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日本文化

禅与日本文化

作者:(日) 铃木大拙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7-3

评分:7.9

ISBN:9787544764698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铃木大拙(D. T. SUZUKI,1870—1966),1870年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本名铃木贞太郎。年轻时曾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禅师学禅,1897年留美,凡十二年,1909年回国。回国后历任学习院讲师、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并创立“东方佛教徒协会”。194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4年获印度亚细亚协会颁发的第一届泰戈尔诞生百年奖。1966年逝世于东京圣路加医院,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铃木大拙作为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比之同时代的其他日本佛教学者更具有世界性,所以在日本被誉为“世界的禅者”。他一生著述宏丰,撰写了大量有关东方禅学和文化的英文著作,使得欧美人文学界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东方思想的精髓,对西方思想影响颇深。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禅学入门
第二章禅与日本的艺术
第三章禅与儒教
第四章禅与武士道
第五章禅与剑道(一)
第六章禅与剑道(二)
第七章禅与俳句
第八章禅与茶道(一)
第九章禅与茶道(二)
第十章利休与其他茶士
第十一章自然之爱
· · · · · ·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D. T. SUZUKI,1870—1966),1870年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多町,本名铃木贞太郎。年轻时曾随今北洪川与释宗演两位禅师学禅,1897年留美,凡十二年,1909年回国。回国后历任学习院讲师、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并创立“东方佛教徒协会”。194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1964年获印度亚细亚协会颁发的第一届泰戈尔诞生百年奖。1966年逝世于东京圣路加医院,戒名“也风流庵大拙居士”。铃木大拙作为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比之同时代的其他日本佛教学者更具有世界性,所以在日本被誉为“世界的禅者”。他一生著述宏丰,撰写了大量有关东方禅学和文化的英文著作,使得欧美人文学界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东方思想的精髓,对西方思想影响颇深。

精彩摘录

另一首诗这样写道:朝颜开一日,青松活千年,ニ者皆圆满。这里没有宿命论调。每一刻都与生命共呼吸,在松树间,在牵牛花中。当下的价值无法用千年或是某一日来衡量,只能以当下来衡量,因为每个当下都是绝对的。因此,美不会被宿命论或是瞬息性等思想所破坏。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自然之爱


般若可解释为“超越的智慧”。禅宗就是要唤醒被“无明”和“业”之密云所包围而沉睡于我们心中的般若。禅是自由(“自我依靠”)和自在(“自我存在”)的宗教。“道”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当你饿的时候,你就吃;当你渴的时候,你就喝;当你遇见朋友时,便与他打招呼。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见道当下便见道,一旦你用大脑去思考,便有偏差。完美剑术的奥秘,存在于创造一个能够随时对外界刺激做出快速反应的精神框架或者结构。虽然技术训练非常重要,但这毕竟是人为地、有意识地、审慎地附加和获得的东西。除非有益于剑术技能的精神以某种方式使自己与极具流动性或者机动性的状态相调和,否则任何获得或附加的东西都会缺乏自然成长的自发性。当精神被唤醒通往“悟”的时候,这种状态将会占据优势。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知识,是通过所读所闻而获得的知识。……第二类知识,是通常被称之为科学的知识,它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及推理得出的结果。……第三类知识,是通过直觉理解的方法而获得的。禅所做的只是在时间和空间的无穷画布上勾画自己,就像飞翔的野鸭无意识地在水面投掷它们的阴影,而水面也会自然地、无心地映照出野鸭的影子。日本人艺术才能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一角式”,它发端于南宋最伟大的画家之一马远。从心理上来看,“一角式”与日本画家所谓的“减笔体”,即在丝绢或纸张上以尽可能少的线条或笔触描绘事物形象的传统笔法是密切相关的。枯枝孤鸟图(《叭叭鸟图》牧溪),一条线、一抹影、一团墨均恰到好处,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秋日的寂寥,日头渐短,大自然开始再次收起奢华夏日草木的华丽展示。用佛家的口头禅来说,万物姿态皆为真如。所谓真如就是无,即万物存在于无之中,出于无,而又入于无。真如...

——引自第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