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

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

作者:杨慧玲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7年1月

ISBN:978710805768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内容简介

作者在海外档案馆深入挖掘了一批未被历史学者使用过的关于马礼逊生平、词典编纂以及出版的原始文献,勾勒出词典作者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背景过程及出版的历史。为了以古鉴今,本书解析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词典的需求及相应的设计特征,结合汉字、汉语文化译义等方面的翻译实践,以具体个案来指导21世纪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编纂。
杨慧玲,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兴趣广泛,对19世纪汉英词典史、16至19世纪世界汉语教育史、汉学海外教士、中国基督教史等领域均有涉猎。曾参与筹备并实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和澳门基金会合作项目《马礼逊文集》(14卷),已于2008年出版。

作品目录

内容提要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汉英学习词典历史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英语单语学习词典的源流
第二节
汉英双语学习词典的源流
2.1、《华夷译语》体系中的汉英双语词典
2.2、《汉字西译》体系中的汉英双语词典
2.3、马礼逊词典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节
马礼逊词典研究新文献、新方法
3.1、最新历史文献为基础
3.2、词典史研究的新方法
第二章:马礼逊与《汉英英汉词典》
第一节
马礼逊其人其事
第一个阶段:1782—1802年
第二个阶段:1802—1807年
第三个阶段:1808—1823年
第四个阶段:1824—1834年
第二节
马礼逊的汉语学习
2.1、识字、写字优先
2.2、沉浸式学习
2.3、理解与表述的钥匙——翻译法
2.4、马礼逊的汉语语法体系
2.5、百科全书般广博的知识
第三节
词典编纂实践
3.1、词典编纂流程
3.2、中国教师和中国助手
第四节
词典的出版印刷
第五节
词典的影响及贡献
5.1、对清中期官话研究的价值
5.2、对近代新词研究的价值
5.3、近代西人对中国语言的研究
5.4、汉外词典史研究的价值
第三章:马礼逊词典的功能与类型
第一节
词典编纂前奏
1.1、编纂词典的动机
1.2、词典内容和规模
1.3、词典用户及需求
1.4、中文文献储备及使用
第二节
词典的功能
2.1、《字典》的功能
2.2、《五车韵府》的功能
2.3、英汉词典的功能
第三节
词典类型
3.1、马礼逊词典的类型
3.2、马礼逊词典的其他类型特征
3.3、马礼逊词典中个性化特征
第四章:《汉英英汉词典》中汉语学习特征
第一节
汉语学习词典宏观结构设计
1.1、检索系统
1.2、“字-表述”结构
1.3、使用者查询教育
第二节
汉语学习词典微观结构设计
2.1、构字信息
2.2、词类标注
2.3、词语搭配
2.4、虚词对比
2.5、文化信息
第五章:21世纪启示录:融汇创新举隅
第一节
汉字译义的形音义结合
1.1、汉字意符的译义实例
1.2、形声字译义实例
1.3、记号字译义实例
第二节
汉语学习语法体系体现
2.1、虚词“什”的实例
2.2、多义动词“打”的实例
第三节
中国文化局限词的突破
第四节
检索方式仍需大胆创新
4.1、汉语拼音对学习词典检索的重要性
4.2、有待研发据形、据义平行检索法
第六章:结语:历史词典与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创新
第一节
传承发扬文化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
第二节
实用性强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展望未来
附录一
马礼逊家谱
马礼逊家谱(三代节选)
附录二
马礼逊自传纲要
第一个阶段:1782—1802、第二个阶段:1803—1807、第三个阶段:1808—1823、第四阶段:死亡与永生(终)
附录三
《马礼逊回忆录》所载中英文著述
附录四
2007—2014年中英文马礼逊研究目录补
第一部分:马礼逊研究中文论著目录(2007—2014)
专题研究(专著和硕士博士论文)
期刊论文
第二部分:马礼逊研究英文论著目录(2007—2014)
附录五
1978—2014、年外向型汉英词典名录汇编
参考文献
辞书类
中英文著作文章类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