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危險的一餐。」
「中午之前不要攝取任何熱量,才是健康祕訣。」
與其盲目相信政治正確的「早餐一定要吃」
不如看清「早餐真相」,注意身體發出的訊號
★歐美世界第一本探討「吃早餐≠健康」的大眾健康讀物!牛津權威學者以科學實證與社會歷史背景,從「早餐」開始,為你剖析「飲食習慣與健康之間,真正的關係」
★《泰晤士報》、《英國赫芬頓郵報》、《電訊報》、《愛爾蘭獨立報》、《太陽報》、《旁觀者雜誌》、《新科學家》、《美麗佳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作者是醫師,也是臨床生化學家,既有實事求是的科學家精神,也有文人的生花妙筆。原本高冷艱澀的科學實驗與數據,搭配作者所舉的經典名著、名人軼事、通俗喜劇等例子,清楚易懂也令人會心一笑
邱吉爾有句名言:「婚姻幸福的祕訣之一是……中午之前不要見到另一半。」作者將這句話改寫成:
健康的祕訣之一是,中午之前不要攝取任何熱量。
本書作者58歲確診糖尿病,醫生囑咐需要少量多餐,且早餐一定要吃,但作者測量血糖卻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起床後是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分泌的高峰期,讓人對胰島素產生抗性。這時「吃早餐」,胰島素會升高(比午晚餐高),導致血糖異常升高、胰島素抗性更嚴重──而「胰島素抗性」足以致死與致癌!尤其,體重過重、三高危險族群更應特別注意。
作者將拆解早餐的常識與迷思,提供另一種科學思考,幫你判斷「我有沒有必要吃早餐?」也要告訴你:
◆ 「早上吃得好」,其實沒有科學根據。
◆ 「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是刻意製造出來的形象。
◆ 從減重到降低血壓,「過午才食,一天兩餐」共有哪些好處?
◆ 為什麼吃早餐是致命因子「胰島素過多」的元兇?
◆ 哪些人適合採取「早餐斷食法」?
同時小心求證,大膽揭露四大關鍵重點:
◆聲稱「吃早餐有益健康」的研究,背後出資者都是大企業
早餐代表龐大商機,「吃早餐對健康有益」等選擇性發表的科學研究,背後金主都是大企業(家樂氏、雀巢等)。至今,數百位科學家累積起來的早餐研究數據,雖無造假問題,卻帶有偏見或錯誤詮釋。
◆早餐的3大迷思
迷思1∣早餐麥片很健康
迷思2∣早餐對大腦有益
迷思3∣早餐有助於減肥
◆早餐對健康的4種危害
危害1∣吃早餐會「增加」每日攝取的總熱量
危害2∣吃早餐會引發強烈飢餓感,結果吃得更多
危害3∣早上進食會引發並加劇現代人的頭號殺手「代謝症候群」
危害4∣早餐通常富含碳水化合物,會讓「代謝症候群」更加嚴重
◆早上是斷食時間,不進食才健康
每天早上(中午十二點前)是人體的「斷食」時間,作者認為不吃早餐的「8小時減肥法」,優於隔日斷食或五比二輕斷食,對健康有益,胰島素、血糖、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濃度都會直線下降。最大的好處是「減重」。
若是吃了早餐(breakfast),就是「停止」(break)「斷食」(fast),會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如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症、心臟病、中風、高血壓、阿茲海默症(俗稱失智),以及肝癌、乳癌、胰臟癌、子宮癌等疾病。
Amazon讀者實證推薦
Bob,4顆星,2017/6/4
「我工作很忙,自從不吃早餐後,身體並無任何異狀……事實上,如同書上所說,我不但成功減重,而且減掉的幾乎都是脂肪,完全符合科學。」
S N Cowan,5顆星,2017/4/25
「我一邊讀這本書,一邊開始力行不吃早餐,讀完後就瘦了快2公斤!推薦本書給每一個想要過得更健康的人。」
neil,2017/3/8,5顆星,2017/3/8
「我今年50歲,10年前透過節食運動減掉了18公斤,原本一直維持體重……但這兩年卻開始復眫……從我的減肥史可知我對減重小有心得,但本書的方法更是好極了!……早上斷食比想像中簡單,我午餐吃得比較養生,晚上九點過後不吃東西,每天攝取的熱量確實減少了……最棒的是,我晚上都不會感到飢餓,覺得自己越來越瘦,越來越健康,充滿活力,目前已經瘦了9公斤。」
名人推薦
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 郭育祥 醫師───審訂?1?76?1?74導讀
京華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鄒瑋倫───專業推薦
各界讚譽
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本嚴謹的研究著作提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論據予以推翻,讓你從此對早餐吃的麥片「另眼看待」!──《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本書巧妙拆解並打破大眾習以為常的慣性思考――早上是最重要的進食時間……作者擅長在說法雜沓的研究之中脫穎而出……這是一本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科學著作。乍看以為刻意引起論戰,細讀就會發現論述縝密、有理有據。──《泰晤士報》(The Times)
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斷食可以降低胰島素、血壓、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對健康有益。基利這本書有效顛覆了一個普遍觀念――我們應該少量多餐――可望成為此領域的一大貢獻。──《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作者簡介
泰倫斯.基利(Terence Kealey)
