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美学

20世纪西方美学

作者:周宪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4-06-22

评分:5分

ISBN:7040140209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20世纪西方美学 内容简介

简介《20世纪西方美学》作为研究生教学用书,适合于高等院校中文系、哲学系使用,也适合于美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20世纪西方美学 本书特色

《20世纪西方美学》作为研究生教学用书,适合于高等院校中文系、哲学系使用,也适合于美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20世纪西方美学 目录

导论一、批判理论的转向二、语言学的转向上篇**章 批判理论的序曲一、西方的没落二、文化的悲剧三、“自身一合法化”与现代性第二章 大众的出现与艺术的“非人化”一、历史与大众二、先锋派艺术与“非人化”现象第三章 总体性、物化与现实主义一、艺术与社会:总体性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第四章 否定的辩证法与审美的乌托邦一、美学:乌托邦与救赎二、资本主义与文化产业三、现代主义美学第五章 “韵味”的消失一、在美学与政治之间二、“韵味”的消失与机械复制第六章 后现代状况一、向总体性宣战二、宽容与多元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第七章 仿像与后现代文化一、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二、仿像与超现实三、“后美学”第八章 后现代的“文化逻辑”一、总体性与文化分期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三、后现代论争的政治学下篇第九章 美学与语言学的统一、艺术是纯粹的直觉二、美学与语言学的统第十章 符号与构型一、文化与人的本质二、艺术是独立的符号系统三、艺术是超越性的构型过程第十一章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一、此在与诗意的栖居二、艺术是自行置人作品的真理三、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第十二章 语言批判与家族相似一、美学思考方式的变革:语言批判二、意义即用法三、生活形式与家族相似第十三章 生存与对话主义一、生存与思想的对话本质二、民间文化与狂欢化第四章 语言的乌托邦一、语言与文化二、文本与写作三、乌托邦与文本的策略第十五章 话语与权力一、权力话语与认知范式二、主体的消失与作者一功能三、探寻理性的他者第十六章 诗的语言与真理一、存在、理解与语言二、游戏、象征与节庆三、诗对探寻真理的贡献参考文献后记再版后记

20世纪西方美学 节选

《20世纪西方美学》是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20世纪西方美学》以“批判理论的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为线索,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较全面地审视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发展。全书共16章,每章讨论一个主题,囊括了20世纪重要的哲学美学家。在前一个转向中研究了齐美尔、奥尔特加、卢卡契、阿多诺、本雅明、利奥塔、波德里亚。杰姆逊等人的美学思想;在后一个转向中分析了克罗齐、卡西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巴赫金、巴特、伽达默尔等人的美学理论。

20世纪西方美学 相关资料

使典型成为典型的乃是它身上一切人和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决定因素都是在它们最高的发展水平上,在它们潜在的可能性彻底的暴露中,在它们那些使人和时代的顶峰和界限具体化的极端的全面表现中呈现出来。”①依据卢卡契的观点,现实主义文学所以能够达到典型的刻画,除了以上引文中指出的特殊与一般的统一的辩证法以外,还有一个辩证统一,那就是现实主义是对完整人性的刻画,是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和作为私人的人的统一,而先锋派则是以上述两者的分裂为表现目的的。他认为,像自然主义那样对人的生物本性和生理特征的描绘无论多么细致和具体,“结果都会将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本质降低为同一水平,而且,这种描写不是达到说明人的冲突的复杂性和全面性这个主要艺术表现的手段,反而成为它的障碍。”②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由于从总体性出发,由于达到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在塑造人物典型时,特殊和一般的统一实际上也就转化为“作为一个私人的人和作为一个社会存在、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之间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⑧但是,在先锋派文学中,这种联系被武断地割裂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单纯作为私人的人的存在,而其社会存在的丰富含义则被挤榨殆尽。于是,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和整体性被一种“抽掉现实的抽象”所取代。什么叫做“抽掉现实的抽象”呢?卢卡契下了一个定义:“它或多或少地有意识地排斥和否认客观媒介,不是在思想上加以升华,而是把模糊的、支离破碎的、看来是混乱的、未加理解的、只是直接经历的‘表面’加以确认

20世纪西方美学 作者简介

周宪,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文系教授。生于江苏南京。著有《超载文学》、《20世纪西方美学》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