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
如何在過去五千年演化而來?
以全球為觀察視角,以帝國為分析核心,
探索「料理」的演化之道!
人類不僅是社會的動物,也是煮食的動物。而「料理」這件事在過去五千年來,一直都是人類最重要的技術,總能激盪出分析與辯論,也和我們的社會、政治與經濟體系,和我們的健康與疾病,以及對道德和宗教的信念息息相關。
但是,料理究竟如何演化而來?以「帝國」為分析維度——帝國有能力將軍事、政治、經濟與文化力量投射到全球大部分地區——食物史學者瑞秋.勞丹藉由追尋六種主要菜系綿延的過程,掌握了演化之道。這六種菜系,不僅都有其偏好的材料、技巧、菜餚,以及享用的方式,也都受到某種「料理哲學」的影響。
◎穀物料理:自西元前兩萬年即開始發展,並自西元前三千年逐漸形塑出一套古代「料理哲學」,包括獻祭協議——神給人穀物、教人煮食,人則須祭獻給神;階級原則——階級差異是由料理所決定,不同階級得配上不同的菜餚;烹飪宇宙觀——下廚不僅反映了這套宇宙觀,也是宇宙發展根本過程中的一部分。此「料理哲學」也影響了後續各種菜系的形成。
◎佛教料理:遵循佛陀的法教,把避免肉食與酒精的做法賦予道德價值,並擁抱那些人們相信能幫助冥想與精神成長的食物。而強大的孔雀帝國接受了一套改良過的佛教風格料理,遊方僧再將之傳到了南亞、東南亞、中國、朝鮮與日本。
◎伊斯蘭料理:認為飲食是一大樂事,是天堂生活的預想,以無酵小麥麵包、香辛料肉類菜餚、酥皮與甜食為基礎,在影響最廣時,可以從西班牙一路延伸到東南亞,從中國邊疆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南緣。
◎基督教料理:強調麵包與酒組成的聖餐,以及交替的宴飲和齋戒期,偏好發酵的小麥麵包、肉與酒,之後跟著十六世紀的伊比利諸帝國料理移轉到美洲的過程,以及跟著非洲、亞洲各地的貿易據點而大肆擴張。
◎近代料理:為了呼應更具包容性的政治理論——如共和主義、自由民主與社會主義——近代料理逐漸放棄了階級原則,並採納了近代科學中不斷演進的營養理論,且視宗教或族群飲食守則為個人選擇,而非國家的強制規定。
◎中階料理:以麵粉與牛肉為基礎。由於盎格魯人口有了爆炸性的成長,加上不列顛帝國與美國的領土快速擴張,中階料理成為十九世紀拓展最快的料理。而後美式麵包與牛肉料理以漢堡的型態遍及全球。
可以說,整個世界的料理地圖,就是政治、宗教、社會與經濟的地圖,而料理演變的歷史也就是全球交流的歷史。於《帝國與料理》一書中,學者瑞秋.勞丹以全球為觀察視角、以帝國為分析核心,精闢闡述了「料理」橫跨世界的一系列散布過程,以及每一種料理方式對全球飲食文化的貢獻與影響。
得獎記錄
★2014年國際烹飪專業協會(IACP)最佳食物史書籍獎
名人推薦
周惠民 |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專文導讀
「瑞秋.勞丹帶來了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料理興衰史,一方面讓全球各地得到一樣多的篇幅,另一方面也將近代的發展放進一段長得多的歷史,放進人們在處理食物一事上走過的長遠路途。以烹飪與料理為焦點的做法,不僅能展現口味有多麼經久不衰,更顯示了政治與文化上的擴張如何傳播、影響了人們的味覺。《帝國與料理》饒有興味、別具一格,結合了各種料理思想,也呈現了『吃』的物質性。」——保羅.弗里德曼(Paul Freedman),《食物:味覺的歷史》(Food: The History of Taste)作者
「在這本不落窠臼的著作中,瑞秋.勞丹另闢蹊徑,探究食物文化在整體人類歷史中的發展與表現……她的論證並非添磚加瓦,而是理解與詮釋時不可或缺的工具。無論是一般讀者或職業歷史學家,在將食物及其文化跟他們自己對人類歷史的思考加以整合時,都會因此而備感挑戰。」——娜歐蜜.杜葛(Naomi Duguid),《緬甸:香料河流》(Burma: Rivers of Flavor)作者
媒體推薦
「勞丹把她這輩子在農場上、廚房中和教室裡的實際經驗,都放進她這本令人驚艷的透徹研究裡了,這也意味著她的講說既明快又權威。她附上的書單與註解見證了她深厚的學養,而她這本書處理的範圍及其原創性,都為世界史研究中長期受人忽略的主題帶來應有的關注。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指出了一條通往全新歷史寫作種類的道路,即便面對談政治、經濟、社會與思想等人們更為熟悉的歷史著作,也絲毫不落下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勞丹力求編年史般的廣博與深度的分析……但《帝國與料理》的學術功底,卻不會阻擋其作者充滿熱情的論證與個人觀察——例如勞丹對人類掌握穀類過程的討論——散發光芒。」——《華盛頓獨立書評》(Washington Independent Review of Books)