曾就讀倫敦大學聖巴特醫學院(Bart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London,1970~1976年),其後於牛津大學取得臨床生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新堡大學,後來以惠康資深臨床研究員(Wellcome Senior Clinical Research Fellowship)的身分於劍橋大學教授臨床生化學(1986~2001年)。2001~2014年擔任白金漢大學校長。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專門研究食物政策。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大外語系,輔大翻譯研究所,專事翻譯。譯作包括:《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商業周刊出版)、《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超腦零極限...
(展开全部)
不论发生什么,请记得,你的爱是孩子最有力的武器和护盾!☆ 英国年度催泪故事☆ 2020年卡耐基文学奖提名、《书商》杂志BAMB读者奖入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
果树修剪知识与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共12讲,从生产实际出发,以果农的角度, 详细介绍果树的枝条及其生物学特性,以及果树修剪 基本原理、依据和技术方法;针对不同树...
村上春树,日本著名作家,著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著名小说。
崔国强临证经验集 内容简介 《崔国强临证经验集》主要介绍了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崔国强三十余年来从事中医骨伤科临证经验所得。《崔国强临证经验集》从...
作品目录男女之间女人3男人41男女56情为何物爱情69友情86亲情91人在江湖江湖99生死107成败115荣辱117狭义119英雄121敌人124酒13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和主任,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同时担任《经济学季刊》主编,金融40人论坛成员。获2009...
Investors are tempted daily by misleading o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y may ma...
作品目录十版缘起初版自序伟大的佛陀(献诗)序说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佛陀的家谱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蓝毗尼
邱捷,1945年出生于广州,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晚清民国初年广东的士绅与商人》《近代...
生物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 本书特色 《生物化工生产运行与操控》一书以项目为载体,以实际生化产品的生产为任务导向,设计了啤酒发酵、酱油生产等八个学习情境。通过理、实...
籽月,国内金牌青春畅销书作家,擅长用最真挚的情感来纪念青春,开创了“少年”系列书的先河。已出版作品:《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三部曲《初晨,是我故意忘记你》《极品萌...
2140以内容为基石的元宇宙项目;一个“去中心化治理”的价值共享平台;一个开源创造的超级原创科幻IP;一个拥有百万用户的创世社区;致力于创造第二数字人生的实验基...
《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理解与适用 本书特色本书由杜万华大法官主编、*人民法院民一庭起草纪要的法官编撰,对当前诸多争议较大的问题提...
刘慈欣,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其科幻小...
有三件事我很確定:第一、貝拉是我唯一聽不到心聲的人第二、出於天性,我渴望喝她的血第三、面對她,我彷彿上癮般無法自拔……愛德華在十七歲時成為吸血鬼,之後又活了近百...
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1、《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六版)根据*新考试大纲精心编写,准确把握考试动向;2、《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六版)历年真题部分,...
柳柳,开发“全科笔记法”,研究笔记方法及学习方法多年,全网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在互联网、外交、新闻等领域有多年工作经验。全网粉丝数30w。
中医症状学研究 本书特色 《中医症状学研究》由张启明、刘保延、王永炎主编,本书对中医临床症状的概念,症状的命名,症状的特征,症状的分类,症状的重减轻的判断依据诸...
《活法》主要内容简介: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赢利!做企业人的目标是什么?帮企业赢利!然而,为什么在财务报表形势喜人、经营业绩节节攀升的同时,我们还会听到公司员工对...
AllDanielleWaltonwantedwasarelaxingtriptoLasVegasbyherself,withinthecaverno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