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古文论要》主要以苏洵古文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论析苏洵古文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文章先从以明道为宗,以经世为本、以通变为要、以自然为尚四个方面分析了苏洵的古文观念,然后从正气、奇气和逸气三个方面探讨了苏洵古文作品的文气构成。重点则从立意、谋篇、布局、用笔、声调、修辞六个具体方面研究苏洵古文在技法上的运用。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纵横驰骤、奇崛幽峭、简切通脱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苏洵古文风格的不同特征。*后简要梳理分析了苏洵古文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可作为全文的研究佐证和总结。
毛德胜著的《苏洵古文论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论析苏洵古文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全文一共分为六章。**章为苏洵的古文观念。第二章为苏洵古文的文气。第三、四章为苏洵古文的技法。第五章为苏洵古文的风格。第六章为苏洵古文的接受,从两宋、元明和清代三大块分析苏洵古文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梳理了不同时代文人学者对苏洵古文的接受与评价,也为全文的研究做一个佐证和总结。
第三章 苏洵古文的技法(上)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两次形式技巧方面的巨大变革,一次是四六体的出现,一次是八股文的形成。而一直以来,令中国古代散文饱受非议的也恰恰正是这两次重要的变革。以致长期以来,四六体和八股文都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它们似乎就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种倒退。当然,四六体和八股文虽然都是因为过于注重形式而受到人们的批判,但具体说来,人们不满四六体主要是因为形式的过分华美侵害了散文的内容,而不满八股文主要是由于形式的过分僵化抑制了散文的灵动,也可以说四六体的弊端产生于形式与内容的冲突,而八股文的弊端则存在于形式与形式的背离。从散文技法上讲,二者的出现都是作家对于散文艺术自觉追求的结果,也代表着一种进步,但也是由于过分追求这种技法,进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灵活,从而走向了反面。姚永朴云:“夫文之有法,犹室之有户也。谁能出不由户,而文顾可无法哉?昔者扬子云有言:‘女恶丹青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法言·吾子》)韩退之作《柳子厚墓志铭》云:‘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皆有法度可观。’《唐书·文艺传》云:‘韩愈、柳宗元、李翱、皇甫浞等,法度森严。’《宋史·欧阳修传》云:‘修之为文,丰约中度。’唐荆川《董中峰侍郎文集序》云:‘汉以前之文未尝无法,而未尝有法,法寓于无法之中,故其为法也,密而不可窥。唐与近代之文,不能无法,而能毫麓不失乎法,以有法为法,故其为法也,严而不可犯。密则疑于无所谓法,严则疑于有法而可窥。然而文之必有法,出乎自然而不可易者,则不异也。且夫不能有法,而何以议于无法?有人焉,见夫汉以前之文,疑于无法,而以为果无法也,于是率然而出之,决裂以为体,恒订以为词尽去自古以来开阖、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信涩、浮荡之文,以为秦与汉之文如是,然乎?否也。’长洲汪尧峰《答陈霭公书》云:‘大家之有法,犹弈师之有谱,曲工之有节,匠氏之有绳度,不可不讲求而自得者也。后之作者,唯其知字而不可知句,知句而不可知篇,于是有开而无阖,有呼而无应,有前后而无操纵顿挫,不散则乱,譬如驱乌合之市人,而思制胜于天下,其不立败者几希。古人之于文也,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推而远之欲其雄而骏。其高也如垂天之云,其深也如行地之泉,其雄且骏也,如波澜之汹涌,如万骑千乘之奔驰;而及其变化离合,一归于自然也,又如神龙之蜿蜒而不露其首尾,盖凡开阖、呼应、操纵、顿挫之法,无不备焉。则今之所传唐宋诸大家,举如此也。前明二百七十余年,其文尝屡变矣,而中间*卓卓知名者,亦无不学于古人而得之。’……凡此诸说,皆发明法不可废之理。大抵古人之文,愈奇变不可测,愈有法经纬其间。”①以此可见法之不可废与自然之法的可贵。相较于其他样式的文体而言,自然更是散文追求的至高境界。秦汉散文也罢,韩柳古文也罢,其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是由于遵循了自然的道理。自然即意味着不刻意追求形式,却也不有意回避形式。一切文学样式,归根结底不过是表情达意而已,遵循自然一方面意味着创作的发生源于内心的真正需要,一方面意味着感情的表达依托于形式却不能受制于形式。前文我们已经论及过,苏洵的散文创作正是以自然为尚的。他在《仲兄字文甫说》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不得不为”的主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是天下至文。“故日:‘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日: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P412~413)这一阐发充分说明了苏洵在散文创作中对于自然的自觉追求,而当年他之所以不愿修习声律记问之学,也正是其违背了散文自然的道理。……
毛德胜,男,1977年生,汉族,湖北黄冈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一项,参编教材一部,发表科研论文二十多篇。
乒乓球裁判双语教程 目录 **章竞赛规则**节乒乓球比赛的物质条件一、球台二、球网装置三、球四、球拍五、比赛的条件第二节乒乓球比赛规则中的基本概念一、定义二、合...
