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華

重塑中華

作者:黃興濤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7-7-10

评分:8.0

ISBN:978962043820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黃興濤,中國人民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清史、民國史和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新史學》集刊召集人之一。著有《「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文化怪傑辜鴻銘》、《文化史的視野:黃興濤學術自選集》、《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合著)等。主編和聯合主編有《西方的中國形象譯叢》、《文化名門世家叢書》、《明清之際西學文本》、《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新史學》第3卷)、《西學與清代文化》、《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等叢書和著作。主要譯著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畫像》、《辜鴻銘文集》等。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作品目录

緒論 「中華民族」:近代國人民族自覺的新符號與新概念 / 001
第一章 清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的醞釀
一、 延續與轉換:從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說起 / 014
1. 「中國」、「中華」及其歷史上的認同 / 014
2. 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及其現代轉換——兼談作為現代國名的「中國」究竟始於何時 / 019
二、 新的思想資源:現代「民族」概念在中國的形成 / 069
1. 郭士立與傳統漢文裡「民族」一詞的早期轉化 / 069
2. 清末現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來源 / 075
三、「大民族」觀念的創發及其最初的指代詞 / 082
1. 梁啟超與「大民族」觀念的創發和「中國民族」說 / 082
2.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及其早期觀念內涵 / 089
——兩種「中華民族」概念問世記 / 089
四、尋歸「大同」:立憲運動與各民族平等融合的新自覺
——以滿族官員和留日旗人的民族觀念為中心 / 098
1. 「五族大同」:立憲運動期間的民族一體融合論 / 099
2. 「同民族異種族之國民」說的發軔及其民族觀依據 / 105
3. 現代「國族」一詞的出現、概念內涵及其他 / 114
第二章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與傳播
一、民國建立與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基本形成 / 124
1. 「五族共和」論及其引發的「中華民族」觀念 / 126
2. 袁世凱與民初民族融合的新背景及實際效應 / 150
3. 「中華民國」國號、早期國歌的意義與影響 / 160
4. 李大釗、申悅廬與「中華民族」旗幟的高揭 / 171
二、五四運動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逐漸傳播開來 / 183
1.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得以基本確立的諸多因素 / 183
2. 孫中山的有關倡導及其深遠影響 / 191
3. 梁啟超專研「中華民族」:思想來源及意義 / 206
4. 「國家主義派」的關切和外蒙「獨立」事件的刺激 / 215
5. 「中華民族」的認知進展與標誌詞符進一步流通 / 223
第三章 「中華民族」符號認同的強化與深化
一、南京國民政府與中華民族一體認同符號的強化 / 230
1. 兩部代表性史著之誕生及其「中華民族」觀念蘊涵 / 231
2. 國民黨政府和學界精英繼續「整合」民族的努力
——蒙藏「宣化」、黃陵祭祖與「民族」重審 / 238
二、日本侵華與「中華民族」認同的深化
——以「中華民族復興」話語為中心的透視 / 261
1. 「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巨大影響 / 262
——以少數民族人士的中華民族認同為例 / 262
2. 「中華民族復興」理念和話語的興起 / 273
3. 國共兩黨與「中華民族復興」論 / 286
4. 民族復興論的高漲、內涵及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聯 / 297
三、「民族英雄」、「漢奸」與歷史教科書的「中華民族」書寫 / 320
1. 抗戰前後的「民族英雄」問題 / 320
2. 「漢奸」與「華奸」之辯 / 338
3. 中學歷史教科書裡的「中華民族」書寫 / 349
第四章 抗戰前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大普及
一、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社會化與多媒介的認同表達 / 360
二、單一性民族的「中華民族」觀之強烈訴說與迴響 / 370
1. 顧頡剛關於「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說及其爭論 / 371
2. 民族一元論的由來、其他形態與「黃帝子孫」說的新解釋
—— 兼及吳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體」之回應 / 392
3. 蔣介石以「宗族說」為基礎的「中華民族」一體觀 / 426
三、「中華國族」入憲討論與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 / 441
1. 孫科等人與「中華國族」入憲的努力 / 443
2. 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說 / 458
四、中共的「中華民族」觀及其與其他各方之互動 / 471
1. 抗戰時期中共「中華民族」觀念的變化 / 471
2. 共產黨、國民黨和其他各方的觀念互動及其結局 / 487
結語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及其認同特徵的再認識
一、 “NATION”內涵的歷史性、複合性與現代中華民族認同之性質 / 503
二、「一元」抑或「多元」?「建構」還是「演化」? / 523
三、一點感悟 / 533
附錄 情感、思想與運動: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檢視 / 570
參考文獻 / 535
後 記 / 567
作者簡介 / 567
· · · · · ·

