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代表作《潜能》中的“历史卷”作为单行本再版,收录了作者的重要论文共7篇,集中体现了阿甘本关于记忆、历史和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观点。阿甘本的论文涉及哲学、语言学、古典学、文学、宗教、艺术史及历史等多个领域,虽各自独立,相互间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显示出这位思想家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造诣以及清晰敏锐的一流思考力,是一部极有分量的思想学术著作。
“子午线译丛精选” 六种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米歇尔•福柯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以及美国当代哲学家O.K. 鲍斯玛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这套书从漓江社已出版的 “子午线译丛”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受哲学爱好者们欢迎的大师作品,以精装小开本的形式重新编排,并巧妙融入手账的设计元素。读者在亲近大师思想的同时,也能在书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灵感火花。
众所周知,阿甘本先生有着深厚的古典学、语文学功底,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不泥古不化,而是在庞大的文化传统与当代思考之间开辟了一条自如穿梭往来的蹊径。正如本雅明是卡夫卡的*好读者,阿甘本是亚里士多德、阿比·瓦堡、海德格尔、本雅明等人的*好读者,他的解读引人入胜,并构成色彩缤纷又曲径交叉的思想花园。
《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子午线译丛精选》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代表作《潜能》由乔吉奥·阿甘本著。
对瓦堡来说,象征和图像扮演的角色,和“记忆痕迹”在赛蒙关于个体的神经系统的概念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作为社会记忆的一项遗产幸存下来的,一种能荷(能量的负荷)与一种情感的经验的结晶,并且,和莱顿瓶中储存的电一样,它只有通过与一个特定时期的“选择意志”接触,才是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瓦堡常说,象征是“能量痕迹”(dynamograms)在一种巨大的张力状态中传递给艺术家的,它们不会在其活性的和钝性的、正的和负的能荷中极化;它们的极化,是通过与一个新时代和它的生存需要的遭遇发生的,因此而可能带来一次意义的彻底转变。
“古代艺术的能量痕迹是在*大张力却不极化——就钝性的或活性的能荷而言——的状态中传到回应、模仿和记忆的艺术家手中的。造成极化结果的只是与新时代的接触。这种极化可能导向极端性地颠覆其对于古典时代之意义的理解……(希腊)歌舞队的记忆痕迹像平衡了的电荷一样,在与时代的选择意志接触之前一直储藏在莱顿瓶中。”瓦堡,转引自贡布里希:《阿比·瓦堡》,pp.24849。因此,对瓦堡来说,我们不能从美学上的选择和中立地接受的角度,来设想艺术家从传统继承下来的对图像的态度;相反,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与储藏在图像中的巨大能量遭遇的问题——形势将决定这场遭遇是致命的或是带来生机的,图像本身有要么使人堕入不育的服从,要么把他引上通往拯救和知识的道路的潜能。对瓦堡来说,这不仅对像丢勒那样的,在智识的沉思的寓意画中极化、人化对萨图尔努斯之迷信式的恐惧的艺术家来说是真实的,对这样的历史学家和学者来说也是真实的:瓦堡把他们设想为对远方的地震极为敏感的地震仪,或有意识地召唤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幽灵的“巫师”。
因此,对瓦堡来说,象征也属于一个在意识与原始反应之间的、中介的领域,它在自身之中承载着衰落的和更高知识的可能性。它是一种 Zwischenraum,“间隙”,一个处在人类中心的无人区。 而就像对艺术的创造和享受需要融合两种互相排除的心理态度( “一种自我的充满激情的屈服,这种屈服将导向一种与当下的彻底认同——和一种属于对事物的范畴化的沉思、冷静而超然的宁静”) ,瓦堡寻求的那门“无名之学”,就像我们在 1929 年的一则笔记中读到的那样,也是一门“关于间隙的图像学”,或一门“关于在把其目标设定为图像和设定为符号的立场之间摇摆”的心理学。瓦堡在克鲁林根讲座时期处于康复阶段,他曾对别人讲起自己的康复;在他这一时期的笔记中,清楚地呈现了象征的这种“中介的”地位(以及如果它得到掌控时,“治愈”或引导人类心智的能力) :
所有人类都永恒地且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精神分裂的。然而,从个体生成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可以把一种回应记忆影像的类型描述为在先的和原始的,尽管它持续处在边线上。在后来的阶段,记忆不再引起直接的、目的性的反射运动——无论它是战斗性的还是宗教性的——如今记忆影像储藏在图画和符号中。在这两个阶段之间我们发现一种可描述为思想象征样式的,对印象的处理方式。
阿甘本的直觉、记录和沉思的方式都令人为之着迷。
——《政治学评论》(The Review of Politics)
阿甘本的哲学让我们注意到那些在原始文本中本未被关注到的绝妙概念。
——《本杰明•赫琴斯哲学评论》 (Benjamin Hutchens Philosophy in Review)
阿甘本的哲学仿佛丰富的对位法,在理论与历史之间游走,吸引着读者对当代的思想主题进行反思。
——约翰•汉密尔顿(John Hamilton)
阿甘本的读者总是对他的作品翘首以盼。
——瓦尔德•古德齐赫(Wlad Godzic,加州大学)
