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中国科学界经历了哪些风雨苍黄与五味杂陈?
十六位科技知识分子于耄耋之年对中国当代历史集体发声
不同身份、地位的历史见证者从各自角度回顾他们的“私历史”,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冲突,让历史鲜活而有温度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终于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为何建国66年才摘下科学桂冠?66年里,中国科学怎么了?中国科学家做了什么?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内容涉及广泛,中国科学界的大事小情均有涉及,尤其当事人说当时事,让读者从科技知识分子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切身感受中国科学所遭遇的是是非非,理解当下中国科学遭遇困境的原因。
相比人文知识分子,科技知识分子人数更多,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主体。他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也有很多五味杂陈的往事,还是许多国家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生产建设活动的关键当事人。但很少有科技知识分子来书写自己的故事。对科技知识分子进行访谈,系统记录他们的话语,是保存他们的经历、见闻和见识的最佳途径。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精选对邹承鲁、郑哲敏、施履吉等科学家以及对薛攀皋、罗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者所做的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近二十篇访谈,让科学家自己说话,重点介绍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科学界,是一本既具较高史料价值,又有很强可读性的口述史作品。
一部有趣味的现代科学史 ,一本讲真话的时代备忘录
以赛先生的目光打量人性,以德先生的标尺审视过
樊洪业姚蜀平王作跃丁东饶毅刘兵吴国盛傅国涌倾情推荐
只习惯于通过堆砌文献来研究当代科学史的人们,不妨像本书作者那样直接面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在访谈互动中深入挖掘保存在他们头脑中的记忆。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考察历史事件中追寻人的真实观念和具体活动,是读懂历史的有效途径。往事因亲历而鲜活,历史因细节而生动。我相信,中国当代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阅读快感。(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由于战乱及政治运动等原因,20世纪的历史书写相当偏颇。口述历史以抢救记忆、探求历史真相为目标,正是对其最好的弥补。这类工作既要求客观、严谨,又需高超的采访艺术——真诚、理解和敏锐的鉴别力,这些在熊卫民教授的书中都一一体现。阅读此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可贵信息,还是学做口述历史的极佳机会。(姚蜀平,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协作研究员)
熊卫民教授的这本科学家口述访谈集,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丰富、多方位、珍贵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料,而且为公众展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家求学成才、参与社会的坎坷经历,读来既趣味横生又令人深思,是一本兼具历史性和故事性的难得佳作。(王作跃,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教授)
这是一本因讲真话而难能可贵的书。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错误、教训或灾难从反面表明,让有专长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参与公共决策是多么的重要!法治健全的社会才能容许、保障、鼓励知识分子独立,讲良心,并提出专业意见。(饶毅,北京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熊卫民教授通过人物访谈记录下来的是一部活的中国现代科技史。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那些惨痛的教训,都有无穷的教益值得后人记取。“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吴国盛,清华大学教授)
熊卫民长期进行当代科学家的口述采访,他善于挖掘通向体制机理的重要细节,展示了一幅令人深思的中国科学史画卷。(丁东,文史学者)
科学家的声音淡出公众视线已久矣,这本访谈录是当代中国科学家对往事的回顾,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与时代的互动,以及他们在20世纪后半叶承担的命运。(傅国涌,文史学者)
熊卫民,1974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科技史、教育史研究,代表作品有《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邹承鲁传》、《从合成蛋白质到合成核酸》、《金霉素、牛棚、生物固氮——沈善炯传》等。
熊卫民教授堪称我国科学口述史第一人。十多年来,他以记者机敏锐利的触觉和学者寻根究底的执着,孜孜不倦地追寻和打捞历史,总是能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让他们说出积淀在心中的故事,总是能挖掘出闻所未闻的史实,为读者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这里面出现了很多可笑的东西。比如,潘菽说过,有一些非常初级的心理活动,跟阶级意识没什么关系,很难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比如射击瞄准,是眼、手动作的协调,哪个阶级的战士都要经过这样的心理过程。资产阶级的部队,有射击准确的,无产阶级的部队,也有射击准确的。而那些批判文章的结论是,心理学是党性、阶级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科学,所以它的研究只能用阶级分析的办法。我们无产阶级的战士,是为了保卫祖国,天天训练,所以射击就非常准确。批判文章还说,我们的劳动人民,冬天照样做工、种地,他们不感觉冷。但有些富翁,他们冬天穿着皮袄,还感觉冷,所以冷不冷是有阶级性的。还有人说,对于大粪,资产阶级闻着臭,农民闻着香。真是闹了很多笑话。
——引自章节:康生等“批判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
何:……拿科学院党组来说,少数几个党员的学术地位均不高。汪志华只是教员,吴征镒也才是讲师,稍微高一点的是关肇直,也只是副研究员。
——引自第147页
《真理与真诚》可以被理解为伯纳德•威廉斯的“绝唱”。这是威廉斯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情况下撰写的最后一部著作;同时,它体现了威廉斯在其一生思想生涯中对人类生活中一...
