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那些事(修订版)》是追忆前辈关于相声艺术的著述,有些只言片语,珍贵细节,都是前辈多年舞台实践的积累,极可宝贵的经验。作者出于对相声艺术的热爱与坚持,引用前辈论点,列举艺术范例,在探索寻求中**学习,在演出实践中体验感受,归纳整理了相声的艺术特性及表演技法,对于将相声作为传统艺术的从业者,具有参考价值。此版本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生活中言谈应答的表达方式,与包袱语言使用技巧存在的本体联系。增加了相声一些专门词语标记的内容,在条理、方法、特性等方面的通行范围。为对专业知识解释的更为详细准确,举例便于阅读,有关范围内容有所改动、增添。
《相声那些事(修订版)》: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著名导演谢添谈马三立的相声艺术特点时讲:“他的表演中没有那些见棱见角、愣头愣脑的东西,他一出场就像到了你家做客似的亲切,不主张大喊大叫。从出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包袱,都像现抓的,现想起来的,听起来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生动,那么随机应变,这一点在相声或喜剧的表演来说都是很高超的技法。”前辈讲的演出“卖力气”,就是要始终保持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我理解新鲜感在于兴会来临的激情,仅就当时感受的表演,表现为新出现的,非故意做出的某种表情、动作和姿态,台词是备好的,表演给人的感觉是即兴的,新鲜而不失真实的表演展现魅力风采。演员的舞台风度不能有旧质状态,常宝堃先生讲:“相声是一遍拆洗一遍新,节目俗,精神气不能俗,自己当俗的说,观众怎么能当新的听呢!”赵佩如先生曾对我讲:“一个段子无论演出过多少场,每场演出都要像**场演出一样,演员当新鲜的说,不要给人油滑陈旧感。”赵先生所讲的是“化熟为生”,表演中不要给人烂熟于心的感觉。《天津演唱》评论常宝堃、赵佩如的文章中提到:“他们在表演上的优点是神足气饱,从不败台。在铺垫包袱时,总是那么兴致勃勃、津津有味,这种俗而有新、熟而不油的表演,是勤学苦练,贵在创新中所得。”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要求演员传递给观众的感觉,必须是乐于呈现的兴奋状态,每场演出都像**次,感觉那样冲动,有创新描述,激起真挚、充实的情感表演。保持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表演基于*平实的生活。我们前辈上演新作品总要在生活中找到依据,侯宝林先生演出《夜行记》,为主人公做小结,找好社会生活的情绪记忆。郭荣起老先生讲:“演员也要有生活,我演《夜行记》,就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用上了。”他当年骑自行车曾撞过三轮儿,还掉进过挖开的下水道里。张寿臣老先生说:“我不会骑自行车,关于自行车的事——什么零件儿呀,车灯啊,我都不懂,没有这个生活,上场绝对说不好。”没有社会生活体会,感知不到事物或情景规律,很难产生新鲜感和真实性。相声名家孙少林演出《拉洋车》,他发现有位观众时而大笑,时而皱眉。他散场后找到这位观众说:“我感觉您有什么事要说。”观众说:“我是一名车夫,今天看您演出,您拉车的动作不是很……”孙少林明白了,他把这位观众请到后台,让这位观众给他做示范拉车的动作,他一边儿看一边认真学。后来他向车夫租了半天车,亲自上街体会了一下拉车的滋味,我们的表演动作需要真实地再现舞台。赵佩如先生见几个徒弟在打扑克,当时他很不高兴,认为应把时间都用在业务上。后来几个徒弟打扑克时又让他碰上,徒弟们见到他吓坏了,以为又要挨呲儿,结果他让徒弟教他打扑克,徒弟们起初不敢,后来见他真的要学,也就陪他玩了起来。不久大家在收音机里听到他说的相声《百分迷》,这才明白他学打牌是为了上新活,这就叫不说糊涂相声。我们要熟悉作品内容表现的生活,对相声的表演技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生活体验的主观情感,在言语、行为、情感方式上,能够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思想特质,生活本质评价有独到的见解,新意带来新鲜感。把握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追求认识的深化,在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上,不断加强感性认识的印象,从自我认识出发推动表演行动。演出后的取舍增添、修改磨炼、屡试屡验、千锤百炼是保持新鲜感的关键。赵先生在谈到他和常宝堃合作时说:“演出之前我们总是在一块儿‘对活’,直到台词、口风、神气完全‘合托’了为止。散场后就根据演出效果总结经验,发现毛病立时研究修改。时间紧的时候我们就赶场路上对词儿,琢磨出了新包袱,就赶快告诉对方,能用的就再研究使法。”演出前台词、表情、动作都有准谱儿,演出后不断适应新要求,加强认识的深化,好中求更好。遇到实际效果与主观愿望不统一时,包袱响与不响,或出现“二起楼”的包袱,都要进行分析研究。张寿臣老先生讲:“不要说糊涂相声,有许多人说了一辈子相声,包袱响了,可他不知道是怎么响的。”马三立老先生讲:“你认为可乐的地方观众没乐,这是什么道理?要研究。”维持观众对演员喜欢的积极态度,不消失,不减弱,就要克服惰性,持续改善,精益求精,以质取胜。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就是要不断地“捌饬活”,突破常规。马志明先生和我说过,马三立老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演出《十点钟开始》直到晚年,始终是边演边改,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不断赋予它新的生命。常连安老先生讲:“艺术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创造,艺尽人缘散”,才思枯竭,接不住自己,粉丝越来越少。“捌饬活”别光闭门造车,学习借鉴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张寿臣老先生说“怪棋有好招”,观摩演出,听不同意见,有一点可取之处都要吸收。常宝堃先生曾把街头说数来宝的艺人叫到家里,请人家吃饭,学数来宝的用词。他有时还观看“借地求财”的艺人表演相声,学习人家的新招,受到启发激起新的反应,手段创新避免雷同、重复和一成不变。台下想别人没想过的,台上说别人没说过的,表现生活中常见的,舞台上没有的,经常性地带有新思维、新发现、新的描述。当然要注意有枝儿添叶,防止非正常现象补接赞许内容。……
