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关系是一座宝藏,它蕴含着无数线索,能够解答深深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疑问—— “我如何成了今天的我?”
●我们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童年时期我们与父母的角力,为何会在我们成年后重现于我们和其他人的相处之中?
●为什么我们明明讨厌父母的某些行为,却会无法克制地将其施加于自己的孩子?
……
本书作者心理学家及专栏作家罗伯特·凯伦博士,从追溯依恋理论的历史出发,对大众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了敏锐而深刻的剖析,从而解答了人类情感生活中那些一直令人感到困惑、棘手的众多根本性问题;二十年来,始终备受英文读者推崇。
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科学认识依恋理论,回溯自己的早期经历,深层次地理解人性,摆脱抑郁、愧疚和怨恨,打破与孩子、爱人、父母的关系困局,找回真实的亲密感和幸福感。
它为您解答了以下问题:
1.“世人都说妈妈好”,那么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究竟源于乳汁,还是感情?为什么?有何 证据?
2.“母爱”有可能测量出来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3.“母爱”与孩子日后的人格、情感和智力发展等方面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何证据?
4.孩子的个性是天生注定的,还是后天塑造的?为什么?有何证据?
5.双职工家庭应当选择怎样的托儿所,对婴幼儿才最好?为什么?有何证据?
6.当孩子胆小、黏人、暴躁、叛逆、偷窃、滥交、厌恶学校、离家出走,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7.当父母对于抚育孩子感到迷茫、排斥、焦虑、愧疚、愤怒、抑郁、力不从心、走投无路,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8.我们似乎会反复爱上同一种类型的人,又反复失败,这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吗?为什么?有何证据?
9.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成年后应该怎样去改变?为什么?有何证据?
10.当人类站在工业城市回望田园时代,是否能找到线索帮助我们获得心灵深处的安详?为什么?有何证据?
媒体评价:
作者极为罕见地成功将复杂的心理问题用适合于普罗大众的语言表述出来。品读《依恋的形成》是如此引人入胜,其写作成就非凡。
——《当代心理学》(Contemporary Psychology)
精神分析理论及研究是个晦涩难懂的神秘世界,而《依恋的形成》一书却是个机智过人、和蔼可亲的好向导。
——美国版Elle杂志
富于雄辩、充满戏剧性和启发性的大师之作。
——玛丽.安斯沃斯
心血之作……文笔优美,如沐春风,每一位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都不应错过。
——迈克尔.巴斯克
美国读者评价: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17年4月):
明明是临床理论,读起来却像一部小说!了不起的研究,了不起的文笔。凯伦博士,谢谢你!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2008年1月):
这本书我才读了2/3,但我忍不住要说:它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罕见地同时具备了专家的学术素养、综合运用多个领域文献的能力、非凡的写作天分、处理棘手议题时迎难而上的意志以及面对读者的真诚之心——没有丝毫自说自话的企图,对读者的智力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本书信息量较大,其中有些部分也许会令普通人觉得吃不消。然而,作者一直牢牢把握着叙述的线索,吸引我不断地读下去,学下去,并且对他将所有这些材料优美地组织起来的能力,感到由衷的钦佩。
★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选摘(1998年6月):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外行人也很容易读懂。它用优雅的笔触介绍了许多复杂的观点和事件,对依恋理论的总结可谓面面俱到,对专业人士和外行人来说同样都非常有用。我并不是学心理学的,但凯伦博士的这本书帮了我大忙。是温暖的人性和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促使他就依恋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因此,我想向所有心理学专业人士、老师、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和孩子们一起工作的人推荐这本书。同时,我也要向那些正在叩问自己心灵的人强烈推荐这本书!
