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宗作为民国时期西南联大的历史教授,其历史学的造诣完全无愧于大师的身份,属于不为大众熟悉的隐藏的大师。★中国处于复兴的大潮流中,军事实力也在不断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前人对于中国兵制的思考与探索无疑是有益的财富。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雷海宗先生的多篇学术论文的合刊,是雷海宗先生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书中,雷海宗先生全面论述了他对于中国兵制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国兵制和“兵”的文化——也就是“武德”的历史的读本。传统的研究兵制的著作有很多,但雷海宗先生将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研究之中,全面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兵的精神,也即武德的历史及其丧失的根源,并由此出发,探讨了整个中国文化许多值得注意的特点,敏锐的预见了中国军队的复兴,令人耳目一新。此外,《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这本书还收录了《君子与伪君子——一个史的观察》《雅乐与新声》《海军与海权》等文章,全面体现了雷海宗先生作为一代史学大家“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特点,对我们全面了解中外历史特点也具有丰富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所谓“止戈为武”,历来被奉行为中华文化的“武德”而流传后世。以暴易暴,不能称之为“武”;只有阻止暴乱,恢复和平,才能称得上“武”。但是,做得到“止戈为武”的,往往是将领,而不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杀的“兵”。在史书上,即使是对本国的百姓,能做到“秋毫无犯”的军队也是凤毛麟角,以至于史书要大书特书;而随意抢劫百姓财物,焚毁房屋,践踏农田乃至强抢民女的记载则是屡见不鲜。而百姓对于“兵”的印象也极差,以至于出现了“好汉不当兵”的说法,而各种文学作品中百姓更是与“兵”站在了对立面。结果,百姓不愿当兵,不能当兵,许多事情都要消极地等待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事环境)的变化。这种消极的文化,雷海宗先生称之为“无兵的文化”。秦以前,各诸侯国的百姓尚能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拿起武器进行战斗(虽然范围仅限于“国人”等贵族阶层);秦以后,百姓则是“自扫门前雪”,至于保家卫国,那是“兵”的事情。如果“兵”战败了,溃逃了,甚至投降了,百姓也只能扶老携幼逃走,或是消极地盼望灾祸可以不降临在自己的头上。这种“无兵的文化”,虽然使中华民族多次在面对入侵时败北,但由于周边民族文化水平较低,即使他们进入中原,终究也会在中华文明强大的影响力之下逐渐被同化;而这正是中华文明没有像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那样断绝的原因。可是到了十九世纪,当强大的工业文明以军舰大炮打开我们的国门后,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不再奏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再不及时抵抗,等着我们的,就将是真正的亡国灭种。于是,在各种观念的交织下,中华民族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这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缺陷到底在何处。面对疯狂残暴的敌人,人们终于开始抛弃“自扫门前雪”的观念,主动拿起武器,开始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斗。此时,在中华大地上,“兵”与“民”才重新站成为一体,军事教育、征兵制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家族利益在先,国家利益在后,甚至因家族利益抛弃国家利益的所谓“忠孝”,也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所代替。如今,我们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义务兵役制,“兵”也从百姓的敌人变成了人民子弟兵,无数的适龄青年纷纷踊跃参军,准备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拿起武器保家卫国;而各种救灾抢险、支援建设的场合,更是少不了人民解放军的身影。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大潮之中,而作为复兴的基本的保障,中国的“兵”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才能让中国的“兵”真正为中国的盛衰而奋斗,是每个人都应思考的话题。作为民国时期的史学大家,雷海宗先生以他独特的思路,剖析数千年来的整个中国历史,并从中找出这种“无兵的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作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主体,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令一般读者了解雷海宗先生的学术思想,也可以令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兵制和中国的历史。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公费留学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1924年入该校研究院历史学研究所,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返国。曾任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系主任,金陵女子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31年任武汉大学史学系和哲学教育系合聘教授。1932年后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历史系主任和文学院代理院长。1952年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逝世。雷海宗毕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三十多年执教过程中,讲授中国通史、中国上古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西洋通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外国史学史、外国文化史、基督教史等多种课程。编著有《中国通史》、《中国通史选读》、《西洋通史》、《西洋通史选读》(3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1940年出版)、《世界上古史交流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定)等。另有《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中外的春秋时代》、《上古中晚期亚欧大草原的游牧世界与土著世界》等史学论文多篇。
台湾老年人的长期照护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介绍台湾地区长期照护的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大陆地区尚处于探索期的长期照护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本书阐述了台湾的人口老...
中国研究-2010年春秋季合卷总第11~12期 内容简介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
《Altium Designer实用教程:原理图、PCB设计与仿真实战》内容简介:Altium Designer通过将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PCB绘制编辑、拓
战地女杰: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描写了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的事迹,包括神秘的出征、特殊的连队特殊的兵、走过雪山草地、一路迁徙、女人不是弱...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繁)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
《唐代政治史略稿(手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1月版,isbn:7532503135.定價8.5元。書影:https://img3.doubanio....
中东之鹰-一位以色列著名飞行员的作战经历 本书特色 这是以色列飞行员然?罗南的自传。然?罗南参加了除独立战争外以色列几乎所有的战争,书中讲述了他战斗生涯的故事,...
科学素质与社会和谐 目录 科学素质与社会和谐/王渝生/1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徐善衍17培养科学兴趣与科学精神/周恒/29走向可再生能源时代/何祚庥/39科学传播...
思想的门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的文章大体分为三类:**类是刘泽华教授治学历程的自述,旨在提示这样一个道理:学如聚沙积薪。成功的政治思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读《毛泽东选集(第1卷)》能给人极大的鼓舞,这也是领袖文字的煽动性吧。想想世界的变化真的很大,当我们今天讲论他的时候可以直呼大...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内容简介 现在拿来问世的这本书——首页,内容共分十七篇,曾分篇连载于上海出版的《时与文》杂志上。在登载**篇《论所谓官僚政治》时,作者曾在前面...
地方高端智库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大部分以厘定地方高端智库的基本内涵、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弄清地方高端智库及其建设的目标定位,分...
流变-当代中国七个重要观念的历史解读 本书特色 本书分别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七个重大理论结论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纵向的梳理。为了使本书更具有可读性,...
《PHP 从入门到项目实践(超值版)》内容简介:本书采用“基础知识→核心应用→核心技术→高级应用→项目实践”结构和“由浅入深,
永不消逝的幽灵-重读《共产党宣言》 本书特色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在这个纲领性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
中国国民党职名录(1894-1994)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1894年至1994年中国国民党的重要职名。分甲乙两编。甲编辑录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
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1977-1980年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胡乔木同志的秘书,由于工作原因,近距离地接触了中共十一...
新的方式与制度: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题是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的142章之中展示给我们的意图。马基雅维利表现出他的严肃是在他的政治学理...
毛泽东箴言 本书特色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领导中国革...
中国未来30年 目录 1.中国未来30年 2.对未来30年的展望3.中国未来30年:愿景与陷阱4.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5.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挑战权贵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