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转眼风花又各飞,夜半惊起穷途泪。清代散文家沈三白血泪之作,《浮生六记》再掀波澜。诉不尽爱语缠绵,书不完炎凉聚散。断简残篇,只待今人看。
文学性×通俗性×准确性,以敬畏之心重塑经典,首次多角度、全方位呈现绝世佳话!简明注释,典故用词未作替换,传达原文意趣;新增标题,按现代语序修饰调整,灵活不僵;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转眼风花又各飞,夜半惊起穷途泪。清代散文家沈三白血泪之作,沈复著的这本《浮生六记》再掀波澜。诉不尽爱语缠绵,书不完炎凉聚散。断简残篇,只待今人看。
整个农历年我几乎都埋头在晦涩的文言文里。只做时机正好的事,看书也是这样。对那些以取宠为荣的快餐文,早已厌烦透顶。渴求认真、有趣的文字,选择非功利的作品,明心见性,乐在其中。
我一再推迟自己的下一本书,选题几经周折,一否再否。仓促地赶个讨巧的长篇,销量再好,也只能让我羞耻到死不瞑目。直到四月,编辑突然问我:“想不想翻译《浮生六记》?”我马上回复:“好啊。”心想着,这件事做定了。它有意义。
虽说清代文学不算难懂,也会有人觉得再译经典是画蛇添足,甚至是倒退之举,但我还是认为:以普及角度来说,可以抛砖引玉,大开方便之门,降低阅读门槛。出于这个意图,我也专门择取了部分段落,录制了有声版。
当然,编译得再用心,也远不及原文;编译得不好,必然惹来唾骂。描摹前人的足印,比自个儿走路要难,简直是战战兢兢。要是粗暴地拆词直译,机械化、硬邦邦地搞了个四不像,为所谓精准而丢失可读性,那太蠢。只有按现代语序修饰调整,灵活不僵,才能把原文意趣有效传达给当今读者。另外,部分有典故的用词。宁可标注释也不敢替换,否则就是为了现代感而丢了时代性。既要通俗易懂,也求古典雅致,摸索平衡,何其难。
例如沈父纳姚氏为妾的部分,篇幅虽短,却直接推进了陈芸与公婆关系的破裂。关于姚氏着墨不多,但称谓变化实在有趣:“姚氏女”“此邻女”“姚姬”,既符合姚氏从路人甲到妾室的不同身份,也暗藏说话人(沈母)对其愈加憎恶的态度。如上的细致处太多,编译的遣词用句更得谨慎。
再如沈复爱玩的“射覆”,是从汉代时就流行于皇宫的猜物游戏,跟周易占卜密不可分。颜师古注日:“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暗射之,故云射覆。”出处源远,必须保留词汇另做注释。还有“芸尝以沉速等香”。《红楼梦》第四十三回中有记载,宝玉荷包里有“两星沉速”。沉速意为沉香、速香。古人的生活细节。生动处正在于“生僻处”。也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了时空质感和文化厚度。
我爱《浮生六记》,因为里面有可爱的闺中良友,也有残酷的生死无常。沈复中年丧偶,一生颠沛,贫困潦倒,朝不保夕。他不是英勇大丈夫,但他倔强——心怀诗与远方,踉跄着玩耍世间,长不大。不合时宜,苦中作乐,这便是沈复和《浮生六记》*动人的地方。
乐、趣、愁、快,是《浮生六记》现存的四卷。每卷皆为顺叙,时间线互有重叠,故事互为补充,读到*后才窥得全豹。记“乐”、记“趣”的两卷,令人怡然神往;到记“愁”的部分,笔调急转直下,前文回避的痛苦真相,逐一爆开。再继续看他记“快”,哪怕山水泉石再美,也是恍若隔世,满眼沧桑。
“事如春梦了无痕”,沈复的人生不知所终。活着的岁月似尘埃乍起,又杳然无迹,晚年与书的后两卷一样下落不明。幸在笔墨有魂,字字句句都给他续了命,这是文学给文人的恩赐。他落在手稿上的泪,也渗进后辈眼里,所以生生不息。
如果能以微弱绵力,让更多人拾起《浮生六记》原本,那就心满意足了。
编译不当之处,诚望宽容、指正。感激不尽。
关熙潮
二○一六年六月
苏州
卷一
闺房记乐
我于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适逢太平盛世,又生在书香世家,住在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苏州沧浪亭畔,可见老天真是厚待于我。苏东坡有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倘若我不把旧事前尘书写下来,未免辜负了苍天垂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想来,《关雎》是《诗经》的首篇,那我索性也把夫妻情事放在首卷,其他篇目依次写下就是了。惭愧的是,我少年时没用功读书,学问粗浅,不过是记录些实情实事而已。如果非要挑剔深究我的文法用句,那就是苛责脏镜子不够明亮了。
我小时候跟金沙的于氏订过亲,可惜她八岁就天折了。后来,我娶了陈氏为妻。她叫陈芸,字淑珍,是我舅舅心余先生亲戚的女儿。
陈芸生来聪明,刚学说话那会儿,听讲一遍《琵琶行》就能背下来。她四岁那年,父亲离世,只能和母亲金氏、弟弟克昌相依为命。家徒四壁的贫寒日子,他们无依无靠。等陈芸长大了些,纺织、刺绣等女红做得熟练,就靠纤纤十指的辛勤劳作,供给一家三口衣食。连弟弟从师学习的费用,也是陈芸出的。
有一天,陈芸从书筐里翻到白居易的《琵琶行》,逐字辨认,始识笔墨。刺绣的闲暇工夫,芸慢慢学会了写诗,还作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旬。
我十三岁那年,随母亲回家探亲。小孩子天真烂漫,无芥蒂,我得以一睹她的诗作。虽赞叹她才思隽秀,却也怕她福泽不深。然而,我倾心于她,无法释怀,就跟母亲讲:“要是为儿子选媳妇,非淑珍姐姐不娶!”
