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代表作《潜能》中的“历史卷”作为单行本再版,收录了作者的重要论文共7篇,集中体现了阿甘本关于记忆、历史和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观点。阿甘本的论文涉及哲学、语言学、古典学、文学、宗教、艺术史及历史等多个领域,虽各自独立,相互间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显示出这位思想家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造诣以及清晰敏锐的一流思考力,是一部极有分量的思想学术著作。
“子午线译丛精选” 六种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米歇尔•福柯的《这不是一只烟斗》,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以及美国当代哲学家O.K. 鲍斯玛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这套书从漓江社已出版的 “子午线译丛”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受哲学爱好者们欢迎的大师作品,以精装小开本的形式重新编排,并巧妙融入手账的设计元素。读者在亲近大师思想的同时,也能在书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灵感火花。
众所周知,阿甘本先生有着深厚的古典学、语文学功底,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从不泥古不化,而是在庞大的文化传统与当代思考之间开辟了一条自如穿梭往来的蹊径。正如本雅明是卡夫卡的*好读者,阿甘本是亚里士多德、阿比·瓦堡、海德格尔、本雅明等人的*好读者,他的解读引人入胜,并构成色彩缤纷又曲径交叉的思想花园。
《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子午线译丛精选》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代表作《潜能》由乔吉奥·阿甘本著。
对瓦堡来说,象征和图像扮演的角色,和“记忆痕迹”在赛蒙关于个体的神经系统的概念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作为社会记忆的一项遗产幸存下来的,一种能荷(能量的负荷)与一种情感的经验的结晶,并且,和莱顿瓶中储存的电一样,它只有通过与一个特定时期的“选择意志”接触,才是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瓦堡常说,象征是“能量痕迹”(dynamograms)在一种巨大的张力状态中传递给艺术家的,它们不会在其活性的和钝性的、正的和负的能荷中极化;它们的极化,是通过与一个新时代和它的生存需要的遭遇发生的,因此而可能带来一次意义的彻底转变。
“古代艺术的能量痕迹是在*大张力却不极化——就钝性的或活性的能荷而言——的状态中传到回应、模仿和记忆的艺术家手中的。造成极化结果的只是与新时代的接触。这种极化可能导向极端性地颠覆其对于古典时代之意义的理解……(希腊)歌舞队的记忆痕迹像平衡了的电荷一样,在与时代的选择意志接触之前一直储藏在莱顿瓶中。”瓦堡,转引自贡布里希:《阿比·瓦堡》,pp.24849。因此,对瓦堡来说,我们不能从美学上的选择和中立地接受的角度,来设想艺术家从传统继承下来的对图像的态度;相反,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与储藏在图像中的巨大能量遭遇的问题——形势将决定这场遭遇是致命的或是带来生机的,图像本身有要么使人堕入不育的服从,要么把他引上通往拯救和知识的道路的潜能。对瓦堡来说,这不仅对像丢勒那样的,在智识的沉思的寓意画中极化、人化对萨图尔努斯之迷信式的恐惧的艺术家来说是真实的,对这样的历史学家和学者来说也是真实的:瓦堡把他们设想为对远方的地震极为敏感的地震仪,或有意识地召唤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幽灵的“巫师”。
因此,对瓦堡来说,象征也属于一个在意识与原始反应之间的、中介的领域,它在自身之中承载着衰落的和更高知识的可能性。它是一种 Zwischenraum,“间隙”,一个处在人类中心的无人区。 而就像对艺术的创造和享受需要融合两种互相排除的心理态度( “一种自我的充满激情的屈服,这种屈服将导向一种与当下的彻底认同——和一种属于对事物的范畴化的沉思、冷静而超然的宁静”) ,瓦堡寻求的那门“无名之学”,就像我们在 1929 年的一则笔记中读到的那样,也是一门“关于间隙的图像学”,或一门“关于在把其目标设定为图像和设定为符号的立场之间摇摆”的心理学。瓦堡在克鲁林根讲座时期处于康复阶段,他曾对别人讲起自己的康复;在他这一时期的笔记中,清楚地呈现了象征的这种“中介的”地位(以及如果它得到掌控时,“治愈”或引导人类心智的能力) :
所有人类都永恒地且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精神分裂的。然而,从个体生成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许可以把一种回应记忆影像的类型描述为在先的和原始的,尽管它持续处在边线上。在后来的阶段,记忆不再引起直接的、目的性的反射运动——无论它是战斗性的还是宗教性的——如今记忆影像储藏在图画和符号中。在这两个阶段之间我们发现一种可描述为思想象征样式的,对印象的处理方式。
阿甘本的直觉、记录和沉思的方式都令人为之着迷。
——《政治学评论》(The Review of Politics)
阿甘本的哲学让我们注意到那些在原始文本中本未被关注到的绝妙概念。
——《本杰明•赫琴斯哲学评论》 (Benjamin Hutchens Philosophy in Review)
阿甘本的哲学仿佛丰富的对位法,在理论与历史之间游走,吸引着读者对当代的思想主题进行反思。
——约翰•汉密尔顿(John Hamilton)
阿甘本的读者总是对他的作品翘首以盼。
——瓦尔德•古德齐赫(Wlad Godzic,加州大学)
