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法书,历代经典,沾溉我辈学书者;美文妙墨,书苑英华,绵延唯美中国风。 “中国书法经典”丛书初定出版40种。丛书特点有四:一、作品经典:所收作品皆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二、版本精良:所收拓本拓制时间早而且拓制精,所选墨迹来自各大博物馆馆藏之原作,这些版本题跋齐全,流传有序,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三、释文严谨:采用训诂学的方法,按原作之字形以繁体字(或异体字)为作品加注释文,利于读者在欣赏作品之余提高文字学的修养。四、原色呈现:全部彩色印制,完美呈现原作的韵致。
在中国历史上,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按汉人多云尺牍。』东晋时,桓玄下令废止竹简和木牍,此后书信全用纸张书写。书写的介质与此前不同了,但名称却被沿用下来,称作尺牍。
魏晋时代,尺牍既是一种文体,更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样式,其代表书家当然首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道:『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二王留给后人的尺牍正是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法帖。在中国历史上,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按汉人多云尺牍。』东晋时,桓玄下令废止竹简和木牍,此后书信全用纸张书写。书写的介质与此前不同了,但名称却被沿用下来,称作尺牍。魏晋时代,尺牍既是一种文体,更是书法创作的一种样式,其代表书家当然首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道:『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二王留给后人的尺牍正是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法帖。在本册中我们辑入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行穰帖》《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妹至帖》《寒切帖》《游目帖》《旃罽胡桃帖》《远宦帖》《七月帖》《都下帖》《上虞帖》《雨后帖》《大道帖》等二十三通尺牍墨迹,王献之的《廿九日帖》《鸭头丸帖》《中秋帖》《送梨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等六通尺牍墨迹。虽然这些传本尺牍墨迹皆非原作,但其双钩廓填技艺精绝,皆可谓『下真迹一等』,因而仍能让我们领略二王行草书的艺术风采。这二十九通尺牍的尺寸及馆藏情况如下:《快雪时晴帖》,纵23厘米,横14.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姨母帖》《初月帖》《廿九日帖》,载于《万岁通天帖》(又称《王羲之一门书翰》),整帖纵26.3厘米,横253.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合装,纵24.7厘米,横46.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行穰帖》,纵24.4厘米,横8.9厘米,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合装,纵28.7厘米,横58.4厘米,现藏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三帖合装,纵24.8厘米,横41.8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妹至帖》,纵25.3厘米,横5.3厘米,日本中村富次郎收藏。《寒切帖》,纵25.6厘米,横21.5厘米,现藏天津博物馆。《游目帖》,11行,102字,其*后的收藏者是日本广岛的安达万藏,墨迹本于一九四五年毁于原子弹爆炸,现有安达氏珂罗版黑白影印本,本册收入的是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依据珂罗版黑白影印本合作使用数字技术复原的彩色版本。《旃罽胡桃帖》,纵25.2厘米,横20.5厘米,现藏英国大英图书馆。《远宦帖》,纵24.8厘米,横21.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七月帖》,纵27.7厘米,横25.8厘米;《都下帖》,纵27.9厘米,横25.2厘米;此二帖合装为一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虞帖》,纵23.5厘米,横2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雨后帖》,纵25.7厘米,横14.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大道帖》,纵27.7厘,横7.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鸭头丸帖》,纵26.1厘米,横26.9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中秋帖》,纵27厘米,横11.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送梨帖》,2行,包括所缺“送”字共11字,曾入清内府,今不知所终。《地黄汤帖》,纵25.3厘米,横24厘米,现藏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东山松帖》,纵22.8厘米,横22.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次我们即以各馆藏原本(或复原彩色本)为底本加以影印出版,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鉴赏。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靳永,1970年出生于山东章丘,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跟随蒋维崧教授、徐超教授攻读古文字与书法方向的研究生,获博士学位。著有《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艺术之旅》《老子解说》《孟子译注》《古文观止译注》《杨沂孙篆书在昔篇》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泰山文艺奖、刘勰文艺奖、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
平面广告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以平面广告设计理念为基础,运用Photoshop CS2和Illustrator CS进行图像和图形处理,从而帮助读者在理论、操作及...
电影知道答案 本书特色 在浮躁的时代,单调的生活,残酷的竞争,无奈的现实……无一不让你我的身体感到疲惫,心灵变得麻木在迷茫无助,在苦闷沮丧之时,别忘了,在你身边...
花鸟圆雕-寿山石雕大图解 内容简介 圆雕是一种从四面都能欣赏的雕刻艺术手法,它与钮雕、浮雕、薄意共同组成了寿山石雕的四大主要雕刻艺术手法,花鸟画的『形神兼备』与...
百宝总珍集(外四种) 本书特色 佚名等编著的《百宝总珍集(外四种)》共收录宋、元两代印玺、古玩器物等杂谱5种,其中宋代2种,元代3种。所述内容涉及玉类、珠类、毛...
影视导演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倾心之作,全书对影视导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以及操作技巧作了全方位的阐释。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可读性强,是从事影视...
白蕉与姚鹓雏先生信札选-白蕉墨迹集萃-[五] 本书特色《白蕉墨迹集卒(5):白蕉与姚鹓雏先生信札选》选取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白蕉与姚鹓雏来往书信十余通。姚鹓雏颇有...
沙孟海作品-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书法作品-[No.47] 本书特色《中国*具代表性书法作品》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论电影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电 理 家林格伦所 的一部系统地 述电 艺术的作品。本书初版一经 世便引起电 界的广泛注意。作者扼要地介绍了 片的摄 组织、拍摄...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内容简介: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
戏剧“怎是”讲演录-名校名师名课实录 本书特色 这本“讲演录”是近十年来作者教授研究生“戏剧美学”这门课程所不断累积的成果的一个并不完善、也不完整的记录。内容包...
吉祥图 内容简介 《吉祥系列纹样-吉祥图》主要讲解工艺美术,建筑装饰,服饰织绣,家具装饰,宗教文饰,民间美术,岁时节庆等内容。吉祥图 目录 1.工艺美术2.建筑...
颜体.多宝塔碑.偏旁部首-书法练字纸 本书特色 《书法练字纸:颜体·多宝塔碑·偏旁部首》内容简介:不学书法技法,难以写好字,这是亘古...
《财务报表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成本的上升、利润的降低,中小企业的生存越来越艰难,财务的状况越来
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台静农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台静农》主要内容包括:秋明翁论书诗一首、七言诗一首、王介甫诗一首、临《爨龙颜碑》、七言诗一首、集《石门颂...
历代书法论文选 内容简介 书按作者生率年代的前后次序编或收录,从汉到清代的历代有关书法的论文,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有关书法的研究成果,对书法爱好者提高书法...
兰亭集序-王羲之-名家墨宝选粹临帖放大本 本书特色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
本書以超過二十萬字的內容,堂堂遍歷「台灣實驗電影」這片台灣電影歷史論述中一直是世人極為陌生的地帶,為中文書寫「實驗電影史
钢笔行书(隶书)标准字帖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司马父子在借鉴古今书家学书练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练习写字的客观规律出发编写的,是作者多年从事硬笔书法研究创作和教...
开罗埃及博物馆 本书特色 《开罗埃及博物馆》从埃及博物馆展示的世界上*重要的古埃及珍品中遴选了73个进行介绍。既包括*重要的杰作,也有那些尚不为公众所熟知的文物...
简媜,生于宜兰县冬山河畔,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专事写作,为当代散文名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言人之所不能言,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