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历史·山水·渔樵》(2019)等。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历史·山水·渔樵》(2019)等。
自由使人存在于创造之中,并非人类热爱创造(创造成为自觉动机是现代的事情),而是被迫去创造,因为对于自由的存在者来说,不创造就无法存在,更准确地说,不创造就无法善在。人的存在之根本问题就是:制造了问题却解决不了问题,无法预见未来却必须选择未来,在没有道的地方却必须先道而行。p200因此,人存在,这不是困惑:人总会不存在,这令人失望,但也不是困惑——在人的自由之外的必然存在都不是困惑,唯有可能之事才令人纠结不已:人必须为未来选择某种可能性,可是却缺乏选择的标准。可能性就是尚未存在,选择把某种未在变成存在,这是一个存在论赌注,它赌的是存在,而如果选择了错误的可能性,就有可能毁灭存在,就是说,选择把某种未在变成存在,有可能导致对存在的否定,因此,存在论赌注的本质就是命运。选择未来就是选择何事存在,选择事情就是选择一个世界。在此我们有了一个发现:存在不是一个存在论问题,而是任何一个存在论问题的结束。一个存在论问题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它所思考的对象是未在的可能性,而不是既定存在,就是说,存在论问题思考的是先于存在的未在。当某事或某物存在了,这个存在论问题就结束了——在“X存在(is)”后面是个句号,如果进一步思考“X是(is)如此这般的”,就进入了知识论,不再是存在论了。p205一切无解的困惑都源于自由。如果说事物是自然而然的(tobeasitis),那么,自由所为的所有事情就是使存在不自然(tobeasitisnot)。如果说万物的存在性质是平凡(张盾的说法),那么,万事的存在性质就是奇迹,即使是人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购物或者上网,在存在论意义上说都是奇迹。人类的一切成功和光荣,或一切困惑和失败,都是因为自由把存在变成了奇迹。p214人的存在性质在于能够让事情变成“不是这样的”,这意味着,一件事情是(is)什么取决于人做(do)...
——引自第200页
海德格尔甚至讥讽说:“常人总是我呀我呀说得最响最频”,却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本真自我,可是,谁又能证明自己有个独特的本真自我呢?p103自由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客观准则,无准则的自由也许是“本真的”,却难免因为无标准而失去意义,并且使人陷入选择的迷茫。摆脱了理性限制的自由无处借力,结果反而使本真自由成为虚构,使人失去必然的立足之地,这个后果在海德格尔晦涩艰深的理论中并不显眼,但在萨特对存在主义的流俗发挥中则清楚可见。存在主义虽已成往事,但其不良后果至今尚存,人们仍然喜欢声称要“找回自己”或“做自己”。可事实是,追求自我的绝对独立必然试图挣脱他人,而越挣脱他人,自我就越空洞,因为任何人的生活内容、意义和价值都是他人的恩赐,而他人对我在的恩赐正是我在的存在论条件。p104现代存在论的可疑之处就在于以意识哲学的概念去分析存在论问题,可是意识哲学的概念与存在论问题却根本不匹配。存在论不需要主体概念,在存在论的世界中不存在主体。对于存在论问题,主体是个不合逻辑的概念,在存在论意义上,一切存在都是平等并存的,每个人都是对称互动关系中的一个行为者,没有什么存在是个对象,人也不是主体,而仅仅是行为者。主体概念是存在论中的知识论残余,知识论之所以需要主体概念,是因为一切事物都被对象化而成为知识对象,可是在存在论中,行为主体对其他存在没有任何立法性——主体性只能为现象立法而不可能为存在立法,主体性只能为意识提供标准而不可能为存在树立标准,人只是万物的知识尺度,而决非万物的存在尺度,于是,主体性概念在存在论中完全报废。p105人在生存中体验到的烦心、恐惧、决心、勇气、迷茫和绝望,诸如此类的深度情感,都是关于存在的意识问题,却不是关于存在的问题,这两种问题虽然相关,但有毫厘千里之别。无论诗意还是俗心,无论本真的领悟还是常人之浑浑噩噩,都是关于生存的意识问题,近乎心理学、美学和文学的...
——引自第103页
《人文学科与公共生活》内容简介:在许多人看来,人文学科是一种日益丧失力量和地位的职业。阐释性的人文学科所倡导的专注而诚恳的
《云原生数据库:原理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详细剖析了作为核心基础软件系统的数据库在云计算时代的技术演进历程,从架构设计、实
《天下味》内容简介: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
偶像的黄昏,ISBN:9787800919060,作者:(德)F.W.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che)著;周国平译目录 前言格言与箭苏格...
《结构主义》内容简介:自20世纪50年代起,列维-斯特劳斯和他所奠定的结构主义轰动了整个欧洲,嬗变成一股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它不
《孩子是个哲学家》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亲的书。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对育儿生活焦头烂额的体验与我们普通的父母别无二致。然而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心...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内容简介:在这本书中,詹姆斯·卡斯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
简介:所有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受益。——齐格蒙·鲍曼前言我最早对消费文化发生兴趣是在七十年代后期。那时,法兰克福学派及其
《梦里花落知多少(2023版)》内容简介:★华语文学绕不开的经典,2023年新版 ★写给生命中所有遗憾与别离:每个没有做完的梦里,都
本书是施特劳斯对柏拉图的《会饮》做的疏证。讨论了教育与美德、爱、不朽等概念,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由“行
《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基于翔实的科学调查,集合了超过十年的研究和数以百计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将科学调查与现
《移动通信技术》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移动通信原理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全书共分7章,主要讲解移动通信的总体技术原理,如电波
《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内容简介:柏拉图代表哲学智慧,鸭嘴兽代表风趣幽默,两者同根同源,天生一对!这是一堂人人都希望学校
《美国大学顶尖文科专业课程设置概要》内容简介:美国是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大学办学水平、学科发展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水平
《爱生活,不爱也行》内容简介:反鸡汤、无箴言,一部独一无二的哲学指南 别再“慢慢来”,停止“活在当下”细致解构日常,重获真实
《面具之道》内容简介:本书的论述主要围绕着三种面具展开:萨利希人的斯瓦赫威面具、努卡特人和夸扣特尔人的赫威赫威面具以及夸扣
从中西角度对比来看中西文化,会发现其中息息相关。本书选取华人学者孙隆基先生多年来文章多篇,既关注鲁迅,又关注美国大众文化
《品鉴家装细部设计(第2季):电视墙》内容简介:居室细部的装修设计是室内设计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精彩、创意独特的细节往
《禅的故事》内容简介:☆易中天说禅:半小时走进禅的前世今生。阐释禅之美、禅之奥。☆国画大师黄永厚传世佳作,精装典藏。☆流畅
《尼采全集·第3卷》内容简介:本卷包括:《曙光》、《墨西拿的田园诗》、《快乐的知识》。《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