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

裸体

作者:(意) 吉奥乔·阿甘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2-28

评分:8.7

ISBN:978730127237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译者简介:

黄晓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作品目录

目 录
译者序言
第一篇 创造与救赎
第二篇 何谓同时代人?
第三篇 K
第四篇 论生活在幽灵中的利与不利
第五篇 论我们能不做什么
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第七篇 裸体
第八篇 荣耀的身体
第九篇 公牛般的饥饿:关于安息日、庆典和安歇的思考
第十篇 世界历史的最后一章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译者简介:

黄晓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精彩摘录

那么,如何理解阿甘本所说的这一姿态呢?在阿甘本看来,重要的不是未来新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我们打断现状的行动和能力,是悬置和去功用化行为本身所包含的积极力量。这也就是他在分析何谓同时代人时所说的,同时代人是紧紧凝视自己的时代,以便感知时代的黑暗而不是其光芒的人,“感知这种黑暗并不是一种惰性或消极性,而是意味着一种行动和一种独特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热衷于感知黑暗呢?阿甘本从当代的天体物理学对此作出了解释:我们所仰望的夜空群星璀璨,而围绕群星的是浓密的暗夜,但暗夜并不是虚空,它也是由光构成的。“在一个无限扩张的宇宙中,最远的星系以巨大的速度远离我们,因此,它们发出的光永远无法抵达地球。我们感知到的天空的黑暗,就是这种尽管奔我们而来但无法抵达的光,因为发光的星系以超光速离我们远去。”同时代人就是感知时代之黑暗的人,他将这种黑暗视为与己相关之物,视为永远吸引自己的某种事物。与任何光相比,黑暗更是直接而异乎寻常地指向他的某种事物。同时代人是那些双眸被源自他们生活时代的黑暗光束吸引的人,“在当下的黑暗中去感知这种力图抵达我们却又无法抵达的光,这就是同时代的含义”。暗夜不是光明的对立面,不是光的缺乏,而是尚未抵达的光,这种对黑暗的感知也与阿甘本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在一起,阿甘本认为,我们对事物无知的方式可能和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恰恰是我们对事物的无知界定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如果说人类在长期的历史中建立了知识的条件、范式和结构,并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传播,那么无知领域这一知识之外的暗夜,我们仍对它缺乏基本的认识,而阐明无知领域可能恰恰是构成我们所有知识的条件一一同时也是其试金石。强调无知领域并不意味着要对其进行探索,正像阿甘本所说的,无知领域甚至可能并不包含任何特殊的东西,而是要在无知与知的这一关系中对知识领域进行重新思考,“它意味着使自己与无知保持一种正...

——引自第32页


我们必须为寻找人类的新形象做好准备,既不满怀歉疚,也不满怀希望,这一新形象应该既超越个体认同,又超越无人格的认同。或者说,我们必须寻找的可能只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因为超越了面具的脸和超越了生物数据的脸是一样的。我们仍然没有尽力去看清楚这一形象,但对它的预感会突然惊醒我们,有时是在我们的困惑中或梦里,有时是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或完全清醒的状态下。

——引自章节:第六篇 无人格的身份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