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学基础

按摩学基础

作者:成为品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01

评分:5分

ISBN:978710515224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按摩学基础 目录

**章 概论
**节 按摩发展简史
第二节 按摩疗法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章 按摩的作用及原理
第三章 按摩的治疗原则及治法
**节 按摩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 按摩的基本治疗方法
第三节 按摩手法的补泻
第四章 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
**节 按摩的适应证
第二节 按摩的禁忌证
第三节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第四节 手法操作的体位与姿势
第五节 按摩介质
第六节 按摩手法的反应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第五章 按摩基本手法
**节 手法概述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第三节 摆动类手法
第四节 挤压类手法
第五节 振动类手法
第六节 叩击类手法
第七节 运动关节类手法
第八节 常用复合手法
第六章 人体各部位按摩手法
**节 头颈部常用手法
第二节 上肢部常用手法
第三节 胸腹部常用手法
第四节 背腰骶部常用手法
第五节 下肢部常用手法
第七章 按摩练功
**节 概述
第二节 活动操
第三节 基本步势
第四节 徒手静式
第五节 系列俯卧撑
第六节 少林内功
第七节 易筋经
第八节 八段锦
第九节 器械练功
参考文献

按摩学基础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包括11门专业课程教材,分别是《按摩学基础》《实用正常人体学》《中医学基础》《经络腧穴学》《实用康复保健学》《中医按摩学》《妇儿科按摩学》《脏腑经络按摩学》《反射疗法学》《芳香疗法学》《推拿治疗学》。其中,《按摩学基础》是中医按摩专业基础课程,是按摩专业的必修课;《实用正常人体学》主要讲述正常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知识;《中医学基础》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和常用诊法;《经络腧穴学》主要讲述十四经脉和常用腧穴知识;《实用康复保健学》以康复、保健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主要讲述传统康复保健技术和现代康复保健技术;《中医按摩学》主要讲述各级别的按摩技能和专家临床特色疗法;《妇儿科按摩学》主要讲述妇女和幼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常用按摩手法和穴位,以及妇女和幼儿常见病按摩治疗方法;《脏腑经络按摩学》主要讲述脏腑概论、经络概论、腹诊、腹部按摩手法以及脏腑按摩治疗常见病;《反射疗法学》主要讲述足部、手部、耳部反射按摩疗法;《芳香疗法学》主要讲述芳香SPA概论、精油的基本知识、精油按摩操作方法以及芳香疗法的应用;《推拿治疗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法。本套教材在保证内容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注重了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实用,更着重于按摩临床实践的需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加入诊法,改名为《中医学基础》。同时,还将保健按摩师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调整为初级、高级、技师三个级别,并编入专家临床特色疗法,命名为《中医按摩学》,既体现按摩的传统特色,又结合按摩的现代原理和研究成果,还增写了多位专家、教授的临床经验,使教材通俗易懂,深浅适当,既适合教学,又适合按摩爱好者自学。

按摩学基础 节选

《按摩学基础》: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人体这种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统一完整的有机联系,都是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来实现的。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在全身有规律地循行分布、交汇,从而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借“经气”的作用,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平衡阴阳和调节脏腑气血,使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协调统一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人体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机体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机体又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立即恢复时,就会出现脏腑气血功能紊乱,阴阳偏盛偏衰等病理状态。此时,通过按摩手法所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经络或穴位上,引导、激发经络中的“经气”,发挥其潜在的调节作用,改变或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按摩手法所产生的力学效应,使局部及相关的组织产生被动的伸延、变形、滑动、对位等,以起到纠正解剖位置失常的作用;通过按摩手法对穴位、经筋、皮部的不同刺激,激发经络系统或神经系统的调整功能,使人体失调的气血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一、疏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内属脏腑,外络肢节,通达表里,贯穿上下,像网络一样分布全身,将人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统一、协调而稳定的有机整体。人体就是依赖经络来运行气血,发挥着营内卫外的作用,使脏腑之间及其与四肢百骸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并使机体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导致气血失调,百病由此而生。按摩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当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和穴位时,就能引起经络反应,产生得气感,并通过经络途径影响其所连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间接调整了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所谓“经脉所至,主治所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二、调和气血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气血调和则能使阳气温煦、阴精滋养;若气血失和,则皮肉筋骨、五脏六腑将失去濡养,以致组织、脏器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按摩具有调和气血和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可概括为益气养血和行气活血两个方面。(一)益气养血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肾中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吸人的清气。人体气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是否充足,饮食营养是否丰富,肾、脾、肺三脏功能如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血则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气血运行于脉中,在心、肝、脾等气机的作用下流注全身,润养全身脏腑肢体。由此可见,气血的生成需要水谷精微的充分供给,而这又有赖于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及脾的运化功能。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之健运、胃之受纳是人体气血生成充足的基本保证。按摩的益气养血作用,主要是通过手法施术于所选择的部位、经络或穴位上,通过健运脾胃,促进气血的生成。同时又通过疏通经络,增强气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使人体气血充盈且调畅,达到益气养血的目的。故《灵枢·平人绝谷》日:“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按摩学基础 作者简介

成为品,1964年1月入伍,先后就读并毕业于济南军区卫生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曾任部队军医、后勤学院教员、北京按摩医院院长、中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副主任、东亚太平洋地区盲人按摩学会秘书长。现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保健按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中国推拿按摩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保健按摩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芳香医药分会技术顾问。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参与起草制定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和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就业和晋升问题的相关法规性文件,主持编写、出版《正常人体解剖学》《内科按摩学》《伤科按摩学》《妇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25门按摩中专教材,《触诊诊断学》《按摩学基础》《伤科按摩学》《妇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等5门盲人按摩专科和本科教材,《康复理疗培训教程》《实用按摩学手册》等,研制发明的专供盲人按摩教学用的“电脑经络人”“盲人按摩职业培训系统研究”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对我国盲人按摩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特别是盲人就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盲人按摩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主持制定、编写《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芳香保健师国家职业标准》《芳香保健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参与组建保健按摩师、芳香保健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对我国保健按摩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保健按摩事业发展的领头人。1998年起,曾多次到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开展关于中医按摩的讲学与交流,曾多次代表中国中医按摩界应邀访问美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关于中医按摩的讲学与交流,受到广泛好评,对世界推拿按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