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规划

芝加哥规划

作者:[美] 丹尼尔·H.伯纳姆[美] 爱德华·H.本内特

出版社:译林

出版年:2017年3月

ISBN:978754476063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芝加哥规划》内容简介

这部出版于1909年的里程碑式作品,掀起了城市设计的革命,是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规划被芝加哥市采纳后,确立了该市尤其是其湖滨地区的基本发展格局。作为城市美化运动最引人注目的一部文献,该规划为现代城市规划问题提供了客观严谨、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对交通网络体系、站场设施、市政建筑和园林绿化的详细规划设计。《芝加哥规划》对今天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现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奠基之作,城市规划师的学科“圣经”
★扭转城市无序发展的成功典范,百年不过时的设计蓝图 ★完整收录141幅原作插图 ★今日的芝加哥,就是一份“活着的”《芝加哥规划》 丹尼尔·H.伯纳姆(1846—1912),美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20世纪早期“城市美化运动”的领导者,曾担任《芝加哥规划》的主创作者,其作品推崇大型公园、宽阔街道和开放空间。
爱德华·H.本内特(1874—1954),美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因与丹尼尔·伯纳姆共同创制《芝加哥规划》而广为人知。

作品目录

第一章:芝加哥规划的起源
第二章:古代和现代的城市规划
第三章:芝加哥:中西部区之都会
第四章:芝加哥的公园系统
第五章:交通运输
第六章:城市街道系统
第七章:芝加哥的心脏
第八章:最终结论
一部百年规划的真谛
1、美国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的贡献被低估了?
2、百年前的芝加哥,当下的中国:规划的难题究竟是什么?
2.1、Everything
or
nothing悖论,客观与线性逻辑的困境
2.2、百年前的芝加哥,当下的中国:城镇化是一个多方面问题错综复杂、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总问题
3、对《规划》和伯纳姆的现有评估:无意识的everything
or
nothing悖论下的艰苦纠结
3.1、对《规划》的一般现有认知:一部精英主义、商人导向、以城市美化为核心的物质规划的样本?
3.2、史密斯以审慎、敏锐、细致、缜密的考证和论述,解析出了远远更为丰富而系统的《规划》和伯纳姆
3.3、“做加法”的辩护与规划专业性的丢失
4、《规划》独特而关键的“局部”(somthing)贡献及其机制
4.1、由《规划》开启的现代化城市物质空间特征
4.2、对上述物质空间的规划与现代化发展需求和逻辑的高度契合
4.3、《规划》的物质空间规划不仅与发展的需求和逻辑协调,而且彼此之间、与芝加哥本地条件、与时代精神均高度协调
4.4、小结:具备了整体协调性(另一种everything)的局部(something)
5、事物的整体性与《规划》和规划的科学本质
5.1、整体、整体性与局部的角色
5.2、规划的专业性:寻找整体效应最优的物质空间干预
6、结论
6.1、百年《规划》的真谛:现代整体主义规划最早最完美的实践
6.2、整体主义规划、整体主义思维、整体主义解决对当下中国的意义
参考文献

热门书摘

本规划正视这一事实:美国的城市是工业和交通的中心,芝加哥尤其如此。因而,规划注重商业设施的优化、客货运的方法、交通障碍的清除和便捷性的增加。同时,规划意识到,良好的工作状态要求劳动者在家庭和生活环境中享有较高的舒适度,以及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机会,否则工作就会变成苦差事。而且,城市也拥有自己的尊严,这种尊严需要得到维护;并且,良好的秩序对于物质进步也至关重要。

从最早开始,就是由两个动机决定着城市的区位:要么是因为拥有自然防御条件而选择一个地方,要么是因为商业把人们聚集到一个特定地点,然后人们建造防御。

人类集聚到城市的趋势,是现代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大城市发展出来的复杂问题不能再游离于苏醒过来的公共意识之外,实干家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能使城市变成一种更有效的工具,以为它的全体人民提供尽可能最优的生活条件。

城市变成一种更有效的工具,以为它的全体人民提供尽可能最优的生活条件。

芝加哥,与其他大城市一样,意识到是时候把快速增长,以及尤其是缺乏共同生活传统或习俗的多民族人口的拥入所伴生的混乱扭转为有序状态了。

它的目标是既要预见未来之需,又要解决当务之急

有序和便利并不昂贵,杂乱无章、考虑不周的项目必然导致铺张和浪费。

直到罗马时代,人类才开始拥有那些对于现代城市非常重要的元素的结合。也就是说,使大城市居民能够享有健康生活的机会。“公园、花园、公共空间以及公共广场——”兰洽尼说,“被愉快地比作城市的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