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2006/5)

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2006/5)

作者:乔晓光等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4-08-01

评分:4.8分

ISBN:7203051080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2006/5)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2006/5)前言

中国亿万劳动妇女为主体创造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群体文化艺术中群众性*广泛、地域特征*鲜明、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历史积淀*深厚的活态文化传统。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由于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史使广大劳动妇女群体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剪刀是她们从事艺术创造与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她们通过一把剪刀代代相传,传承发展着中华民族由图腾原始社会到今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一个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活化石博物馆。虽然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民族本源文化与本源哲学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与人类文化学等多学科价值。黄河流域远古华夏部落集团地域的服饰剪纸,是一部图腾古史文化的活化石。长江流域至今仍然存活着的苗族服饰剪纸,就是一部完整的苗族历史。从民族文化的整体来看,作为民族文化的广大劳动妇女创作的民间剪纸,体现着整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文化意识、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体现着整个民族的精神,体现着人类文化基本的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体现着由此而升华的混沌化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源哲学体系。民间剪纸的艺术形态,体现着由中国本源哲学体系所决定的艺术体系、造型体系与色彩体系,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凝结的结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民间劳动妇女之中被誉为剪纸能手、艺术家和艺术大师的代表作者大都是从小就跟妈妈学剪纸,由熏样起稿,再到随心所欲的感情抒发,几十年一直到老,具有极其深厚的剪纸艺术功底和创造性的风格面貌。那些心灵手巧、心地纯净、感情真挚、心态平和、艺术气质好的中青年妇女的剪纸是那么纯净利落,走线匀称,阴阳布局妥帖优美,引导我们进入她们的艺术境界和她们的纯净心灵。她们由中年到老年,一般由小剪刀过渡到大剪刀,由于她们一生的生活阅历丰富和艺术素养较高,不再着意一剪一剜的工艺技巧,她们重在表现自己情感和艺术气质与艺术风格。她们拿起大剪刀和整张的大红纸不画样子,胸有成竹、大刀阔斧地剪出外轮廓,那种简练概括、气势雄厚、大气磅礴、回转流动的生命力量,为人展示了*高的艺术享受。她们是主宰宇宙世界的造物主,她们的每一幅剪纸都是宇宙的造物之神在创造着自己心灵中的原生态一一中国本源文化与本源哲学的生命世界。
中国民间剪纸包括剪纸与刻纸两部分,剪纸足以劳动妇女为主体的剪刀艺术,刻纸足以男性为主体民间艺人的刻刀艺术。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生发展,在较发达地域出现了市井文化和脱离半脱离农业生产的以男性为主体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他们适应新的民俗生活与市场机制的需要,以多层刻纸为主的镂刻与彩绘技艺,各家高手走刀流利、细如发丝、栩栩如生、真切如微的高超绝技,令人叹绝。
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原生态民间剪纸创造者,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大的艺术群体,其中艺术能手、艺术家和艺术大师辈出。世纪之交,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耕社会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向商品经济的急速转型,亿万劳动妇女放下了剪刀,中国民间剪纸如“一夜春风雨打梨花落”,广大农村星罗棋布的这个中国本源文化活化石博物馆正在急速消亡。中国一代剪纸艺术妇女长者的消逝,就是几千年的民族原生态本源文化的断裂。因此,中国民间剪纸是亟待我们抢救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放下剪刀的中国劳动妇女重新拿起剪刀,自觉地承传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的中国民间剪纸,是全社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民间剪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目的所在。

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2006/5)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主要讲述了:中国几千年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由于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历史使广大劳动妇女群体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剪刀是她们从事艺术创造与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她们通过一把剪刀代代相传,传承发展着中华民族由图腾原始社会到今天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一个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活化石博物馆。

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2006/5) 目录

序言
作为无形文化的中国民间剪纸
作者简历·作品
高凤莲
高金爱
潘套九
郭佩珍
倪友芝
王安丽
库书兰
林桃
林邦栋
邵梅罕
程建礼
蔡兰英
白凤莲
张花女
王继汝
祁秀梅
王老赏
曹佃祥
白凤兰
王兰畔
金雅贞
苏兰花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