「在這本充滿活力、迷人的書中,勞丹不單只是找到一種講老故事的新方法,更是建立了一條通往豐富文獻的嶄新歷史研究取徑,其筆調之明快、精闢與恢弘,讓你人酥麻到站不穩……無懈可擊的歷史分析。」——《美酒世界》(The World of Fine Wine)
「一段對料理興衰過程的迷人描寫……瑞秋以人們往往草草帶過的食物為手段,來探索人類的發展,及於全球各個角落。」——《布魯氏生活風格雜誌》(Blue Lifestyle Minute)
「開創性的啟示……見微知著、文筆極佳,靈巧的組織與表現。《帝國與料理》是本學養豐厚的原創之作,見識之廣令人大開眼界。」——《中西部書評》(The Midwest Book Review)
作者簡介
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
倫敦大學學院歷史與科學哲學博士。勞丹曾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匹茲堡大學、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加入夏威夷大學科學團隊之後,勞丹開始對夏威夷食物產生興趣,著有得獎作品《樂園的食物:夏威夷料理遺產探索》(The Food of Paradise: Exploring Hawaii's Culinary Heritage)。
譯者簡介
馮奕達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消失在索穆河的士兵》、《世界帝國二千年》、《旅人眼中的亞洲千年史》、《大人的地圖學》、《全球史的再思考》等書籍與論文若干。
不过,如果没有杵臼和石磨,谷物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我的那台“马泰特”(磨盘,墨西哥语中叫“马泰特”)被我放到了厨房……非常欣慰能有这样一件东西提醒我,无论城市还是国家,宫廷还是军队,书写还是计算,庙宇还是大教堂,最终都得依靠那些站着春米或跪地磨面的人们才能存在。
——引自章节:第一章学会烹制谷物1
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不但展现了中国元朝的皇帝从帝国各地搜集珍稀美味的行为,而且用一种熟练的饮食政治学的手法,展现了他们如何提升自身的饮食哲学和技艺,从而使饮食成为被征服地区和民族的一种自我表达。这部作品的前两卷列出了多种膳食饮品的食谱,第三卷针对可能存在危险、来自不同“风土”的珍馐异馔,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在95则食谱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27则汤煎的做法。作为蒙古饮食的核心内容,这些汤有的非常稀,有的则浓稠成块状。基本的食谱都是这样写的:1.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即将一只羊腿剁碎,通常是羊肉,但有时也会用一些野味,如麻鹬、天鹅、野狼、雪豹等,一同熬成汤,滤净,入滚水熬软,滤净,切碎。2.加蔬菜、草果等食物增稠,将水熬成汤汁。3.下事件肉。4.以盐、芫荽叶和葱(可自选)调味。传统的蒙古风味膳食习惯用鹰嘴豆、去皮大麦或大麦做增稠剂。有时为了给汤汁增加一些波斯风味,也会用香米或鹰嘴豆,加肉桂、葫芦巴籽、番红花、姜黄根粉、阿魏、玫瑰油或黑胡椒调味,最后加一点酒醋提味。如果是汉人风味的饮食,则用小麦面粉做的饺子或者糯米粉、米粉条增稠,加入萝卜、大白菜和山药,以生姜、陈皮、酱油和豆瓣酱调味。
——引自章节:第四章中亚和西亚的伊斯兰饮食149
中国古代武术 本书特色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中,无数闪烁着中国各族人民智慧光辉的文化形式,如同浩瀚的银河中交相辉映的星斗,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古文化。中国...
