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首次出版,感知性+觀念性的建築永恆之道,最新增訂版
可信的基礎,啟發正確建築觀,30年歷久彌新經典導論
最恆久的原理原則 VS 最值得一學的設計理論
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暨人社院院長曾成德選書導讀
「馮麥斯希望為建築學習揭櫫的是『設計的理論』,也稱之為『方案的理論』。『設計』與『方案』不僅是學門之外的人所難以明白的名詞,也是建築人自己說不清楚的過程。……建築師手中拿著建築方案,這是他的設計,這是他的夢想。而我們知道:『方案的理論』才是建築之夢的基礎。」──曾成德
「教授建築近二十年來,這本最適合幫助同學進入建築領域。」──林昌修
「出版至今逾30年仍歷久彌新,是引導學生認識建築的一本經典教科書。」──施植明
「在數位時代的今天,書中談述的空間觀念正在全面流失中。」──Kenneth Frampton
國內外各大建築院校指定參考書目、學術論文引用專書
這不是一本歷史也不是理論,而是一本詳盡的導論,對建築界眾所接受的概念,做一番分類總覽,書中架構出的感知性和觀念性,性質接近「設計的理論」,幫助我們了解建築設計的觀念,發現一些確實可信的基礎,學到一些方法。增訂版做了大幅擴增與修訂,後半部5-10章,是當中最具新意的部分,收錄了許多全新素材,尤其是以空間為主題的第五章,令人耳目一新,當中詳述了各種範疇的空間觀念,在數位時代的今天,這些觀念正在全面流失中。另於附錄中,收錄半世紀以來討論建築組構、城市和地景的三篇重要文章。
作者融合逾三十年的教學經驗,以一位西歐建築師的角度書寫,深受「完形心理學」、「現象學」影響,結合理論與實務,特別強調「know-how」。從不同角度談論各種建築體驗,包括秩序vs.失序、場所vs.空間、光線vs.陰影、對稱vs.非對稱。
書中援引的例子,囊括國際大師,從艾森曼、李伯斯金到哈蒂,從黑茲貝赫、西薩到妹島,從蓋瑞、祖姆托到赫佐格與德穆隆,從安藤忠雄到伊東豊雄,並說明一系列最關鍵的空間觀念,包括深度、密度、相互穿透、組合、組構,連同某些現代主義的空間觀念,例如阿道夫‧魯斯的「空間體量設計」和柯比意的「自由平面」。
作者身為建築教育界的老兵,自身的經驗讓他強烈感覺到,傳統的建築修辭不該盲目繼承,但也不能以日益動盪的後現代情境為由,輕率否定,分析到最後,建築既非藝術也非科學,它依然是一門哲學技藝,少了傳統很難出現真正重大的創新,反之,少了創新也很難讓傳統存活延續,這種持續、吊詭的互惠,正是本書的終極主題。
作者簡介
皮耶‧馮麥斯 Pierre von Meiss
最早於康乃爾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之後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擔任建築和都市設計與理論教授,長達三十餘年,對於教授建築基本原理興趣深濃,致力於發展適當的教學方法。
1973年,他在聯邦理工學院創立建築實驗研究室(LEA, Laboratory for Architectural Experimentation),除了研究外,也讓學生從做中自學,用一比一的模型輕鬆模擬教室、醫院或旅館房間、公寓和兩層樓以下住家的空間配置。
他所承接的建築設計案總是會對他的教學與研究提出質疑和滋養,反之亦然。在這個看似恆變的世界裡,他最關心的是,如何將建築、都市和地景設計中比較不受時間限制的原理原則展現出來。
他的思考和研究多發表於歐洲和海外的出版品上。本書的初版是法文,1986年上市,陸續翻譯成德文、英文、義大利文、韓文和...
