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他们欺负我——帮孩子解决社交难题

妈妈,他们欺负我——帮孩子解决社交难题

作者:【美】迈克尔.汤普森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年:2017-12-5

评分:8.8

ISBN:978751015405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迈克尔·汤普森博士

杰出的心理学家,咨询师,专长为儿童和家庭问题。在美国各地超过700所学校承担过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师的工作,有与儿童和青少年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

出版的男孩养育专著连续76个月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亲子教育类第一名。

劳伦斯·科恩博士

美国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关系。著有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书籍《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畅销家庭教育书籍《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

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

《独立学校》杂志前编辑,出版过多本非虚构类童书,在《华盛顿邮报》开设专栏,为年轻读者撰写健康及心理类文章。

作品目录

致 谢
译者序
游戏力翻译组介绍
前 言
一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常见的社交之痛
案例1 学会不担忧
案例2 寻找定位,发现自我
问答
妈妈,他们欺负我/学会分享/生活中的交友技巧 /相信成长的力量
谈谈社交技能缺陷/接纳孩子的假想朋友 /人气与权力/父母的社交问题是否会影响孩子
当群体惹麻烦的时候/都是风格惹的祸 /当一个男孩爱得神魂颠倒时/试图收买友谊
二 当社交生活变得令人生畏:面临危机的孩子们
案例 1 有攻击性的幼儿园小孩
案例 2 在茶会上孤身一人:被忽视的孩子
问 答
学会非言语沟通/小小施虐者 /为什么同一家庭的两个孩子会如此不同/谈谈个人卫生
欺凌行为的根源 /女孩帮 /打破沉默的密码/太瘦/帮助孩子跟难相处的同龄人打交道
伸出援手/帮助孩子撕掉背上的“踢我吧”的标签 /只有大家都安全,才能人人得安全
三 在学校和社区:孩子们的社交世界
案例 1 帮社交孤儿找到家
案例 2 来自校外的骚扰
问答
做父母,不要做孩子 /不合拍的男孩/告密者 /幼儿园里唯一的黑人女孩
旁观者也并非毫无责任/双赢的领导能力 /要不要练拳击 /当欺凌者获胜时
拓展孩子的社交圈 /当其他家庭与你的规则不同时 /当父母不知道如何提供帮助时
爱的力量/损人的言语 /跟学校说再见 /孩子们的善良
· · · · · ·

作者简介

迈克尔·汤普森博士

杰出的心理学家,咨询师,专长为儿童和家庭问题。在美国各地超过700所学校承担过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师的工作,有与儿童和青少年沟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

出版的男孩养育专著连续76个月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亲子教育类第一名。

劳伦斯·科恩博士

美国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和亲子关系。著有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书籍《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畅销家庭教育书籍《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

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

《独立学校》杂志前编辑,出版过多本非虚构类童书,在《华盛顿邮报》开设专栏,为年轻读者撰写健康及心理类文章。

精彩摘录

很多时候,洞察力比知识更重要。身为父母,你应该已经知道,在养育过程中保持洞察力是最困难的事。那些能平衡各种需求的父母,能保持情绪稳定的父母,那些温和的父母,那些不过度参与孩子成长细节的父母;还有,那些能够不动声色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环节,让他们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父母,这样的父母令我们惊叹又佩服。我们都希望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往往我们要么干预过早,要么迟迟不能提供帮助。

——引自章节:前言


在看待孩子的社交互动时,父母往往是带有偏见的。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真无辜的受害者,而别的孩子都是恶霸。但也有些父母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偏见,无论面对任何沖突,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恶人。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分成两个阵营,有的同情弱者,有的支持强者。我们无法看清事实真相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如果自己小时候经常被欺负,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认为孩子也被欺负,即使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也有可能,因为我们已经对欺负习以为常了,所以视而不见。前面那个男孩攻击别人结果遭到受害者还击的例子中,如果我们不是被情绪蒙蔽,那么即使没有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引自章节:前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