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典,其蕴涵的深刻哲理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还是百姓当中,《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至高无上的圭臬。在《论语(无障碍阅读 珍藏版 套装共4册)》中,文若愚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确细致的注释和翻译,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文》,不失为雅俗共赏之佳作。
《论语(无障碍阅读 珍藏版 套装共4册)》除《论语》原文之外,包括题解、注释、译文、精读论语四个部分。“题解”中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对原文义旨以及历史背景的点拨;“注释”和“译文”对《论语》进行了准确细致的翻译;“精读论语”在把握《论语》原文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读者聆听《论语》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该书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之魂的理想读本。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多元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该书的艺术价值。品读传世经典,汲取圣贤智慧,该书是值得你一生收藏、品读的珍品,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打开该书,让我们轻松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掌握其中的智慧精髓。该书由孔子著、文若愚编。
【精读论语】追求更高境界本章所描述的,是一个师徒探讨学问的温馨场景,弟子的真诚询问、老师的循循善诱,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于探讨的内容,则是孔子适时引导子贡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其实是有着次序、等级和境界之分的,这和道家修道、佛家修佛是一样的。只是现代人不太了解,故而视之为泛泛而修。这一章中,我们不难感受儒家人格修养的境界等差。子贡提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修养,并询问老师这样的人生境界怎么样。夫子首先肯定了这样的人生修养,但同时又向子贡指出更高的修养境界,那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至于“贫而乐,富而好礼”之上又该是什么境界,孔子这里没有说,想必还是有的。因为在儒家的人生修养课上,人的道德的提高是没有尽头的。这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只是师徒讨论道德修养的一个立足点,并非核心问题。但是即便如此,仍然值得我们注意。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告诉我们在不同生活处境下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通常情况下,一般人与生活处境的关系是“人穷志短”和“财大气粗”,也即是说,人处在贫穷状态下,低三下四的多;当富贵在握之时,通常会傲视众人,当然,这是没有修养的人生境界。在贫富不同的处境下,第二层境界便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也就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但不逢迎、讨好他人,富有的人也不是恃财骄纵。能做到这一点,算是有修养的人了。能达到这个层次,已经比较可贵了,但这种人内心还存在着严重的贫富界限,还需更进一步。而更高的第三层境界则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已经认识到,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的因素,个人生活是否幸福、快乐,并不取决于这些外在的因素,关键在于精神上是否得到了满足。达到这个层次的人通常不会让贫富问题左右他们的思想,而是以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礼让作为生活的内容与准则。可以说,这些人基本上看透了“贫富”。可见,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已不在财富之上,而是上升到了精神追求的界面,要比单论财富高出了许多。通过对修养过程中贫富问题的探讨,子贡有了感悟,便借助《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的言下之意是:“老师,我明白了,人在道德的修养上是没有止境的。在达到一个层次之后,不能以此为满足,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孔子对子贡的回答非常满意,高兴地夸赞起来,对子贡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作出了极大的肯定。师徒的这番对话,除了告诉我们在贫富处境中应该保持的正确人生态度之外,更是教导我们学无止境,修行无止境。还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永保进取之心,精修猛进,达到更高境界。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孔子教导学生的手段,他并不是单纯地教授弟子们文学课,而是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善于通过启发提升学生的境界和修为。这种思路,启迪所有做师长的人应该怎样去教导自己的学生。【精读论语】了解别人很重要这一章**句与篇首“人不知而不愠”相呼应,说明学习修养的根本目的还是完善自我,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根本不用担心什么。这一点,**章我们已经做了讲解,不再多谈,这里重点解读一下第二句。在孔子看来,“不知人”问题很严重。这里的不知人,并不是说不认识某个人,而是说我们对某人的人品、志趣、见识等了解得不够准确,对其人的性格、情感、才干了解不够全面。也即是说,对人的认识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把事情托给其人,不但难以达到目的,反而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赵国时期,秦军攻打赵国,廉颇率赵军在长平阻击秦军。之后不久,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罢免廉颇,启用赵括为将。由于对赵括才干缺乏准确认识,结果导致长平惨败,40万大军被葬送。春申君名黄歇,因深受楚王信任,担任楚相。当时,有个奸诈的赵国人名叫李园,投到春申君门下,并骗取了春申君的信任。