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争的筹划尤其需要更加优质的统计数据,从而了解单个行业的产量以及它们使用何种材料。
韦斯利·米切尔(Wesley Mitchell)表示:“只有那些亲身参与过为战争所进行的经济动员的人才会认识到,对20年间的国民收入进行评估并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在各方面都极大地帮助了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
理查德·斯通(Richard Stone)和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研究出了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国民经济账户和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斯通的理论开始在GDP的定义、测量的协调和标准化方面,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
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克拉克按季度而不是按年度计算了国民收入和支出
1940年,杰出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小册子《如何为战争付账》(How to Pay for the War),他在这本小书中发展并超越了科林·克拉克的方法。
关于乘数的争论尤为激烈,因为额外的政府开支或减税措施(一种“财政刺激”)能否促进GDP的增长取决于它的规模。如果乘数大于1,那么激励措施将会刺激增长
GDP可以通过3种方法进行衡量,它们大体上相互等同。你可以累计所有的经济产出,可以加总所有的经济支出,或者可以计算收入总额。
将企业采购的软件算作一种投资,而不是之前的中间产品购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定义国民收入的难点恰恰就在于,一旦定义形成,它们就将说明:哪怕基于战争需要的政府开支会扩大所有经济领域的产出,但是只要可用于消费的私人产出减少,经济就会萎缩。
研究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GDP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解释”,也就是说,通过这个理论中没有做出经济解释的那部分来解释。
GDP和其他经济变量都具有特定的、难以伪造的统计指纹。假如这些数列是随机获得的,那么每个数列其首位数是1的概率并不是1/9,9以内其他数字出现在数列首位的概率也不是1/9。真正随机获取的数据,数列首位数字是1的概率是9的概率的6倍多,是3的概率的2倍多。这种指纹模式被称为本福特定律(Benford’s Law)。
GDP是一个虚构的实体,这个概念的起源只能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马歇尔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抛弃了亚当·斯密划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学说。他坚定地指出:“财富既包括物质性财富,也包括精神的或非物质性财富。”
如何解释它,既取决于当时的智识氛围,也取决于彼时政治及军事方面的需求,因此定义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如果人们认为,政府当局提供和组织的国防、司法、卫生等公共服务无非是全体消费者某种代理举措而已,它的收入和支出应被合并计入消费项目下,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很方便。
等到那些战时经济学家们研究出现代GDP概念时,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过去的国民收入概念会剔除国防开支,这将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误印象,即战争将会导致私人消费支出的巨大牺牲。
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由国民收入消耗者转向国民收入的创造者。
计量概念的变化使得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GDP统计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之间产生了彼此巩固、相互增强的协同效应。
一种替代性的解决方法是按生产要素成本来估算GDP。这种方法会在市场成交价之上,扣除增值税或销售税,同时加上导致价格下降的政府补贴,从而得出一个支付价格。“要素成本调节”是两种GDP总量之间的差距所在。
人们对技术的选择,甚至能够完全改变经济发展的整体面貌。
计入这种劳务的价值(见本书第6章的论述)可能会使GDP的估算值增加50%,大大超过政府服务对GDP的贡献规模。
最近的研究证实,购买力平价法低估了不同国家生活水平的差异。
购买力平价被广泛用于衡量和比较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运行情况,构成了几乎所有着眼于各国如何成长的经济研究的基础。它们也决定了各国政府及国际机构的政策选择。
直到20世纪80年代,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依然是基本的主流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取决于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增长,这包括土地、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除此之外,它还与未经解释的剩余或残留有关,这些剩余或残留被称作“技术进步”。
通过赤字财政来使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极力主张对发达国家使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GDP的人,在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对于衡量收入和贫困的关注超过了其他任何对象。
如果缺乏可用以比较的私营企业,或者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市场,那么评估其价值的唯一的替代性方案就是,用支付给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来衡量。
对GDP所做的任何一种形式的修补,都是在试图将它转变成一种迥异于设计初衷的东西。
丰富性的确可以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贫穷就意味着选择的稀少,而脱贫对应的就是可能性的增多。
《变革性创新》内容简介: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每个企业都宣称崇尚创新,但潜意识里也在讨厌它。当下的问题不再是创意的缺乏,而是
《吕思勉国史课》内容简介:*民国畅销至今,史学入门读物,国人必读经典。*著名历史学家钱穆、严耕望、黄永年等亲身经历的大师课堂
《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内容简介: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以及对自己的认知,都来自一扇独特的窗口——注意。注
《额勒和布日记》内容简介:额勒和布是字子谦,镶黄旗满洲人,生于1826年,卒于1900年,咸丰二年翻译科进士,历任理藩院右侍郎,盛
《财务管理(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和财务分析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
《MBA十日读(第四版)》内容简介:《MBA十日读》一本书涵盖美国著名商学院最受欢迎的MBA课程精华 《MBA十日读》一本书掌握基础知识
《癌细胞害怕我们这样吃(修订升级版)》内容简介:★连续畅销5年的癌症书,济阳式疗法适合人群: ·任何早、中、晚期癌症患者; ·
低碳物流网络布局优化 内容简介 物流不仅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因此,发展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低碳物流,是我国未来中长期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低碳物流...
本书紧紧围绕金融创新与变革,向读者阐析了当前金融市场流行的各种投融资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控制方式,并结合著名国际金融机构
《地方政府与公共教育:以财政分权为视角》内容简介:本书试图利用地方政府行为这一桥梁将财政分权理论与公共品供给理论有机地结合
《光伏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简介:本书采用项目化编写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光
《精益智能制造》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根据多年来的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实践经验,提出了精益智能制造理论体系的三个阶段共精益智能制
《观看之道》内容简介:1.艺术入门经典,改变西方几代人的观看方式。1972年,由约翰·伯格主导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英国BBC播
《克罗谈投资策略》是作者的第六本专著。斯坦利·克罗先生可谓期货市场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1960年斯坦利先生进入了全球金融中心
《三千年前那朵静夜的莲开》内容简介:隐世才女白落梅品味《诗经》之美,带你重拾内心深处被遗落的诗性与感动。在一卷《诗经》里,
《专业主义》内容简介: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
《肖复兴给孩子的阅读写作课(全四册)》内容简介:如何写人,才能鲜活生动? 如何叙事,才能引人入胜? 如何写景,才能不落俗套?
《宁树藩文集(增订版)》内容简介:韶光易逝,自到新闻系以来,半个世纪的时光已悄悄逝去。可是在这长长的岁月里,我还没有出版一
《鲲鹏处理器架构与编程》内容简介:华为海思设计的鲲鹏(Kunpeng)920系列芯片是兼容ARMv8-A架构的高性能处理器片上系统,也是华为
《区块链国富论:论全球信用算法共识的未来财富》内容简介:作者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出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