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世界观

无印良品世界观

作者:[日] 松井忠三

出版社:新星

出版年:2017年3月

评分:9.0

ISBN:9787513310093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无印良品世界观》内容简介

热销全球的懒人沙发、直角袜等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为什么无印良品在中国的扩张速度远快于欧美各国? 曾长达六年无法如愿进入中国市场,其中的隐情是? 无印良品在海外“中产消费”的形象是如何确立的? 建酒店、开餐厅、办书店、造房子,并不是MUJI“不务正业”。
无印良品不等于“极简主义”。
良品计划前会长松井忠三继前作再次披露无印良品的海外战略。从英国伦敦的海外一号店到中国成都的世界旗舰店,讲述由一家中小企业起步的无印良品走向世界的曲折历程与宝贵经验,并从产品开发、企业理念和品牌战略、经营机制和人才选拔等方面为企业进军海外,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法。
松井忠三:现任良品计划株式会社会长。1949年生于日本静冈县。1973年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体育系,后进入西友STORE(现西友)株式会社就职。1992年加入良品计划。历任总务人事部长、无印良品事业部部长,于2001年就任无印良品社长。他从“企业文化”着手对陷入赤字状态的公司进行改革,实现了公司业绩的V字恢复,并促其走上迅速成长的道路。2007年完成史上最高总营业额(当时数据)1620亿日元。2008年升任现在职位,继续推进公司的“机制构筑”至今。

作品目录

前言
无法在世界成功的企业,在国内也难以生存
序章:MUJI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受追捧?
无印良品不以“海外迅速扩张”为目标
为何法国“有许多与MUJI思想产生共鸣的人”?
欧洲的“制胜模式”很难找到
中国乌鲁木齐市“最想要的店铺”第一名
为什么文具品类在澳大利亚大受欢迎?
利用MoMA实现理想开端的美国
加拿大一号店开张时“热泪盈眶”的原因
Chapter
One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尽早”进军,“切实”进军
“MUJI”在世界腾飞之日
海外的MUJI曾经“连续十一年赤字”
“不屈的灵魂”与“房租精算”
商标之争——无法在中国开店的原因
一号店出现赤字——既不撤退,也不再开
“早期进入”这一大原则
没时间烦恼“是否要进军海外”
Chapter
Two
用“巡航速度”扩大经营吧
——七种方法,决胜海外!
方法一
保持独特性
方法二
入乡随俗
方法三
确立全球化的三个条件
方法四
永远将成本放在首位
方法五
构筑不会失败的机制
方法六
让开店节奏适应各地的品牌渗透度
方法七
如何选取适合海外工作的员工?
Chapter
Three
“日本之好”也能成为武器吗?
——“概念”很重要
世界追求的“日本式服务”究竟是什么?
“这样‘就’好”——重视这种理念
销售的不是“商品”而是“生活方式”
“为简而简的商品”无法决胜
“香薰”为何人气如此旺盛?
“日本人的协调性”也能成为力量!
Chapter
Four
“商品被追捧的方式”在海外是不一样的
——应重视“发现”多于“制造”
“能够代替任何东西”的商品力
收纳盒,棉花糖……
“出人意料的人气商品”的秘密
“白色”也有很多种类
无印良品一直在磨炼的“发现力”
并非“制造”,而是“发现”
——FOUND
MUJI
那双“直角袜”是这样诞生的!
孕育了世界最前沿的设计
——WORLD
MUJI
在日本畅销的商品“会成为常设商品”
Chapter
Five
“MUJI主义”没有国界
——如何渗透品牌哲学理念
当地员工聘用标准是“喜欢MUJI”
当地员工用“主流”来培养
品牌理念“彻底共享”的机制
让海外员工浸染MUJI主义
不用广告的“宣传”方法
对顾客也要“明确说明”理念
“与全世界顾客进行交流”
的互联网活用方法
Chapter
Six
能找到“各国独特常识”的人
——“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人”的心得
能在海外活跃的人具备“八个条件”
要学会游泳只有“下水一游”才行
“各国独特的常识”该如何寻觅
当地“人与人的关系”非常重要
如何深入当地人际网络
去海外赴任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消灭海外发展的大敌“OKY”
日本的常识,是世界的非常识
热情能促使人展开行动
特别访谈
“在海外不断取胜的MUJI”之关键人物,
良品计划社长松崎晓先生问答
西友时代交涉离婚,良品计划时代交涉结婚
无印良品海外事业部的重构
让交涉成功的三个基本
第一年度出现赤字也能在三年内转为盈利
在其他国家建造“展示厅”的创意
向海外发展必须先把握自己的长处
留在我心中的一句话

热门书摘

无印良品本来就不是追求“一人独胜”的企业。就算店铺数量少,但唯有无印良品在各地都拥有死忠粉丝。不像经营服装的优衣库,会与H&M和GAP等店铺形成竞争关系,光顾那种店铺的人们应该也不会产生“我只愿意在这间店买东西”的想法吧。

“卖方得益,买方得益,世间得益”这三个“得益”。

FOUND MUJI的理念是:“发现扎根在世界生活文化和历史中的良品,从全世界的优良日用品中汲取精髓,通过无印良品进行过滤,制作成商品。”简单来说便是比起“制造”更重视“发现”的无印良品。

“没有在世界取胜的力量(不得其法)的企业,在国内也无法生存”——这便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写照。