乔吉奥·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生于1942年,曾先后任教于意大利以及欧美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著述颇丰并且在欧美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除《潜能》外,另著有《诗节:西方文化中的词语与幽灵》《语言和死亡》《散文的理念》《开放:人与动物》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神圣的人”(homo sacer)为主题的系列著作体现了他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建树,其中包括《神圣的人》《例外状态》《至高贫穷》《神的作品》等等。阿甘本曾主持编辑本雅明著作的意大利文译本,并与帕索里尼、卡尔维诺、英格博格·巴赫曼、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以及20世纪法国诸多思想名家有过交往或合作。
鬼谷子全集(四册) 内容简介 “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的是攻守谋...
论典与教学-略释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妙灵法师对《俱舍论》作的注释,内容分为:分别随眠品第五、分别贤圣品第六、分别智品第七和分别定品第八及破执...
西方学者卷 补卷-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书特色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中古卷-东方哲学史 目录 引言 **编 南亚**篇 印度哲学(前6世纪至10世纪)**章数论哲学 **节 数论哲学的发展 第二节 《数论颂...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收录《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现象学》、《先验现象学引论》、《现象学与认识论》、《
胡适之的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作者承担的国家中华社科基金项目“胡适哲学思想研究”的*终成果。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有关中西哲学、古今哲学和同时代各哲学派别的比...
黑格尔历史哲学 本书特色本书以“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主题,选编了《历史哲学》、《历史中的理性》、《哲学史讲演录》和《精神现象学》中的相关...
世界中的日本宗教 内容简介 石川县的能登半岛上有个叫真胁的地方。几年前那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遗迹。这个绳文时代的遗迹,也可以称之为“环状列木”(Wodci...
王阳明全书 本书特色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王阳明作为士大夫,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之人。一般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立德、...
韩非子 本书特色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
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项,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本书纵线专就环绕
小故事大智慧全集-(珍藏版) 本书特色 很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思,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智者说:一花一天国,...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修订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对希腊悲剧、希腊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这是尼采未完成的一部早期哲学著作,与《悲剧的诞生》的理路一脉相承...
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以章学诚的经学思想为中心,详细探讨了他的思想与浙东学派、朱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六经皆史”说的渊源,并以章学诚对...
吉尔松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比较偏重对马里坦和卡尔·拉纳的研究,不仅发表了一系列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相关学术论文,甚至还出版了相关专著。相...
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本书特色为什么读经典?读什么经典?怎么读经典?50余位台湾名家解读,好评*多的传统文化大众读本余秋雨倾力作序,10余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荐...
《文章与讲演(1911-1921年)》包含了胡塞尔从1911年至1921年的文章与讲演,仁因此而与《胡塞尔全集》第二十二卷《文章与书评(189
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 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文明发祥较早并在此后以其*初成就长久地参与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民族,都曾有过这样的时代:它之前的所有时代都向着它而趋进,似...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清楚明白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他的语言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观点。这是一本...
易学关键 内容简介 《易学关键》共分为辨日、二十八宿、十二子、河图与洛书、风论、易学启门共十五章,从古代天文学和人文学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三才和王、霸、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