(展开全部)
十九世紀美國畫家湯瑪斯‧柯爾(ThomasCole)畫了一幅叫《建築師之夢》(TheArchitect'sDream)*的畫。畫中的建築師似乎正全神傾注於想像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巨大的柱礎撐起建築師的身軀,他的臉龐揚起,眼睛微闔,四周環繞著過往歷史上各種樣式的建築。建築師側身躺靠在四部巨大的建築典籍之上,似乎憑藉著它們,他即將構思出與大師名家相互輝映的作品。在這張畫作裡,柯爾揭開了建築學門與設計創作的特質:建築奠基於材料與構造,環繞著歷史與文化,依憑著理論與概念。
——引自章节:前言
「對我而言,在並非純粹以應用為目的的藝術裡,單靠實務經驗似乎並不足夠。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習思考。藝術家要有能力為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辯解。為此,他需要原理原則做為判斷依據,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合理的,如此一來,他不僅能直覺說出什麼東西是好或壞,還能清楚陳述他的判斷,因為他知道哪些道路可通往『美』,而且能證明那些道路行得通。」[1]十八世紀法國建築哲學家馬克安端‧洛吉耶(Marc-AntoineLaugier)
——引自章节:新版導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学,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中国经济改革,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金融投...
陈乃乾(1896.9—1971.2),浙江海宁人,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陈氏致力版本目录学研究与古籍流布数十年,先后任职上海进步书店、大东书局、上海市通志馆、古...
每个投资人都想弄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周期位置。也就是说,人们渴望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追加投资,继续留在市场,还是应该果断卖出,离开市场。大家都知道市场周期起伏波动,...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首先是一本预言社会发展趋势的书,全书的架构就是从中国的未来、美国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印度的未来、伊斯兰世界的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未来、...
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金资助清朝中期妇女犯罪问题...
★自我流放的浪子,弃离名利的隐者★美国当代重要诗人吉尔伯特 两部代表诗集合集,斩获多项重要文学大奖★超越地理与时间界限,洞见日常幽微抵达深邃【内容简介】本书合并...
从在“三十年战争”的炮火中饱受摧残,到第三帝国时期企图掌控世界,德国在不同统治者治下走出了一条逶迤曲折的道路。我们不禁追问:德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决策者们,是如何理...
2004、2005年铁路行车事故案例(含光盘)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4、2005年铁路行车事故案例汇编。分为运输、机务、车辆、工程工务、电务部门以及其他等部分...
三岛由纪夫(1925—1970),原名平冈公威,日本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演员。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位日本文坛的异类,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他短短一生竭...
《深度支付》讲述了近些年,我国支付体系的发展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一日千里来形容,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网络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为重要的必要条件,使...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
傅汉思(Hans Ulrich Vogel),德国图宾根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家,国际著名汉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社会史、经济史,担任李约瑟主编...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奥斯丁曾自称:《傲慢与偏见》是她“最宠爱的孩子”。它在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清新优美...
七堇年1986年10月生香港浸会大学硕士青年作家已出版/再版作品《大地之灯》《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少年残像》《澜本嫁衣》《尘曲》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与程序 本书特色 “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是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主持编选并组织出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含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
“本书展示了一种心灵的愉悦,它令所有其他的愉悦都显得过于短暂.."——————来认识一下这两个男人。奥托。资深美食图书编辑,自认为是个普通人——好丈夫,好父亲,...
Thisworkapproachesthemindofthesuicidalpersonfromtheperspectiveofapersononadarkjo...
前言 / 2第一章 捷克开始了我新东欧的首航 / 2鸟枪换炮啦? / 6改革的速度还真不慢! / 10便宜到家的车票? / 15天下没有完美的男人,却可能有完美...
精彩摘录OnmywaytotheHolyCityImetanotherpilgrimandIaskedhim,“IsthisindeedthewaytotheH...
嘉倩,上海虹口区长大,欧洲旅居数年,曾于荷兰任职华人报社记者、于巴塞罗那任职媒体咨询、于英国外交部任职新闻官员。目前为专栏作者,并奔赴各地进行「交换梦想」独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