★“每个美国国会成员和两党总统候选人都不得不读的一本书”★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詹姆斯•赖森力作,《纽约时报》畅销书★新闻周刊、纽约客、澎湃新闻等媒体纷纷报道★透视美...
Book DescriptionGain the knowledge and tools to deliver compelling mobile phone ...
New Edition, with new introduction!Murray N. Rothbards great treatise Man, Econo...
这是一本老少咸宜、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好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热爱自然及尊重动物个性的人。作者在她念小学的时候,曾经自己收拾行李,向妈妈要求她要独自到森林里...
★超大型新人丸戶史明×超人氣插畫家深崎暮人,聯手打造女主角養成喜劇。★好評不斷,人氣急速攀升,第一女主角培育喜劇第二集登場!!★於日本出版第一集時,便引發「販售...
“请敲击我的心,直到它的玻璃开始哭泣,直到它的芒刺全部掉落。”★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 | 送一首诗给你的夜晚、漂泊与孤独★ 献给平凡的年轻,献给有理想的伤心...
Priest网络超人气作家,笔下作品网站积分均过亿。语言幽默讽刺,文风洒脱,题材多变,涉猎现代、未来、古风等多种类型,深受读者欢迎。代表作:《有匪》《残次品》《...
维克多·E.弗兰克尔(Frank.V.E.,1905-1997),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担任维也纳神经综合医学院的首席专家长达25年,他创...
精彩摘录柳无眉突然笑到道:“若论机智武功,固然无人能及楚香帅,但论胸怀磊落,洒脱不羁,又有谁能比得上胡铁花呢?”胡铁花哈
很少有哪一个经济体能像我们现在所知的硅谷那样,能迅速、积极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硅谷作为整个世界的科技重镇,距我们很远,但又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无法离开这里所出品的...
大医医世-后现代道家文化新战略 内容简介 21世纪,人类生存危机及未来展望日益成为学术热点。《大医医世一一后现代道家文化新战略》指出,我们的单向思维和感性欲望使...
徐贲,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写作领域有: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
Thisisintendedtobeasimpleandaccessiblebookonmachinelearningmethodsandtheirapplic...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航空卷) 内容简介 这套《科学技术前沿系列丛书》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十余位院士率百余位资深专家执笔,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科学技...
彻夜流香知名网络作家,文风多变,宜古宜今,深情入骨,已陆续出版数十部图书。长篇仙侠言情《迷神引》曾几度引发读者追捧,被誉为华语第一奇情女作家。代表作有《藏住星光...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14岁参军,参加过济南、渡江、上海等上百场战斗。1950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成为特等...
精彩摘录你我,我们有独立性吗?您很清楚,如今没有谁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一笔笔巨额钱款替我们行动。他们就像冰山在移动,
《人类的演化》内容简介: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 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科物种却灭
川崎病 内容简介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自川崎富作l96'7年首次描述以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近10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北京川崎病发病率由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