母亲也喜欢芸的温柔和顺,就摘下金戒指,缔结婚姻之约。那一日,是乾隆四十年七月十六。
当年冬天,芸的堂姐嫁人,我和母亲同去观礼。芸和我同龄,算起来还大我十个月,自幼就以姐弟相称,所以我还是称她“淑姐”。
当时见满屋客人衣着鲜艳华丽,唯独芸,朴素淡雅的装束,只有鞋子是新的。绣工瞧着精巧得很,好奇询问,才知是她自己的手艺。原来,芸的蕙质兰心,不仅在笔墨文采。只见她削肩膀、长脖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美中不足是两颗牙齿微微外凸。可那娇柔之态,足以让我神往情迷。
我要来她的诗稿观摩,有的只写了一联,有的是三句四句,零零散散,都不完整。我问她缘由,她笑答:“也没个老师指导,便只能这样了。要是有个能做老师的知己,帮我推敲完成,那该多好呢。”我开玩笑地给她题了“锦囊佳旬”四字,这是关于唐代诗人李贺的典故。李贺二十七岁病卒,没想到,芸短命天寿的运数也已藏伏其中。
当晚,我送亲戚到城外,返回时已是三更天。饿得难受,想找东西填肚子,老仆就拿枣脯给我。我不喜欢,太甜。芸就悄悄拽着我的衣袖,将我引到她闺房。进去一看,里面竟然藏着热粥和小菜。我开心极了,举起筷子正准备吃,忽听到芸的堂哥玉衡在外边嚷嚷:“淑妹快来!”P3-5
(清)沈复 译者:关熙潮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文物中的物理》内容简介:大家常从历史与艺术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忽略了其中隐藏的科技密码。本书则以物理学各分支学科(力学、光
青春诗会:离歌 本书特色 青春诗会融汇三十多年的积累,贡献给中国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新诗歌、新诗人。青春诗会为中国新生代诗歌的代表集体,极具价值。从1980年算起...
《生物老师眼中的花鸟虫鱼》内容简介:花鸟虫鱼,从来是文人墨客关注的重点,也是热爱生命的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生物老师,不仅在课
元曲三百首【大开本】 本书特色 王国维曾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而是大量...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本书特色 《西游记》借助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通过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把复杂难懂的易学知识融入了书中,让大家在轻松阅读故事的同时,也在...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 本书特色 诗歌集。本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选集,所选诗歌展现了大到山河草原,小至飞鸟树木的俄罗斯自然景物,借助对...
贾平凹灵性散文 本书特色《贾平凹灵性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贾平凹抒写生活的散文66篇。在这些散文中,贾平凹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
在一只碗里过一生 内容简介 一杯铁观音的往事,一段香水的记忆,一盏清秋的菊花羹,一场油泼青鱼的烟火相遇,碗里人生,画中情愫……写信的岁月,温暖的书香,衣食男女的...
陶渊明集 内容简介 陶渊明诗文在其生活的年代默默无闻, 逮南朝萧统《文选》收录以后, 方渐渐为文人士子所仰慕效仿, 版本亦多, 宋以后有十卷本广为流传。其诗文兼...
《拈花微笑》内容简介:本书从大量有关禅的文献中精选了近500则经典禅理故事,语言清新流畅,文字典雅别致。书中每一则故事充盈着佛
鸽子-伊沙诗集.卷二 本书特色 著名诗人伊沙首次公开出版的诗歌全集,是送给诗歌爱好者、研究者、收藏者的一份大礼!该书作者伊沙曾被《世界汉语诗刊》评选的"当代十大...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林语堂自传-国学大师林语堂的信仰探险 本书特色 本书是林语堂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述其在信仰上的迷惘与探索,对儒、道、佛的磋研,对先往圣哲言论...
无怨的青春 本书特色 《无怨的青春》: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迄今*为严整的席慕蓉诗集;她的爱憎情仇,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一族一国所可范围,那是宇宙...
《Python编程与3D物理学仿真(视频版)》内容简介:本书将Python编程和物理力学知识同步结合起来,通过编程将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进
苦雨斋序跋文 本书特色 “我现在编这本小集,单收序跋,而题跋不在内,这却并不是遵守载道主义,但只以文体区分罢了。我是不喜欢讲载道的,即使努力写大品的序,也总难入...
玄华夏(英人游历中国记)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作者19世纪末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但其亲身经A中杂糅了传说和想象,可以说这本书的写作和严肃的学术作品,但是当年...
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重建中文之美 本书特色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
段子2-老板圈内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段子高手”冯仑友情推荐更爆料、更内涵、更给力的精品桥段以*艺术还原*生活用*幽默的方式讲述*真实的圈里圈外一本在老板圈内流...
唐诗选注 内容简介 回想历史,在中国那么长的几千年里面,连环劫般的朝代变更、走马灯似的战争烽火、政治舞台上下的纵横捭阖、连续不断的旱涝饥荒、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不知...
2012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本书特色 《2012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是推荐,公正推荐,中国年度文学诗歌读本。2012年-中国诗歌排行榜 内容简介 《2012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