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物哀·寂

幽玄·物哀·寂

作者:[日] 大西克礼

出版社:上海译文

出版年:2017年7月

ISBN:9787532774296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幽玄·物哀·寂》内容简介

大西克礼是日本现代美学史上有重要贡献的、具有自己独特而系统的美学理论体系的美学家,是日本现代美学由明治、大正时期向昭和前期以及由昭和前期向昭和后期即战后的过渡和转型过程的重要中介。
《幽玄·物哀·寂》对日本传统美学的三大关键词 “幽玄”、“物哀”、“寂”
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和阐释,以其体系性的建构、文化语义学的方法、细致的理论分析、独到的阐发与见解,而在日本传统文论与美学的研究中卓荦超伦,堪称日本乃至东方美学的经典著作。本书将大西克礼的美学研究“三部曲”
《“幽玄”论》《“物哀”论》 《“寂”论》合为一卷。
《幽玄·物哀·寂》对于中国读者深入理解日本民族的美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对于有效把握日本文学艺术的民族特性乃至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于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都极有参考价值。
大西克礼(1888-1959),毕业于东京大学美学专业,1930年后长期在东京大学担任美学教职,1950年退休后仍埋头于美学的翻译与研究,译作有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著有《〈判断力批判〉的研究》(1932)、《现象学派的美学》(1938)、《幽玄与哀》(1940)、《风雅论——“寂”的研究》(1941)、《〈万叶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识论史》(1950)、去世后出版《美学》(上、下两卷,1960-1961)、《浪漫主义美学与艺术论》(1969)等,是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和代表人物。

作品目录

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
【幽玄论】

作为艺术的歌道,作为美学思想的歌学

作为价值概念与样式概念的“幽玄”

中世歌学中的“幽玄”概念的展开

正彻、心敬、世阿弥、禅竹的“幽玄”概念

“幽玄”和“有心”,“幽玄体”和“有心体”

样式概念的价值意义和记述意义

作为美的概念的“幽玄”的内容,对其加以考察的视点

“幽玄”概念审美意义的分析
【物哀论】

“哀”概念的多义性及美学考察的困难

“哀”的语义,其积极与消极的意味

本居宣长关于“物哀”的学说

所谓感情上的“深刻”,对“哀”的主观主义解释

“哀”从心理学向美学的展开,一般审美意味向特殊审美意味的分化

作为审美体验的“哀”的构造

美与“哀”、悲哀与美的关系

美的现象学性格与哀愁

平安朝时代的生活氛围与“哀”的审美文化

知性文化的缺陷,唯美主义倾向,“忧郁”的概念
十一
平安朝时代的自然感情与“哀”
十二
“哀”的用例研究,其意味的五个阶段
十三
作为特殊审美意味的“哀”的用例
十四
关于情趣象征问题
十五
审美范畴“哀”的完成
【寂】论
前言

序论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一)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二)

俳谐的艺术本质与“风雅”概念

“寂”的一般意味与特殊意味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二)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三)

“寂”的美学界限与茶室的审美价值
译者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