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些古老的家训,是祖辈的人生智慧,对于我们,是一份约定,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本家训小品中,就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大致分为四个章节。其一是志存高远,着重谈教育孩子有志向有才能,这事关一个人的未来人生格局,古今成大事者常常是有大格局大境界。其二是德善传家。德善是做人的根本。做事首先存良善之心,一旦突破了德善的底线,就有可能使人生走向反面。其三是大家风范。范是通常所说的“范儿”,风范也即风骨,人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其做事有风范,坚持正确的道路和理念。其四是学海无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不断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⑤,教其鲜卑⑥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颜氏家训》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前言
家训,又称为家令、家法、家约、家规、家戒、家范、家仪、家则、庭训、庭诰、内训等,家风、家训的流布,在某种程度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部分,历朝历代注重它就在于能够解决法治以外的问题。当一个人具有相应的操守时,是无需法治发挥作用的,这也是中国智慧的直接表达方式。从古至今,有影响力的人多注重家训,其原因就在于能够为后世留下立身处事的方法论。
家训在通常意义上只是一种范式,而不是强制执行(教育是防患于未然)。家训所倡导的不是一种交易关系,而是以身教带动言教。在多数时候,家训是就当下的社会环境而言,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如强调做人要有格局有风范,针对社会流行的奢侈之风,会讲到节俭,对读书无用论,则强调读书的重要性,等等。同样,家训不是摆设,严格的家庭总会针对做不到的地方,给以相应的惩戒(家法这时就发挥了重要性)。但我们考察过于严格执行家训,而忽略掉了时代与语境的变通,可能就管得过“死”,就难以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创造性思维而趋于保守,这样一来,就难免使家庭走向衰亡。
从先秦到汉末,这一时期家训是非常丰富的,也为后世家训文化奠定了基础。到魏晋六朝,家训如雨后春笋般一样蓬勃兴起。但考察中国的家训史,不难发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教的终极目标,而家训所起到的作用,恰如司马光所言:“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不仅具有示范作用,也更容易起到警示的功效。这种家庭教育多数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现。有趣的是,在讨论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意识时,不少学者认为,两者有很多的结合点,但考察其核心和价值观时,如果以传统的儒家文化替代了现代社会意识,就本末倒置了。其原因是,儒家文化虽也与时俱进,到底是与现代文明有着距离。我们之所以要从家训中汲取营养,更多的是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老问题。
在古代教育中,家训是与学校、社会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今天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这事关家庭的未来,也与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古人所提供的家训方式,在今天之所以还有借鉴价值,就在于对照古人的家教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一些家庭的教育还欠缺很多。当然,我们从中汲取的营养是为了家庭的未来着想,但就其方法而言,也还有可供借鉴的地方。
在这本家训小品中,就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大致分为七个章节。其一是大志有才,着重谈教育孩子有志向有才能,这事关一个人的未来人生格局,古今成大事者常常是有大格局大境界。其二是德善之道,德善是做人的根本,做事首先存良善之心,一旦突破了德善的底线,就有可能使人生走向了反面。其三是教子有范,范是通常所说的“范儿”,也即风范、风骨,人之所以受人尊敬,就在于其做事有风范,坚持正确的道路和理念。其四是学海无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不断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其五为智有大美,智慧之所以妙不可言,就在于领悟与学习,除了天赋之外,通过学习也可能达到智慧的高度。其六是教子有方,教子如何教,既有方法论,也需理论联系实际,更要以身作则。其七是母仪天下。古往今来,有贤德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差,究其原因就在于其教育方式、方法上多有独特之处。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①
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②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③,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紃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⑤,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⑥。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忠雅堂集》
【注释】
①本篇是清代学者蒋士铨请南昌老画师为其母画像所写的图记,蒋母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课读之严且坚持不懈,终于使儿子成为“江右三大家”之一。蒋士铨(1725—1784),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江西)人。乾隆二十二(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1764)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②四子书:指《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③波磔(zhé)点画:汉字的笔画。波即撇,磔即捺,画即横。
④夏楚:古代扑责之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⑤《毛诗》:即《诗经》,因为它是毛公所传。
⑥争药鼎沸:(读书声)与熬药的声音争响。
【赏读】
读《鸣机夜课图记》,不免想起童年旧事。那时家贫,读书奢侈,煤油灯下,配以纺线的声音,让人难忘。在这篇文章中,蒋士铨叙说母亲教育自己的经过,读来颇为亲切
蒋母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课读之严且坚持不懈,终于使儿子成为“江右三大家”之一。这当然是因教育得法的缘故。王阳明云:“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然这其中的苦与乐是相对的概念,唯有实践者才知之。
胡适曾回忆童年时说: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这与蒋士铨母亦有相近之处。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中华读书报》
闲雅小品,古人清趣。
——《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几许风雅,几许落寞,或许是我们某一刻的心情和渴望吧。
——《中国图书商报》
先是在网上看的书评,立刻就爱上这套书了。临近40,突然很喜欢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了,亲近自然,远离喧闹,*近在一次爬山过程中,耳中听着绣眉鸟的鸣叫,眼前看着葱绿的山石,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古代文人总有一个隐居山水之梦。很喜欢张岱,也喜欢小品文,所以在当当一看到这本书,就立刻入手了。封面也很清雅。
—— 读者评论
有时候与书的缘分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装帧简约,书页质软,拿在手里格外有感觉!注释全面,赏析的可读性也比较强,有些单挑出来也可以算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读者评论
有时候与书的缘分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装帧简约,书页质软,拿在手里格外有感觉!注释全面,赏析的可读性也比较强,有些单挑出来也可以算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读者评论
装桢清雅,纸张绵软,是本不错的书。古人文字言简意深,读之两颊生津。
——读者评论
小品这个调调定的好,读起来不用正襟危坐,不必高山仰止,想来该是更接地气,更能窥探那时普通人的精神生活。闲来烹茶小读,翻阅小文,美哉!快哉!