作者简介

黃興濤,中國人民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清史、民國史和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新史學》集刊召集人之一。著有《「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文化怪傑辜鴻銘》、《文化史的視野:黃興濤學術自選集》、《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合著)等。主編和聯合主編有《西方的中國形象譯叢》、《文化名門世家叢書》、《明清之際西學文本》、《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新史學》第3卷)、《西學與清代文化》、《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等叢書和著作。主要譯著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畫像》、《辜鴻銘文集》等。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精彩摘录

“中华民族”是近代中国才出现的新名词和新概念。它是20世纪初现代性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生成之后,特别是清王朝临近崩溃之际和最终覆亡之后,在中国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政治、社会文化符号意义的民族观念凝结物。起初,“中华民族”一度被用来指称“汉族”,进入民国后,这一用法在一部分人那里也仍然有所延续。但与此同时或稍后,指称中国国内包括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在内的大民族共同体之“中华民族”概念,也逐渐传播开来并日益强势,最终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特别是“九一八”之后,成为主导国内政治舆论的“中华民族”概念之流行用法。这后一种主导型、符号化的“中华民族”概念,明确强调中国境内各族人民作为国民或公民的平等身份,他们由历史延续下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泛血缘联系的特殊性及其强化趋势,以及依托在新的现代共和国家形式上的民族共同体之整体性和统一性,包括各族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实现全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命运。笔者将这一主导型“中华民族”概念所直接传导和涵括的族类认同意识,及其运用展开的民族一体化理念和信念等,称为现代中华民族观念*。

——引自第1页


相比于“回奸”和“蒙奸”等词含义的变动不居,抗战前后“汉奸”一词的内涵则相当稳定。不过在当时的中国,认为流行的“汉奸”一词之用法同现代中华民族国家观念精神不太相符、应该放弃者,也大有人在。他们曾提出以“华奸”“国奸”和“内奸”等词来加以代替的各种方案,但都不曾流行开来。其中,主张“华奸”一词者相对较多。如1933年,就有人专门写有《华奸》专文,表达此种意见。1936年,另有一人发表同样的看法,声称“‘汉奸’应正名为‘华奸’”。他认为,“汉奸”这个名词本身“并不太对”,因为“汉奸的主要‘属性’是‘通谋外国,危害中华民国’,可是中华民国并不是‘汉’民族一族的,而是汉、满、蒙、回、藏、苗、瑶……多少个民族的整个的中华民族的!危害中华民国,并不仅是‘汉族之奸’,实在是中华民国内所有各族之奸宄!整个中华民族之奸!这样说来,‘汉奸’这个‘名’应改正为‘华奸’才对!‘汉奸’这个‘名词’只能让身为汉族竟自私通金朝、以危害汉族国家(大宋)之秦桧……等等之流专享”。作者还特别说明,将“汉奸”正名为“华奸”之后,至少有以下两个好处:一、中华民国人但非汉人之人,不至再能为“危害民国”只是“危害汉人”;二、使汉民族以外的中华民国人不敢再有“我非汉人,危害汉人又有何不可”之思。更不致再有“汉人虽骂我为汉奸,满人还誉我为‘满忠’呢(!)之不正确的意识”。就道理本身而言,此说颇能服人。当时,受此种认识影响,报刊上也不断有人使用“华奸”一词。如1936年六七月间,《青年向导》报道冀东汉奸会议消息时,就题为“华奸大活动”。但总的说来,即便是当时,“华奸”一词的流通也相当有限。此后,虽然还能不时见到来自各个方面对“汉奸”一词的非议,但都已经无济于事。由于各种原因,“汉奸”一词已然广泛流行开来,并没有给其他词汇留下什么竞争机会。

——引自第250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