任茹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苏苏州人,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现任教于宁波大学文学院。一个面对诸多困惑而拒绝犹豫和彷徨的努力者。王艳,出生于2...
民间社火 本书特色 《民间社火》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美德,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
俗语--汉语知识丛书 内容简介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岀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
中外圣贤经 本书特色 《中外圣贤经》:修身有术 厚德有方 励志有道 践行有则中外圣贤经 内容简介 观今鉴古,无古无今。国度开放,社会转型,在物质主义盛行、道德危...
四川境内的客方言-(上.下册) 内容简介 《四川境内的客方言(套装共2册)》由崔荣昌所著,是着者继《四川境内的湘方言》和《四川邛崃油榨方言记》之后的又一本田野工...
宇宙来客 本书特色 全球*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踏遍世界上*著名和*鲜为人知的古文明遗址,带你追踪外星人的地球遗迹,系列书全球热销6300万册。宇宙来客 内容...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本书特色 服饰史,即文化史。《诗经》中的美人姿色、女服用色和用料反映了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楚汉女子服饰中宽衣大袖和繁复华美...
「想要燦爛,首先你要被看見,被看見,就是容許自己成為獵物。」一封兒子寫給不識字的母親的信。史上最年輕艾略特獎得獎詩人王鷗行的首部小說。2019年權威媒體年度選書...
流行预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服装业全面阐述流行预测的**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流行的运作过程;帮助流行规划人员确定未来方向的复杂资讯系统;协助读者熟悉流行服饰事...
文化策划教程 内容简介 文化策划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彪炳千秋的辉煌成果,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自觉还是盲目,无论是个人还...
国学的历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由历史学教授桑兵、於梅舫等编写★ 挑选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闻一多、郑振铎、马一浮、许地山...
《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1949-2014)》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中国城市化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政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
丝绸之路研究丛书-全20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重达17公斤,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季羡林封面题字,邀请中西文化交流史著名学者、苏州大学教授沈福伟先生和清...
中国古代姓氏 本书特色 时至今日,中华姓氏已经历了万年的风雨沦桑,但其世代相承的延续性,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仍永葆青春,仍然是现实生话中人人**、无时不用的重要标...
新疆文化知识读本-民族工作学习文库2009-04 内容简介 简介不断丰富自己为做好民族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变化的特...
知堂序跋-(全三册) 本书特色 《知堂序跋》共三册,经补充轶稿后,共收序跋二百二十一篇。**册和第二册收周作人自作序跋一百四十六篇,第三册收周作人为他人作的序跋...
翻译研究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是翻译研究学科的入门读本。全书例证丰富,中西兼顾,探讨了翻译领域的几大主要问题,包括翻译的本质、不同翻译模式(如口译、笔译以及影视翻...
文字小讲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中国台湾古文字学者许进雄以通俗的叙述方式为广大网友讲述汉字知识的文章,作者透过每个汉字的早期字形,讲解它们里面的笔画所表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