让选择使用无印良品的商品这一举动本身,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这便是我们所强调的经营方式。

趁着人们愿意因为“日本制造,安全安心”而选择我们的阶段进入市场,待文化成熟后就能让顾客在更深层次上与我们产生共鸣

无印良品也以禅和茶道精神作为自己的原点。堤清二先生和田中一光先生都受到了禅和茶道之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无印良品才会秉承“制作唯物之物”这一理念,创造出了简约而朴素,同时重视性能的商品。

为交易对方考虑,为顾客满足考虑,为员工福祉考虑,为地域发展考虑。若不重视这样的协调性,要想办成超过一百年的老字号企业是非常困难的。

而MUJI在海外还有一个卖点,那就是“日本色彩”浓重。

可是MUJI却在世界打响了只诞生在日本、来自日本的制造商这个名号。

那是因为,以禅和茶道等为代表的日本美学意识和高度精神性,在MUJI的商品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所谓FOUND MUJI,是从全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里,发现“良品”,再遵循其生活和文化、习惯的变化进行些许改良,加入“无印良品特色”,配以合适的价格进行商品化的活动。

我们与当地的杂货店“merci”合作寻找了许多法国人知道却不熟悉的传统厨房器具,比如具备调节颗粒大小功能的椒盐瓶、两百八十年前就已出现的传统陶盆、用砂岩制作的葡萄酒醋壶等等,都是一些简约而实用的小物,把那个角落装点成了充满法国特色的FOUND MUJI。

不过,会破坏品牌形象的摸索却是不可行的。只顾着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品牌的哲学和概念,就是因小失大了。就算营业额能够恢复,品牌形象一经破坏则很难复原。

今后的时代,无法在世界成功的企业,在日本国内也难以生存下去。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在国内无名的品牌,几乎不可能在海外获得成功。

无印良品一直提倡的不要“这样才好”而要“这样就好”的理想的原点,也是那种“朴素之中孕育丰盈”的思维方式。

首先在那个国家的首都或主要城市选择地段较好的地方开店,是获得品牌影响力的第一步。

执行力是指进行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实际贯彻企业目标的能力。

尝试与失败固然必要,但若不将经验转化到下一步行动中,那些失败就没有意义了。

真正走出国门,接受文化冲击,这种体验比任何说教都要高效。

销售的不是“商品”而是“生活方式”

那样的市场只要再成熟一些,人们的需求就会开始多样化和细化。到时候就会进入“以自己的价值观挑选想要的东西”的时代。日本也在泡沫经济崩溃时进入了那个阶段,从而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所有人不再憧憬同一个目标,而是十个人就有十个目标。人们的需求开始细化,独特性开始受到重视了。

MUJI之所以能够一直适应全球市场,是因为拥有共通价值观的人们所抱持的哲学理念,就融入在我们的品牌中。那些人们会用感性来理解我们的品牌,并在生活中选择使用MUJI的商品。MUJI定下的顾客群就是那样的人们。也就是说,我们不会扩大目标,而是限定目标。

我认为,“模仿欧美人”的,并不一定能称为“全球化人才”。

所谓追求设计的本质,也可以称之为对“探寻物与人的关系”的尝试。

在工作中寻找价值和意义,这应该是全世界共通的。

无印良品不会花钱请艺人明星来给我们宣传。尽管不会在电视上大肆播放广告,但却会制造这样的契机,去了解当地人的感觉。

(1)创新精神

乍一看像在绕远路,但只要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最终就能用更短的时间解决问题。大家都想回避看起来麻烦而困难的问题,但只要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自然就能明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而且,由于澳大利亚物价高昂,据说销售低价质优商品的大创在那里非常受欢迎

富足而方便的生活一旦过剩,人们或许就会开始向往简朴而剔除了冗余的禅意生活

方法一 保持独特性

独特性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成为全球化企业,指的就是能够进行适应各个地域的经营

①品牌②商业模式③执行力

要在海外获得成功,就要推广品牌,使其渗透到那个国家的人们心中。为此,就必须考虑品牌战略。

特别是欧洲人,他们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都满怀骄傲,因此有可能会对来自亚洲的品牌产生抵触心理。欧洲大体崇尚贵族文化,人们都趋于保守。

在经济成长中的亚洲各地,手头掌握金钱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这一点想必与日本国内正相反吧

时间无法预测,真是让我伤透脑筋。在中国成都也曾发生过同样的事情,每次都会让我感受到海外与日本的差别

我们对当地店员也进行了跟日本一样的接待培训,为了让店员理解无印良品的理念,还反复对他们进行了说明。

无印良品自成立以来,自身的理念就非常清晰,无论在日本还是海外,我们的“风格”都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并深入人心。

孕育出这一理念的人,是赛松集团总帅堤清二先生和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先生。二人秉着抵制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社会的理念创建了无印良品。特别是堤先生,经常在公司内强调“无印良品是反体制的商品”。选取构成生活基本的真正必需的东西,重新评估其真正必要的形状和素材,削减生产过程中的冗余,让包装保持简朴,由此便孕育出了简约美丽的无印良品风格。

再没有比能够影响生活方式的商品更“强大”的东西了。因为人的喜好可能会轻易改变,但思想和观念却是不会轻易产生变化的。

丰盈的简约

商品开发的队伍走遍了世界各地,寻觅着能让人由衷感叹“这个真好”的物品。

不用广告的“宣传”方法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