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角》是"梭罗文集"系列图书中的一本,是一本著名的散文集,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在游览科德角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如海边发生的海难、瑙塞特平原的风光、高地灯塔的雄伟等。此外,该书还对科德角的历史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的探究。作品被翻译为很多国家的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发行,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被文学界公认为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类作品。《科德角》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描述了在自然中漫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从容人生。本书的作者在自然文学写作方面影响很大,奠定了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基础,也是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海难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但我——一个生活在内陆深处的人却从没亲眼见过大海。为了能够好好看一看海的模样,1849年10月,我和朋友**次去了科德角;第二年6月,又独自去了一次;1855年7月,我第三次去那里,也是和朋友一起,我们到了特鲁罗。我在科德角总共待了大约三周的时间,有两次是沿着大西洋海岸从伊斯特姆走到普罗文斯敦,另一次除了四五英里的路程外,其余的路程都是沿科德角湾走的,途中六次穿越科德角。尽管我去过海边那么多次,却只沾上了一点点海水的咸味。读者们想必已经预料到了我的作品中只有这么点儿海洋的味道,就像轻风温柔地从海湾吹进陆地的味道,也像9月的大风过后,离海20英里的窗户和树皮上能尝到的那一点点咸味。到距离康科德不到10英里的一些小湖旅行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但*近我越走越远,竟一直到了海边。我认为我完全能够写一本关于科德角的书,它将绝不比其他人所写的探讨“人类文化”的书逊色。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称而已,不过我要写的却比那些书有趣。至于我的书名,我觉得科德角(Cape Cod)里的“Cape”来自法语的“cap”,而“cap”又源于拉丁语的“caput”,意思是“头部”。“caput”这个词大概是由动词“capere”(拿)演变而来,因为头部是我们拿取东西时*先选取的部位。例如:Take time by the forelock1 (抓住时机)。抓蛇时,抓其头部也是*安全的。至于科德角里的“Cod”则来自“cod-fish”(鳕鱼),因为巴塞洛缪·戈斯诺尔德船长2 曾于1602年在这个地方抓到了“大量鳕鱼”。这种鱼被称为“cod-fish”,可能与撒克逊语的“codde”(存放种子的箱子)一词有关,也许是由于这种鱼的外形像箱子,或是由于它的鱼卵数量之多犹如箱子里的种子。它也可能来自“codling”(生苹果)或“coddle”(用文火煮),如煮豌豆之类的青菜。科德角是马萨诸塞州一只弯曲而裸露的手臂,它的肩部是巴泽兹湾,肘部是马勒巴里角,手腕是特鲁罗,而普罗文斯敦则是它那沙质的拳头。背靠青山山脉,脚踩大西洋的马萨诸塞州像个拳击运动员一样守护着科德角:东北面刮来的风暴被它一个拳头抵挡,并不时地将来自大西洋的入侵者高高举起;它的另一个拳头则随时准备出击,保护着胸部——安角。通过仔细研究地图,我发现科德角的东侧,也就是“前臂”外侧的海岸线上,有一条延伸了30多英里的海滩,那是欣赏海景的绝佳地点。不过海滩在奥尔良有一处缺口,那里是瑙塞特港的入口。如果我从陆地去那里的话,就只能先到伊斯特姆。我也有可能从那里步行大约20英里,一路平安地直抵雷斯角。1849年10月9日,星期二,我们离开了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在抵达波士顿的时候,我们得知本应在前一天就到达的“普罗文斯敦”号轮船,由于突遇风暴至今尚未抵港,而且我们在街上看到了一张传单,标题印着“死亡!145人在科哈塞特遇难”,于是我们决定取道科哈塞特。我们在车上遇见了许多爱尔兰人,他们是去辨认尸体、抚慰幸存者的,并且将参加下午的葬礼。到达科哈塞特后,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在往1英里以外的海滩走,很多人是从附近乡下赶来的。上百人浩浩荡荡地向同一个方向——科哈塞特行进,有些人步行,有些人乘马车。人群中还有一些牵着猎狗、身穿猎装、背着猎枪和猎物袋的打猎爱好者。经过墓地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挖好的硕大的坑,像个地窖。我们经过了一条迂回曲折的岩石小路,在到达海边之前,遇到了几辆赶往礼拜堂的平时用来运干草的牛车和农用马车,每辆车都载着三个粗糙的大木盒,不用问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车的主人临时当起了殡葬承办人。许多马匹连同马车一起被拴在了海边的栅栏上。海滩上1英里以内人头攒动,有的在寻找尸体,有的在检查沉船的残骸。近海岸处有一座小岛,叫作布鲁克岛,岛上有一个小木屋。