少年维特可以没烦恼-献给年轻人的自我指导手册 本书特色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容易觉得沮丧,不但有同侪的压力,也有来自父母的压力,对于爱情更是迷惘,更不用说青春期的孩子...
湖南近代文学家族研究 本书特色 这本《湖南近代文学家族研究》由孙海洋著,介绍了湖南省几个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族,包括:李星沅家族、曾国藩家族、何绍基家族、左宗棠家族...
法语水平测试应试指南与模 内容简介 本书为法语水平测试技能训练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全书由应试指南和模拟试题两大部分组成。考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这项考试的有关信息,还可...
五湖烟-九州幻想 本书特色 《九州幻想:五·湖·烟》濛濛烟雨冲刷着柳堤边的修罗场,五湖水也渐渐发红……“我是谁?” 是失心疯的傻愣青年?是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的通...
淮安文学史 本书特色 展现淮安人留在文学史上的光辉业绩,领略中国文人留在淮安大地上的文学传奇。淮安文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淮安的根:跨了...
康震评说李清照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康震精彩讲述,“一代词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仅仅存世的几十篇作品,怎样成就“一代词宗”的美誉?在封建礼...
实用家庭食疗 内容简介 2.乌鸡粥[组成]乌鸡肉100克、粳米200克,细葱、生姜、精盐粉、麻油适量。[制作]将乌鸡肉洗净切块,将细葱、生姜洗净切成碎末。鸡片中...
《朱光潜谈读书(剪纸漫画珍赏版)》讲述了对于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先生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顶峰的必经途径,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
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王尧卷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王尧教授部分学术作品讲述了汉藏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交流和学习的历史进程。本书兼具学术性与文学性,基本满足专业人员...
无法忘记自己的十六岁生日。那一天,我的继母温柔地对我说:我可以更幸福一点,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你。十六岁的人生,扭曲的童年
鉴宝大众收藏15-钱币收藏三百问 内容简介 与收藏热中的“高端”收藏相比,“大众”收藏正日益活跃。做为一种爱好和投资保值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在渴望得到专家指导的...
方成幽默漫画集 目录 连环漫画创作事例一、康伯系列何必当真失去的手表隔墙有人投其所好以脚还脚和我一样分裂行李奴役的悲哀势利眼愤怒的发泄并非自杀未便深究祸从口入他...
中国神话传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少儿注音读物,内容为中国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传说 目录 盘古开天辟地天女散花女娲补天后羿射乌嫦娥奔月北斗七星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烟神和火...
天问:我是谁 关于克隆关于世界关于诗人 内容简介 “21制高点丛书”站在当代高科技前沿俯视发展大趋势,探索社会人的生存环境,揭示人类的成功与失败以及面临的窘迫,...
羊城学术文库·文史哲系列宋诗话与唐诗学 内容简介 宋诗话是以指导诗歌创作为目的的诗歌品评,形式上随意散漫,但通过对诗人的多方品评,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对某一问题的...
骈散的对立与互融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们揭示的先秦至五四时期文章发展演变与理论争论探究的过程。文章骈散对立与互融现象。本书的特点,一是叙述全面,结构宏大,从先秦到...
丹道天成解红楼 目录 序导论**章 《红楼梦》是一部《石头经》一、《石头经》和《红楼梦》二、《石头经》和红学危机三、红天梦海论红学四、梦非梦——梦是一种艺术风格...
本書收錄余華27歲時發表、一鳴驚人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以及堪稱短篇小說極品〈世事如煙〉等八篇。余華,首位中國作家榮獲由澳
富爸爸家训大全集29 本书特色 《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影响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和素质培养。德国著名的科学发明家,西门子公司的创办人维尔纳·冯·西门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