化工具的通俗心理学、...
逻辑学 下卷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逻辑学》,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逻辑学》共分“有论”、“本质论”和“...
儒教研究-2009年卷-总第一辑 本书特色 《儒教研究(2009年卷总第1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儒教研究-2009年卷-总第一辑 目录 主编寄语儒教信...
魏晋儒学-编年 本书特色 《魏晋儒学编年》用编年史的形式,从文献学的角度,按照时间先后具体考察魏晋时期主要儒学人物的学术经历、重要儒学著述、及重大儒学事件。同时...
道教典籍选刊---老子指归 本书特色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悠久,可以溯源到战国时期的方术,甚至更古的巫术,而正式形成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佛教知识读本 本书特色 在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研究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取得了空前的丰硕成果,专著、译著、论文和辞书等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确实令人鼓舞,但是...
佛道禅心 本书特色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本书所带给你的,是一种你似曾相识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恰恰就深藏在我...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
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 本书特色从字源学和文献学等角度提出易卦本于指掌的假说,揭示甲骨文“贞”字的六合空间图式,解开了“乾坤成列...
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于一九六二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年岁尚幼时便表现出天资聪颖、悲心具足、品行高尚等迥异于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