据说这里是马萨诸塞州岩石*多的海岸,也是海难多发地,从南塔斯克特到锡楚埃特随处可见坚硬的大理石,尽管海浪已经把它们打磨圆滑,但却无法将它们击碎。……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思想家。倡导朴素、真实、清醒、自然的生活方式。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富有思想性,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阐述了研究环境史和生态学的发现和方法,对自然文学写作的影响甚远,也奠定了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基础,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科德角》是一部自然文学名著,是心灵的漫步,内容包括《海滩》《马车观光》《瑙塞特平原》《韦尔弗利特的采牡蛎者》等十篇文章,作者亨利·戴维·梭罗通过漫步的足迹,让脚步屈从于本能而非理智,用文字将自然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其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置身大自然中思想的闪光。
海难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但我——一个生活在内陆深处的人却从没亲眼见过大海。为了能够好好看一看海的模样,1849年10月,我和朋友**次去了科德角;第二年6月,又独自去了一次;1855年7月,我第三次去那里,也是和朋友一起,我们到了特鲁罗。我在科德角总共待了大约三周的时间,有两次是沿着大西洋海岸从伊斯特姆走到普罗文斯敦,另一次除了四五英里的路程外,其余的路程都是沿科德角湾走的,途中六次穿越科德角。尽管我去过海边那么多次,却只沾上了一点点海水的咸味。读者们想必已经预料到了我的作品中只有这么点儿海洋的味道,就像轻风温柔地从海湾吹进陆地的味道,也像9月的大风过后,离海20英里的窗户和树皮上能尝到的那一点点咸味。到距离康科德不到10英里的一些小湖旅行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但*近我越走越远,竟一直到了海边。我认为我完全能够写一本关于科德角的书,它将绝不比其他人所写的探讨“人类文化”的书逊色。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称而已,不过我要写的却比那些书有趣。至于我的书名,我觉得科德角(Cape Cod)里的“Cape”来自法语的“cap”,而“cap”又源于拉丁语的“caput”,意思是“头部”。“caput”这个词大概是由动词“capere”(拿)演变而来,因为头部是我们拿取东西时*先选取的部位。例如:Take time by the forelock1 (抓住时机)。抓蛇时,抓其头部也是*安全的。至于科德角里的“Cod”则来自“cod-fish”(鳕鱼),因为巴塞洛缪·戈斯诺尔德船长2 曾于1602年在这个地方抓到了“大量鳕鱼”。这种鱼被称为“cod-fish”,可能与撒克逊语的“codde”(存放种子的箱子)一词有关,也许是由于这种鱼的外形像箱子,或是由于它的鱼卵数量之多犹如箱子里的种子。它也可能来自“codling”(生苹果)或“coddle”(用文火煮),如煮豌豆之类的青菜。科德角是马萨诸塞州一只弯曲而裸露的手臂,它的肩部是巴泽兹湾,肘部是马勒巴里角,手腕是特鲁罗,而普罗文斯敦则是它那沙质的拳头。背靠青山山脉,脚踩大西洋的马萨诸塞州像个拳击运动员一样守护着科德角:东北面刮来的风暴被它一个拳头抵挡,并不时地将来自大西洋的入侵者高高举起;它的另一个拳头则随时准备出击,保护着胸部——安角。通过仔细研究地图,我发现科德角的东侧,也就是“前臂”外侧的海岸线上,有一条延伸了30多英里的海滩,那是欣赏海景的绝佳地点。不过海滩在奥尔良有一处缺口,那里是瑙塞特港的入口。如果我从陆地去那里的话,就只能先到伊斯特姆。我也有可能从那里步行大约20英里,一路平安地直抵雷斯角。1849年10月9日,星期二,我们离开了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在抵达波士顿的时候,我们得知本应在前一天就到达的“普罗文斯敦”号轮船,由于突遇风暴至今尚未抵港,而且我们在街上看到了一张传单,标题印着“死亡!145人在科哈塞特遇难”,于是我们决定取道科哈塞特。我们在车上遇见了许多爱尔兰人,他们是去辨认尸体、抚慰幸存者的,并且将参加下午的葬礼。到达科哈塞特后,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在往1英里以外的海滩走,很多人是从附近乡下赶来的。上百人浩浩荡荡地向同一个方向——科哈塞特行进,有些人步行,有些人乘马车。人群中还有一些牵着猎狗、身穿猎装、背着猎枪和猎物袋的打猎爱好者。经过墓地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挖好的硕大的坑,像个地窖。我们经过了一条迂回曲折的岩石小路,在到达海边之前,遇到了几辆赶往礼拜堂的平时用来运干草的牛车和农用马车,每辆车都载着三个粗糙的大木盒,不用问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车的主人临时当起了殡葬承办人。许多马匹连同马车一起被拴在了海边的栅栏上。海滩上1英里以内人头攒动,有的在寻找尸体,有的在检查沉船的残骸。近海岸处有一座小岛,叫作布鲁克岛,岛上有一个小木屋。据说这里是马萨诸塞州岩石*多的海岸,也是海难多发地,从南塔斯克特到锡楚埃特随处可见坚硬的大理石,尽管海浪已经把它们打磨圆滑,但却无法将它们击碎。……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思想家。倡导朴素、真实、清醒、自然的生活方式。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富有思想性,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在《瓦尔登湖》中梭罗阐述了研究环境史和生态学的发现和方法,对自然文学写作的影响甚远,也奠定了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基础,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内容简介: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