—— 读者评论
这套丛书,封面疏朗清通,选文去取谨严,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 读者评论
朱晓剑,专栏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阅读协会副秘书长。出版有《写在书边上》《舌尖风流》《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漫游者行记》《书店病人》等著作。朱晓剑的生活与书息息相关。藏书、书房、书店、书作、书人、书事,在他的日子里有着别样的风情。这些与书有关的雅事将日子撑得满满的,却并不拥挤杂乱,还透着一股特有的成都休闲味,在缓慢悠然中尽显读书人的从容。朱晓剑在成都生活近20年,对成都生活的熟稔自不待言,由于他对图书信息的熟悉,加上酷爱阅读,常常逛成都的大小书店,说起成都的书店,真是如数家珍,还专门编制了成都书店文化地图。著名的书店达人钟芳玲就笑称他是成都的“书童”。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特色 “娱乐至死”的风气正在席卷着全球。精神的分量日益轻薄,感情的滋味愈发寡淡,华而不实、浮而不定的物质享乐风气,也正在侵蚀...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老年在日暮之时应当燃烧与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颠覆传统的英诗奇才,用词和韵制造癫狂和迷醉★诺兰电影《星际穿越》中反复出现的诗...
帝王興干戈,佳人傾城國,曳地糾纏的鴛鴦藤,似情緣難解的人生……長安落玉坊出了個娘娘,成就了金玉聲名鵲起的坊主身分,也讓她真正捲入宮廷政爭的一潭深水。而慾望真能吞...
顾城.故城 本书特色凤凰网文化频道历时两年,从北京到新西兰,寻访顾城生前旧居,采访数位顾城生前好友、文坛故交,搜集大量**手资料,除了对诗人顾城进行回顾外,更对...
自然句法-像似性与磨损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句法像似性的经典著作之一,其目标是挑战任意性的垄断地位。全书的核心思想是,语言结构如同非语言的图示,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和...
姓名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命名为《姓名的故事》,意思是它不算什么姓名学的著作,只是力求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趣味性,不但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供一点文化知...
希腊神话故事-(青少版) 本书特色 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也是西方艺术的土壤。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
彩云之南:探访中国西南边陲的神秘之地 本书特色 美国著名旅行家比尔·波特以其20多年前自己在我国西南云贵黔地区的亲身游历为我们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当年...
中亚文明史(第六卷) 本书特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译公司联袂推出中译版 揭示中亚历史兴盛衰亡 展现中亚文明丰富多彩中亚文明史(第六卷) 内容简介 六卷本《中亚...
些超炫巴黎人的居家空間,就像被下了魔法似的,陷在令人驚奇的色彩漩渦裡!生活風格與態度讓人一目瞭然,令人眩目又充滿活力,20間色彩繽紛的巴黎之家。色彩,融入在巴黎...
老照片.第二十五辑 内容简介 这一期《老照片》比较有意味的一篇文章是陈布雷之外孙陈必大回忆自己的家世,从父系袁家的兴衰讲起,袁永熙和陈琏的婚姻,外公的弃世,解放...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本书特色本卷精选季羡林先生关于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13篇,理论文章14篇,分为两类编排。他就写出了《〈列子〉与佛...
品中国名医 本书特色 这是些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悬壶济世,以精诚的情怀,神奇的绝技,向疾病宣战,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救治一个自扁鹊、华佗、张仲景到叶...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 本书特色 陀氏终生都在探讨生命的本质意义,故而对"自杀问题"非常关注,所以本书所能提供的视角,不仅能观察陀氏的思想,...
上海:[中英文本] 内容简介 上海——这座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港口城市,正以其神话般的故事引来世界的注目。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上海,这个,这个闻名于世的大都市曾是...
古文导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初、高中学生课外学习材料,供中学生及其他中等文化程序的读者学习古文,欣赏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增进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文化素质...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 本书特色 1888年,23岁的W.B.叶芝编写了一部爱尔兰传说故事集《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用诗人的纯真热情,整理归纳出凯尔特传...
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 内容简介 从论旨上说,本书着力于从思维及其发展的角度,亦即从深层心理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上,来探究中国前期文化特色产生的必然性,并从与其他...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基督教加尔文派创始人。加尔文主要著作有:《基督教要义》《罗马人书注释...
中华典故全编-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全书精选了近600 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勤政、国家、司法、品行、学问、谋略、景物、时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