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有高小文化,却著文执教,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他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却在之前过世……他,就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沈从文。《沈从文散文精选(名师解读释疑学生版)》共分五辑,分别为“生命自述”、“北平怯步”、“湘西摇橹”、“云南看云”和“暮色怀人”。沈从文的散文摇曳多姿,自然流畅,颇为可观。
★重温现代名家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智慧!汲取现代名家的思想精华。 ★编选者对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词做了必要的注释,并在每篇文章后附有精炼的解读与评点。 ★读者朋友翻开本书的同时,一定会体验到高效通畅的阅读快感。更加准确地理解现代文学经典名著。 ★优质纸张印刷,精美装帧,适合广大读者收藏,也是馈赠礼品的选择。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纪实文学:缉毒狂飙 本书特色 麦德林贩毒集团拥有令人闻之色变的贩毒基地,为其祖国赢得了“毒品王国”的“美称”,五大毒枭黑道称雄; 他们将毒祸殃及邻国,古巴的陆军...
《迷路的广告人》内容简介:从毕业后横跨欧亚大陆的漫游、初入职场的迷茫和烦恼,到亲人离世的生活变故,再到获奖后刚刚进入事业上
旧戏新谈-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我们的文化在历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至今仍然不衰的当推元曲,蒙它的影响,我们生活中的戏剧依然多姿多彩。曾几何时,戏曲成为了我们生...
心灵的密码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台湾女诗人张香华女士等人主编、翻译的诗集,共收录了日本五十四位诗人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人多为日本上世纪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出生的,有着第...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内容简介:当我理解妈妈,我才终于长大。“苏打”菅田将晖主演改编电影。令日本读者爆哭的感人故事 ★新海诚
命中相遇-刘心武话里有画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文学人生回忆录,是理解和穿透心武先生前半生创作的*要的路径,也是体会和了解中国人的二十世纪的风云的一个路径。书中记录...
鲁迅作品集:华盖集 内容简介 《华盖集》收录了著名文学家鲁迅不同时期的经典杂文、小说、散文、诗等多种文作,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极高的艺术境界,构思清新,...
张恨水散文精选集:随风珠玉冰雪北海 本书特色 本书是张恨水散文作品精选集,选取了张恨水的多部散文,精选了作者的著作:随风珠玉、待漏斋漫谈、两都赋、北海旧燕、西北...
独立的悲伤 本书特色 来自作者的回答:问:请用一句话解释本书传递的主要信息。答:现象居然可以这样看,文章居然可以这样写。问:与同类书相比有什么不同点?答:犀利、...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上下) 内容简介 散曲在元代被称做「乐府」、「歌曲词章」,表明这是一种音乐文学,是歌曲的唱词。它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歌谣俗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
我和我的小情人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散文家郑明娳与爱子*真实动人的故事。 一位悲愤的单亲妈妈,一个萎靡、乖僻、自卑的问题儿子,如何从僵尸般的冷酷...
蓝调城南-肖复兴文集-卷六 本书特色 城南在老北京地位特殊而重要,那里曾经是老北京商业文化娱乐的中心,其历史的文化含义,对于保护老北京、建设新北京意义深远。作家...
冯.唐诗百首 本书特色 冯唐曾说自己写诗第,小说第二,杂文第三。本书收录冯唐创作至今的116首诗歌,内含24张鎏银黑卡,14幅亲题书法,精致、完整、匠心独蕴。诗...
楚辞作与汉代考-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为读者集中展现了《离骚》这一楚辞名作是否为屈原所写这一核心问题,可看做是上世...
《叶甫盖尼·奥涅金》内容简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历史选择-长征中的红军领袖-红军长征纪实丛书 内容简介 经过700多天生与死、血与火、正确与错误的考验之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富于...
后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宋代文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和进展,但从总体水平来看,似乎仍显薄弱。与邻近的唐代
《自控:“看不见”的冲突适应效应》内容简介:冲突适应效应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被用来研究精神病人特定的认知与神经失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精选书系:郑振铎精品文集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振铎参与组织发起多个文化界救亡协会并开展相关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
《山南水北》内容简介:这套文集收入了韩少功的主要作品,占发表总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结集出版机会,作者对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