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包括余光中、张晓风、王鼎钧等35位台湾地区当代名家,精选了他们近几年内发表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或叙亲情、师道,或叙文艺、环保、旅游,此中呈现的是促膝夜话、把盏叙旧的情景。三十多位作者的散文,其人、其事、其物、其情、其理、其修辞技艺,也是说不完的。让人感受到的是种种的亲切、亲善和亲爱。读者亲近作家笔下的人事山事,除了可助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外,还可鉴赏美文,并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升。
散文三大家领衔:余光中、张晓风、王鼎钧,各具特色,余体:大品散文的典范;王道:讲究修辞,手法灵活;张风:感性充盈、仁善深挚。作者年龄涵括老中青,多是台湾独当一面的散文名家。他们或自出机杼,或踵武前贤,莫不才华毕现,汇合起来佳作盈卷。写母亲、父亲、师恩,感情真挚,有种种不同的形象,谈文说艺、谈旅行,有说不完的奇遇和奇想。
爱情无疆界
赵淑侠
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有人见过两三面便知是可以交心的知己,有的认识三十年却也还只是个相识者。”被朋友们谬赞为名言,因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经验。我与元莲相识就属于“三面交心”的一类。
初次见面是在1993年,欧华作协在瑞士开二届年会。当初筹组欧洲华文作家协会时,北欧诸国给我的回答是:“此地没有华文作家”。后来得知丹麦居然有一位,于是立刻设法电话联系,诚恳地邀请来出席会议。穿着入时态度优雅的她真就坐着飞机按时来了。
“我就是丹麦的池元莲。”她笑眯眯地自我介绍。入会申请书上的资料我记得很清楚:祖籍广东,生于香港,台大外文系毕业,留学德国慕尼黑研读德国语文。再赴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进修,获英美文学硕士。1970年代开始写作,出版过英文长短篇小说。
“欢迎你成为欧华大家庭的一员。可是你怎么会住丹麦呢?”我忍不住好奇地问。“住丹麦,因为丈夫是丹麦人。以前我只用英文写作,现在我要回归中华文化,以后只用华文写作。”她态度坦然,言词直爽,立刻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1994年,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联合举办“赵淑侠作品国际研讨会”。因路途太远,文友们又大半是上班族,根本走不开,我便没敢透露这件事。但元莲听说了,向我证实后决心放下工作去出席。旅行的三个多星期,朝夕相处,两人无话不谈。越谈越投缘,很快地成了好朋友。
“这么多年一个华人朋友都没有,不觉得寂寞吗?”在我印象里:丹麦地处冷僻的北欧,根本没啥华人。
“不觉得呢!我和我的丹麦人,是夫妻也是朋友,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拥有彼此,够了。”元莲给我的答复很让我震撼,夫妻之间可以和谐融洽,了解相爱到这个程度!
“你*欣赏你那丹麦人的是什么呢?”我玩笑地问。“我的丹麦人叫奥维。他温文善良,富幽默感,笑声总叫人开心!他的绅士本质是我*欣赏的。”元莲性格开朗,给我讲他们的罗曼史:故事是从海上开始。那年夏天,她结束了在慕尼黑的学业,乘火车到意大利热那亚,在那儿搭邮轮回香港。上船没多久就认识奥维。他刚在哥本哈根大学的企管系完成学业,要趁暑期到印度的姐姐家去度假:他姐夫在印度南部经营咖啡种植园。邮轮的名字叫: Asia(亚洲)。两人都年轻,很自然地谈起恋爱来。
邮轮的全程时间只一个月。海上的爱情很脆弱,常常是船靠岸时便终止。奥维与她上岸后也是各奔前程,但他们彼此并没忘记。
香港探亲后,元莲到美国柏克莱大学修学位,奥维继续在哥本哈根大学读企管硕士,二人远隔重洋却保持书信往还,每年相约聚面一次。经过五年牛郎织女式的恋爱:“我确定奥维是*适合做我丈夫的男人”。于是在那个寒冬季节,她从温暖的加州,飞到时冰天雪地的丹麦。在冰海边的古堡里面与奥维结成夫妻。“婚后这许多年,他能够完全接纳我,只有赞赏,体贴,从无批评或责备。无论我做什么,都全力支持,为我的成功而骄傲,为我的失望而心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永远在旁照应扶助。可以说他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元莲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中掩不住骄傲和深情。
“异国婚姻,你家人不反对吗?”我忍不住问。在1960年代“女儿要嫁给外国人”仍是一桩令父母心碎、国人侧目的怪事。
“我父母才不管,我有绝对的婚姻自由。我们家可说是*早西化的中国家庭。”经元莲解释我才明白:清朝末年,她的祖父就离开乡下到广州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读书,是中国*早一代的西医。他提倡女权,反对缠足,立妾。那个时代良家妇女是不准抛头露面的。她的祖母却带着一群“师奶”进茶楼。伙计们也拦阻不住。这件事是当年广州街头巷尾的丑闻。她祖父非但不阻止,反而公开支持。
“我父亲就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下长大。他从一开始就受的是西洋教育。七岁那年进入德国人办的寄宿学校。十四岁便独自离家到天津,就读于德国人办的德华中学。大学进入教授大多用德语讲课的同济大学医科。后来又乘火车在西伯利亚大平原上走了整整一个月,到奥国的维也纳去留学。拿到医学博士证书。父亲从来不强迫我做任何事,任我自然发展,学习,希望我成为一个有学识的女人,过丰富安乐的一生。至于怎样走人生的路子,凭我自己的选择。”
元莲的话令我十分羡慕,因我的成长期家教森严,*缺的就是自由。看元莲认真又幸福的神态,我倒真希望能有幸见到奥维。就在第二年的初夏,元莲来电话说:奥维和她已定妥度假计划:将驾车南游,到意大利北部的湖泊区及法国的地中海沿岸。想特地经过瑞士,到苏黎世来看我。