乔吉奥·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生于1942年,曾先后任教于意大利以及欧美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著述颇丰并且在欧美学界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除《潜能》外,另著有《诗节:西方文化中的词语与幽灵》《语言和死亡》《散文的理念》《开放:人与动物》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神圣的人”(homo sacer)为主题的系列著作体现了他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建树,其中包括《神圣的人》《例外状态》《至高贫穷》《神的作品》等等。阿甘本曾主持编辑本雅明著作的意大利文译本,并与帕索里尼、卡尔维诺、英格博格·巴赫曼、皮埃尔·科罗索夫斯基以及20世纪法国诸多思想名家有过交往或合作。
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 内容简介 在目前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日益增大,人们不仅需要各种有用的知识作为求职谋生的手段,而且需...
李泽厚-说儒学四期 本书特色 “李泽厚旧说四种”系列,系作者毕生学术思考之核心论点的结集,每册集中阐述李泽厚的一个成系统的重要的学术观点和发现,由李泽厚亲自对此...
本书是一般性的介绍新约正典形成过程的著作,反映了当代世界基督教学术界的新约研究的主流趋向,为读者提供了较为中立的观点。本
先秦诸子与理学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与宋明理学是我国思想史上两个百花齐放、异彩纷陈的繁荣时期的丰硕成果,自来为学者所重视,探研亦复不少。作者自少服膺宋明人学,浸渍...
湖湘学统与宋明新儒学 本书特色 赵载光、洪梅著的这本《湖湘学统与宋明新儒学》力求理清湖湘学派与宋明新儒学的关系,探索湖湘文化的源流,并在基础上重新认识宋明新儒学...
女神的腰蓑-论性诱惑与人体美的起源及未来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陈醉既是学者,也是画家,专精人体艺术的研究与创作★ 陈醉的《裸体...
毓老师说庄子 本书特色 《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能保持毓老师讲...
周易参同契释义-任法融释义经典-修订版 本书特色 道家有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概念,它是后来产生的中国一切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英)李约瑟“长生不死”独秦始皇之追...
佛教在印度 本书特色 本书的目标是,通过使用现代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佛教真正的历史。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释迦时代的...
心灵的慰藉:中国人的宗教世界 内容简介 宗教是不以人的好恶而隐现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HOLYBIBLE钦定本圣经 本书特色 此版本代表着*古老的英文圣经官方版本,保留了一些古英语。 现在通行的是NIV(New International Ver...
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PierreJosephProudhon1809~1865法国政论家和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奠基人之一。180
大众哲学 本书特色 该书用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把复杂的哲学讲得通俗易懂,是一本通俗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著作,内容...
算术基础 本书特色 G.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包含着许多深刻的哲学探讨,比如关于数的讨论、关于分析和综合的讨论、关于逻辑和心理学的区别的讨论。特别是他提出的三条原...
图说论语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全民普及国学的超时尚读本,经典阅读方法的*前沿体验。没有时间去阅读浩瀚的巨著?便携式的设计,随时随地翻开就读。没有精力去咀嚼古代的文字...
本书是奥古斯丁圣经研究的重要成果。新约圣经中包括四部福音书,这四部福音书叙述的角度不同,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时间顺序上的不同
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基督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共分为四大部分,对中国基督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人物”、“圣礼、教制”、“文化、艺术”展...
淮南子 本书特色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
赠予死亡 内容简介 赠予死亡》是法国当代很重要的哲学家德里达的很后一部著作。该书通过解读《圣经》中关于亚伯拉罕和以撒的一段经文,考察了理性、宗教和责任的关系,并...
《基督教神学原理》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哲理神学”(philosophicaltheology)所起的作用,类似于传统所谓“自然神学”(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