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德性

生物技术的德性

作者:刘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年:2017年5月

ISBN:9787520104999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生物技术的德性》内容简介

《生物技术的德性》是跳出单纯生物技术的圈子,立足于更广阔的人类社会发展背景来研究生物技术的专著。研究对象涉及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人兽嵌合体和基因编辑技术。这些技术实质上都是人们在分子层面上对遗传物质的操作,与其他类别的技术有重大区别,对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因而也蕴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值得我们对其进行道德追问。
刘科,1970年生,河南遂平人,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技术哲学、科技伦理和环境政策研究。

作品目录

序言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现代生物技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问题
第一章:克隆技术的伦理反思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克隆人的现状与展望

克隆人技术与其社会现象背后的华而不实性

科学界中的反克隆人运动

克隆技术概念的社会扩散与媒体的社会职责

克隆技术发展的超前预想与伦理观念的适当介入
第二章:基因技术的价值探寻

基因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价值诠释

转基因农产品生物安全评价中的非科学因素

基因技术实践忧患的人文向度解读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及导引
第三章:人兽嵌合与基因编辑的道德追问

人-动物细胞融合实验的社会焦虑及其价值抉择

生命从自然编辑到基因编辑的转变与反思

人类生育技术化与传统伦理框架的开放
第四章:生物技术恐惧的理性解析

技术文化视野中的生物恐惧心理

技术恐惧文化背景下的克隆人概念

对克隆技术矢量的恐惧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观

转基因技术恐惧心理的文化成因与调适

技术恐惧文化形成的中西方差异

汉斯·约纳斯的技术恐惧观

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学家的罪与罚
第五章:遗传操作的价值导引

技术作为哲学反思的重要对象

现代技术中性的不可能性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现实整合

基因操作中的风险假定原则与责任伦理

风险假定的责任伦理分析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及其社会底线价值

转基因农产品推广中的伦理原则

“扮演上帝”的合理性与责任性

主流科学家应对转基因农产品质疑的知识与责任
第六章:技术风险社会的责任教育

陈昌曙的技术批判思想

技术风险图景中的责任伦理

和谐社会的生命伦理之维及其高校教育目标

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与责任伦理教育

自然辩证法界“为国服务”的历史使命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