他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待妹妹怀孕后又教唆春申君把妹妹献给膝下无子的楚王。他的妹妹果然生下太子,他也因此赢得楚王的信任,得以参与朝政。李园得志之后,生怕自己的丑行被春申君公开,便豢养死士,准备杀了春申君。楚王病重之机,门人朱英提醒春申君,李园将有阴谋。因为对李园的品行缺乏正确认识,春申君并未把朱英的警告放在心上。不久,楚王病危,召春申君议事,李园在官门设下埋伏,杀害了春申君。不知人有两种情况,一是上面所述,把无能者当成干才,把坏人当成好人,遭受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第二种情况则是把好人当成坏人,把才能卓著之人当作庸人,如此同样会造成恶果。比如上文所说的赵王,把杰出的军事家廉颇看成胆小鬼,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后果我们都知道了。明朝末年,后金大军对中原虎视眈眈。明军督师袁崇焕智勇双全、忠肝义胆,率兵驻守宁远,使后金军无法施展。可悲的是,有眼无珠的崇祯皇帝竟把袁崇焕当作奸细,凌迟处死。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终为明朝招来灭亡之祸。不了解他人是正直还是邪恶,不知道孰是孰非,后果十分可怕。所以,孔子才强调“患不知人也”。……
孟子旁通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于1976年应台湾《青年战士报》之邀,以轻松浅显的方式公开讲解《孟子》七篇,广受欢迎。其讲稿后经其弟子友人整理出版,本书即为南先生...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有三个译本: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
逻辑思维与诡辩 本书特色 诡辩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事情,如何认识诡辩手法、掌握破斥诡辩的方法,是现代人实现有效沟通的技能。《逻辑思维与诡辩》在强调逻辑本身...
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 内容简介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
《辞典》保留了海因里希纳特克编著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术语辞典》的内容和形式,辞条的排列顺序也没有变动,只是给每个德语
福柯:危险哲学家 本书特色 《危险哲学家》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布罗萨(alain brossat)的著作。这本书不是另一部福柯的研究,而是作者用“跟着他”(...
人生十论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被誉为国学大师。他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收录本书中的篇章分别作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是先生讨...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 本书特色 该书为一位在一线从事3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研工作者的《论语》阅读笔记。作者从2006至今,用还原生活的思路,从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
发现自己 本书特色 ★对于禅学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容易理解的禅学讲座笔记,是通俗易懂的禅学入门读本;对于普通人来说,又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人生指南。★山田无文是当代...
上帝的居所-60座经典教堂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四色印刷的精美图文书,书中汇集了中外60座经典教堂,这些教堂刻画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同一个表情:同样的肃穆与宁静,...
《禅心三无》内容简介: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有言:“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自它诞生起,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便深入其各个层面
毛绒绒的逻辑·存在 本书特色 《毛绒绒的逻辑》2004年4月面世,迄今销售超过300,000本。FurryLogic的版权已授予13个国家(美国出版社所出的版本...
开悟之旅-铃木大拙禅论集之 二 本书特色 《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二》以开悟为主要目标,综述公案的参究。在铃木大拙看来,公案参究是一种求悟的手段,是现代禅修的要件,更...
纵欲与虚无之上:现代情境里的政治伦理 本书特色 《纵欲与虚无之上》是钱永祥对现代性的伦理思考,关切现代人的道德伦理处境。面对现代性的挑战,我们不只是在处理一组客...
白话阿弥陀经 本书特色 《白话阿弥陀经》为“净土三经”之一。《白话阿弥陀经》采用对译加注释、解说并配图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阿弥陀经》,这是一部通俗易懂、富有感染...
柏拉图全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柏拉图是古希腊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与著作对西方哲学理念与整个文化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极...
傅佩荣-我读《老子》 本书特色 《傅佩荣文集:我读<老子>》: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
沉思录 本书特色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 温家宝《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
陈来卷-回向传统-儒学的哲思 内容简介 《回向传统(儒学的哲思)》(作者陈来)是“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之一,收录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回顾与前瞻;梁漱溟的东西...
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愈看愈风滋味出。……孔子言语一似没紧要说出来,自是包含无限道理,无些渗漏。——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九》★《论语》,文字虽极简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