《从0到1:人工智能赋能商业的秘密》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无疑是近年来的新宠,屡屡登上新闻头条:从先后击败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和柯
渊研楼屈学存稿 本书特色 “渊研楼”是汤教授书斋的名字。此集原名《文录》,今题《屈学存稿》,是为了突出其主要内容和特色。此集收录汤教授潜心典籍70载、立身学林6...
中国古典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内涵很广,类别很多,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古代小说限和分类,在目录上是一个有待研究
葉慈是愛爾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近世最受重視最受喜愛的詩人。他精美深刻的詩篇,始終縈繞著沉重的愛爾蘭,縈繞著愛爾蘭
《苏轼年谱》自1998年2月出版后,深受学界关注,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3年重印,作者撰写了“重印后记”,将其最新补
王强,于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曾在短短七年间从国内电脑公司的底层员工飙升为IT行业外企在华机构高层管理者,堪称职场精英、商战高手。后曾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并涉...
银饰的马鞍 本书特色 本书为“乡愁文丛”之一,散文集,作者为叶多多。在书中,通过《在昆明居》《银饰的马鞍》《行走的乡村》等篇章的生动叙述,描绘了作者故乡的风土人...
鲍文蔚(1902—1991),男,江苏宜兴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西洋文学,毕业后留学法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法大学、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山东大学、解放军外...
2009中国随笔年选 目录 **辑黄集伟他的囧你的槑我们心中巨大的雷陶东风理解我们时代精神文化的关键词第二辑崔卫平天使的倾斜李大卫我也不高兴耿占春废话的政治野夫...
命运之神:林彪选婿真实记录 内容简介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和提坦女神忒弥斯的女儿摩伊拉,是执掌人类死生祸福的命运之神。 这命运女神有时又是三位一体的形象:她们叫...
《徐梵澄文集》收录了徐梵澄早年翻译的尼采作品《苏鲁支语录》、《尼采自传》等,他翻译并重新修订过的《薄伽梵歌》、《五十奥义书》等关于古印度文明的经典,以及他写的阐...
清华百年风雨实录 本书特色 百年清华兴衰荣辱岁月的历史回放,学人治学精神道德操守的一次自检!凝视大量远去的背影,在字里行间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 当知识分子面对利...
徐志摩文集 本书特色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南湖、云中鹤等。1915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和1921年分别赴...
韩少功作品系列:西望茅草地 本书特色 中短篇小说集(1978-1984)韩少功以《月兰》(1978年)《西望茅草地》(1980年)《飞过蓝天》(1981年)《风...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07:韩邦庆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韩邦庆卷》。书中收录其代表作《海上花列传》。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
郑板桥文集 本书特色 郑板桥是中国文人的一个缩影,他的家信可谓无所不包,上至皇族贵胄,中至墨人骚客,下至平民布衣。谈古论今,皆不肯做熟语。可以终岁不作,不可以一...
广东“农家书屋”系列--过目难忘爱情诗 内容简介 《过目难忘:爱情诗》选取范围*广,从我国古代的《诗经》、晏几道、李商隐,到现当代的徐志摩、余光中、舒婷;再从英...
儒林宝训丛书——先儒寄语 内容简介 本书为《儒林宝训》系列丛书之一。《儒林宝训》小丛书,其中既有儒家经典,又有名贤语录;既有怡性小品,又有山居琐记。我们清楚地知...
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不攀附.不将就 本书特色 晚情观点: 不必羡慕那些过得比你精彩自由的人,他们并不比你优秀,只是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里,有自己的想法与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