“他听我把你形容得天仙一样,很好奇,也想见你。”她说着嘻嘻地笑。我答:“非常欢迎!只希望他别失望。”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乡愁》《听听那冷雨》等。
张晓风:台湾著名散文家,文笔优美,细腻感人,主要作品有《白手帕》《春之怀古》《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
王鼎钧: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著作近四十种。
故乡/鲁迅吴冠中文学艺术笔记 鲁迅 黄山书社 本书特色 《故乡》是融鲁迅经典著作、吴冠中插图为一体的高品位文学艺术笔记。配上吴冠中基于对鲁迅文字深刻理解基础之上...
《常见疾病预防护理知多少》内容简介:本书为大众健康科普读物,主题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全书共分为三篇,分别介绍了临床
韩少功作品系列:日夜书 本书特色 这部长篇小说是知青小说的总结之书。讲述了一群“五○后”中国人在两个时代的遭际命运,对时代精神困境进行了鞭辟有力的艺术诘问,折射...
青木正儿家藏中国近代名人尺牍 本书特色 ★ 大16开平装,配以精制插盒,印装精良,大象出版社出版★ 青木正儿,日本著名汉学家,日本汉学界京都学派的领袖之一,被誉...
古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小学生课外精读丛书中的古诗分册。书中收入了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古诗数十首,每首诗均有简洁明了的作者介绍,详尽的注释以及精辟的解读。本书内容...
团购:梁实秋雅舍全集6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梁实秋是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含《雅舍小品》《雅舍随笔》《雅舍杂文》...
说诗百篇 本书特色 《说诗百篇》为陈邦炎先生数十年来诗学研究成果的精选汇编,所收文章都是陈先生多年来发表于各类报刊及鉴赏集、上的旧作。全书分上、中、下三...
老夫子出土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为朋弟先生抱打不平。收集了朋弟的漫画作品,介绍了由《老夫子》这部漫画引发的文坛官司。内容有老夫子出土记、朋弟的“老夫子”和王泽...
被放逐的诗神 本书特色 本书是武汉出版社推出的一套“潜在写作”文丛中的一册,辑录的是北京诗人在文革时期的作品,此处的北京是广义的北京,即指大多来自北京的知青诗人...
周恩来飞往万隆-迈步在1955 本书特色 1955年4月的亚非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次独立地迈步登上国际舞台。在“克什米尔公主号”总理座机爆炸之后,仍毅然率团出...
黑暗记:作品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者作品卷,全书精选了夏榆、冯秋子、资中筠三位作家的多篇精彩散文作品。夏榆《悲伤的花朵》《黑暗之歌...
守望的距离 内容简介 迄今为止,作者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
《协同共生》内容简介: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也成为企业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能力的根本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下:Ⅱ:唐诗:Tang poetry 本书特色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是许渊冲古代经典诗歌英译的结集,精选中国历...
茴香盛开的水滩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代译莎巨匠朱生豪先生的诗文作品精选集,其中收录了朱生豪留存至今的主要诗文作品,特别精选了他在民国时期尘封的散文随笔、翻译小说、...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95:靳以卷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和上海作协合作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中的一卷,靳以的代表作有《前夕》、《和华》等,本书选收了其短篇小说2篇...
我的处世哲学 内容简介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文学是怀念,是复苏,是青春,是人生的滋味,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王蒙喜欢语言和文字,他是新时期文坛上创作*为丰...
《梁漱溟日记(上)》内容简介:《梁漱溟日记》是有“最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现存全部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 并附数十张首
顾城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顾城作品精华本》是“名家名作精华本”书系之一,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部分经典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诗论和文摘。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
李冰,女,曾就职于外企,2006年岁末开始绘本创作,现为专业绘本作家。2008年出版处女作《糗事一箩筐》和《我的快乐一家》,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4月在人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