罗伯特·凯伦博士是精神分析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作家。他常年为《大西洋月刊》《纽约客》《耶鲁评论》等刊物撰写专栏。
207鲍尔比曾经说过,孩子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愤恨,这一点十分重要。父母允许孩子有这些感受,孩子就不会被内疚和焦虑击垮,他就会明白,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矛盾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他就会产生信心,相信自己的负面冲动是可控的,它不一定会摧毁自己或所爱之人。虽然这些早期观点后来没有被纳入有关焦虑型依恋的论述之中(也有例外,见下一章),但是我们已经能明显看到,回避型和矛盾型儿童不具备这种信心。如果父母过于依赖孩子的爱,如果父母不能忍受被孩子拒绝,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感到室息,如果孩子反抗或发脾气父母就陷入消沉,如果父母迫切需要将自己完美无缺的自恋形象投射到孩子身上,那孩子又怎么可能顺畅地表达出他心中的愤怒呢?如此一来,孩子一尤其是情绪多变且激烈的矛盾型依恋儿童一会感到:妈妈无法包容他狂暴的情绪;他不能发脾气;他不能恨她,因为她无法安抚他,无法平复他的怒意,他的愤恨会造成永久的伤害,一且他有毁灭她的念头,她可能会真的消亡。换句话说,这些孩子没能体会到:即便自己承受不了这些极端的负面情绪,但那对于母亲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她能够(用温尼科特的话来说)ぐ抱持”这些情绪,而在与母亲的相处中,自己也总有一天能学会如何控制这些情绪。
——引自章节:第17章 探身触爱:焦虑型依恋儿童的策略、防御及改变的概率
如果母亲易怒、抱怨、挑剔、胡乱干涉和磋商孩子,那么孩子不仅会变的易怒、有攻击性,同时他会十分渴望得到爱以及对他来说代表着爱的东西(如糖果)。这样的攻击性和贪婪可能导致孩子偷窃。孩子的敌意和贪婪,最初指向令他失望的母亲,而这只会令孩子母亲更加易怒、抱怨、挑剔。如此一来,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它将深刻影响孩子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今后人际关系的方式。
——引自第51页
尽善尽美:殿本精华 内容简介 《尽善尽美(殿本精华)》系统的阐述了武英殿修书处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殿《尽善尽美(殿本精华)》版本特点、印刷技术及装帧艺术、故宫图书...
中国古桥结构考察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孔庆普先生是中国古代桥梁研究专家,曾先后参加了河北赵县安济桥、陕西西安灞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的大修工...
耳穴治急症经验辑要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从事针灸的经验所编写出来的。全书共分“耳穴诊治疾病简介”“耳针治疗急症案例”“耳穴治疗杂症拾零”3个部分,主要对1...
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内容简介 全面理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于其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全面掌握正确的治疗手段也是减少并发症致残率所不可缺少的。这本...
因为有你-中国护士在非洲 本书特色由应春柳所*的《因为有你--中国护士在非洲》一书是我国**部通过护理人员特有的视角,反映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在非洲工作、生活经历的...
精彩摘录以我之见,《管锥编》征引七种语言的文献,除了见其所学广博和语言天赋、并使引证更为翔实之外,对其学术思考的深化,并
1832年11月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荷马市,是美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外交家、康奈尔大学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怀特出众的才华使他获得过不同国家的多种学位,如法学博士...
为什么有的国家银行体系非常容易发生危机,而有的国家非常稳定?比如美国自1840年以来银行体系发生了12次危机,而加拿大却从未发生过危机;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的银行...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技术应用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以固体废物管理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内容主要涉及城市垃圾产生量预测与污染控制、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与污...
史敦宇,1952年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是第一批敦煌学者们在莫高窟出生第一代最早的孩子,时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先生建议叫史敦宇。1975年毕业于甘肃酒泉师范...
文字作者:南茜·威拉德(Nancy Willard),出生于1936年6月26日,1982年凭借《夜访威廉·布莱克旅馆》一书,获得纽伯瑞金奖。她曾创作数卷儿童小...
历代名医医案类释 本书特色 《历代名医医案类释》原是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兼读制中医学硕士《中医医案选读》课程的课用教材。针对中医医案的学术特点和具体内容,作者(李...
心血管疾病诊治策略 内容简介 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作品目录外貌类种族类职业类着装类兵器类007气象类风雨雷电雪雾霞虹111天文类日•月星•天空123地理类大陆岛屿江河湖海建筑131活动
YouhaveneverseenabooklikethisbeforeTheinformation,dataandpresentationschememaket...
《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一册通》内容简介:《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一册通》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探秘互联网金融、揭秘余额宝收益背后的秘
【编辑推荐】郭敬明钦点《小时代》电影副编剧猫某人在这部以“同居室友”为主要题材的都市小说里用她惯常幽默犀利、毫无赘述的文字为“百乐门”这个名字灌注了一个新的故事...
“安房直子月光童话”系列收入作者《手绢上的花田》《直到花豆煮熟》《风的旱冰鞋》《兔子屋的秘密》《红玫瑰旅馆的客人》等5部经典代表作品。作品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和浓...
医治呼吸病的大医之法-传世名方 本书特色 魏睦新、王霞、井昶雯主编的《医治呼吸病的大医之法》的名医名方,不拘于一家,博取众家之长,广撷著名医家治疗呼吸病的绝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