许秀林,国家一级演员。1962年在津拜相声前辈赵佩如为师,长期从事相声的创作与表演。曾任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艺术指导;天津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天津市曲艺团党支部书记兼团长。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曲艺促进会副会长。
居于画 隐于图 本书特色 居于画 隐于图:《高逸图》邮票珍藏一书主要围绕着唐代画家孙位的画作《高逸图》展开了三个不同方向的叙述,分别是:一,关于《高逸图》的故事...
《三国不演义2》内容简介:三国时代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关于这一时期的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演义小说层出不穷,是非真假难以辨别,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六辑):比较场所》内容简介:“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
黛安·吉拉尔多编写的这本《现代主义之后的西方建筑》对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西方建筑与城市发展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针对
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 内容简介 胡芝风同志很勤奋,很执着,从1988年她的《艺海风帆》问世后,短短十几年时间,接连写出好几本研究著作,精神十分可贵!这本《戏曲舞...
对于所有的电影爱好者而言,阅读《美女与野兽》的拍摄日记纯粹是一种心醉神迷的享受。虽然时光流逝,这文章的魅力丝毫未减——无
中国传统色 : 色彩通识100讲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色,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诗意。桑叶初生、荷叶色黄,都可被称作“缃叶”;...
美神维纳斯的故事 (全彩图本)(含盘) 本书特色 本套人类文化正典都是全彩图本,包括:美神维纳斯的故事、圣母玛利亚的故事、圣经故事新约篇、圣经故事旧编篇、耶稣的...
北魏墓志铭放大系列:元固墓志铭 本书特色 《北魏墓志铭放大系列:元固墓志铭》全称《魏故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元公墓志铭》,立于北魏孝昌三年(五二七年)...
《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理》内容简介: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者、管理专家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霜冷长河》等。
艺术中的精神 本书特色 康定斯基于1912年写成的《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是现代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上部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以及在现...
艺术想怎样? 本书特色为什么会有艺术? 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 艺术与生活真的势同水火吗? 怎样评判艺术作品的好坏优劣? 为什么人们总是在艺术上争论不休? ...
万物有灵 本书特色 安塞姆·弗兰克编著的《万物有灵》是由国际知名策展人、批评家安塞姆·弗兰克编写的一本文集,收录弗兰克、拉图尔、迪德里希森、帕帕毕罗等6位国际著...
动画概论-第三版 内容简介 动画产业全球化几乎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同步,20世纪*后十年,名目繁多的动画资讯突然涌入国门。各种各样的动画片、专业教科书和动画衍生...
《图说中国图腾》主要内容简介:图者文也,腾者媵也,婚媾也。图腾联文,联姻双方的氏族标志的整合图符是也,徽者,符信也,徽识
《银行业从业入门必读书》内容简介:什么是银行? 我国银行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银行有哪些业务? 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银
欧阳询《楷书九十二法》-历代名家名帖书法经典 本书特色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教程:欧阳询<楷书九十二法>》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欧阳询《楷书九十二法》-历代名...
本书着重说明两个方面问题: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考,和以菊儿胡同试验为例阐明住宅建设的研究与开发问题。作者简介 吴良镛
欧阳询九成宫碑 本书特色欧阳询(557一641年),唐代,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公元557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