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与开端

终结与开端

作者:司徒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年:2017年9月

ISBN:9787549588893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终结与开端》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作为一位曾旅居法国多年的艺术家,司徒立基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长期思考,对上世纪末曾在欧美地区一度甚嚣尘上的“艺术已死”的论调予以回应。作者先是追溯了“艺术已死”这个说法的思想源流——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然后讨论了在这位德国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中,艺术与真理的关系是怎样的,继而提出,“在艺术终结的当代危机中回归艺术的本源”就是一个新开端的新视角。
作者基于对“现象学还原”方法的熟稔,详细探讨了像贾科梅蒂、塞尚、德朗这样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的艺术哲学,并颇具创新地把中国艺术与哲学纳入到了比较的视野之中。虽然《终结与开端》展示出鲜明的西方哲学韵味,但作者对中国艺术与哲学的精通也同时《终结与开端》在中国,这个本土化的语境中更具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终结与开端》不仅是司徒立对当代艺术危机的应对、现象学在艺术理论书写中的运用以及中、西艺术哲学的比较研究等话题数十年探索的精华,也是作者直面自己的创作及与教育相关话题的经验谈。在“我的绘画姿态”“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谈教学的一封信”等文章中,作者主张在面对艺术真理性问题已然发生转换的新情况,要以“境域构成”替代“形式构成”,并以“实际经验作为方法论”,对从事美术实践及美术教育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内容简介 我们从“艺术终结论”开始,讨论艺术与真理的关系;由此而掀起柏拉图至今两千五百年摹仿论的演变的考察,最终回到摹仿意义的本源。“本源”既是什么东西的本性、本质,同时也是它的开端。——司徒立 《终结与开端》一书收录了司徒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涉及当代艺术危机、具象表现绘画的基础方法与理论以及中西艺术、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等话题,是作者近三十年思考艺术创作的思想与方法的重要文集。
司徒立 著名画家,学者。1949年生于广州,从小接受美术教育。1975年赴法国,1993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2年起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2011年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所长。司徒立于1981年开始发表系列艺术论文,代表作包括《终结与开端》《塞尚的“小小感觉”》《具象表现绘画的基础方法》等。曾先后获巴黎学院费里翁绘画大奖(1982)、“法兰西学院绘画大奖”(2000)、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位(2003)、“西湖友谊奖”(2006)、中国政府“友谊奖”(2014)等奖项。

作品目录

终结与开端
我的绘画姿态
一、现/当代的艺术处境
二、绘画何为?
关于当代素描的几个问题
一、素描的新传统
二、素描的原义
三、贾科梅蒂的素描方法
构成境域与意境:贾科梅蒂的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比较
一、现象还原——以物观物
二、存在与虚无——体无证有
三、构成的境域——意境生动
构成的主题:塞尚《泳男》《泳女》系列分析
一、主题的初现——青年时期
二、传统图像
三、印象派时期
四、家乡风景与普桑结构
五、形式构成
六、色彩构成
七、光的纯一
塞尚的“小小感觉”
“现代的混乱”抑或“现代的纠纷”:德朗和他的艺术世界
一、德朗其人
二、被历史放逐的背后
三、寻找“遗失的秘密”
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
一、缘起
二、基础方法
三、未完成性
一次关于具象绘画的对话
绘画札记
一、《神圣踪迹——普罗旺斯堡》
二、《神圣踪迹——林中空地》
三、《家·居·物·事》
谈教学的一封信
一、“创作论”——美术学实践类博士论文的独立性
二、传统学术界对画家写论文的一种成见
三、实际经验作为方法论
四、一种历史目的论的研究提纲
五、历史断层论
看《托莱多风景》一画
隐蔽与虚空
读贾科梅蒂《柜子上的苹果》
一、柜子上的苹果
二、贾科梅蒂的绘画方法论
三、从贾科梅蒂开始的反思
阿维格多·阿利卡访谈
“抽象”——从向往到厌恶
现象学式的视觉
主观真实
以画笔提问
文化专制和延续性
“现代性”与“时髦”
森·山方的选择
人的主题:雷蒙·马松访谈
时间的良知:布列松的艺术
快照之神
决定性瞬间
感性的圆满
独立的艺术家
素描速写
生命本性中的温情与幽默:忆蔡亮兼读蔡亮的油画
与物为春
访谈
访谈一
访谈二
司徒立

热门书摘

塞尚面对的不可能性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论”无关,因为他面对的多重现象背后的持续的实在,仍是属于自然本体论的东西。而崇高论不是本体论问题。如何实现感觉中自然的永恒现象呢?塞尚找到的方法正如他说的,“在画画时基本上不去想任何事情,心里一片空明”。他把自己(主体性)让出来、舍弃掉,一如瓦雷里说画家“提供他的身体”。像古希腊的英雄泰坦那样把自己碎掉,撒向大地,与大自然形质浑然一体。与自然这个绝对给予者一起“道说”自己。这种虚以待物,“让其存在”的退让、放弃、坎陷、虚空,相反是一种“跳跃”。这一跃,塞尚才把我们带进了他的构成形式的解构境地,他最后几幅圣维克多山的油画终于达到浑然整一、浑元一气的雄浑之境。(而他的相同题材的水彩画,却表现出淡而无极的“冲淡”之境。)至此,我们可以明了“返虚才能入浑,浑全,浑一,才能聚集·隐蔽·持存万物周行无已的运转,入浑才能积聚为雄”。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