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作者:约瑟夫·J. 埃利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8-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08681283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内容简介

这是美国被人忽视的“第二次革命”。
1776年,为了抵抗英国、争取独立,美利坚的十三邦结成了联盟。1783年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者,让美国赢得了珍贵的独立和自由,但是——此时美国想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依然困难重重。独立战争胜利后,国内邦与邦之间的深刻分歧也随之浮现。站在当时的视角看这些各行其是的地方权力,没人敢肯定日后是否会有“美国”这个国家。
独立之后的几年,美国在一片胜利的气氛里渐渐失控。战争期间欠下的外债,哪个邦都不愿出钱偿还;和外国商谈的条约,不同意的邦就拒不执行。国际声誉上,美国从人类的革命之光,很快跌落成了一个信誉败坏的国家。另外,还有西部土地利益、奴隶制、亲法和亲英等等分歧,把独立初期的美国推向了分裂的边缘。一些乐观的英国政客,甚至等着美国各邦在窝里大打出手,然后央求着回到大英帝国的怀抱。
在这种几乎无望的境地,美国革命能够真正成功、建立坚实的国基,着实是政治上的奇迹。《缔造共和》这本书,将为你拼出这一奇迹的全貌: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联邦党人文集》、华盛顿、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财政之父汉密尔顿……这些人和事之所以被铭记,就是因为他们在那个关键时刻构成了美国的国家与国格。

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本书特色

1. 政治学中有一个比喻说,国家就像一条船,要在开出船坞之前把它打造完美;切不能等到船下水之后,再修补漏水的地方。《缔造共和》就是几位美国建国者奋力造好“美利坚之船”的一段往事。美国的宪法、三权分立、联邦制,美国的国本,就诞生于这6年的政治风云之中,并且一经确立,二百余年来不曾有大的变动。了解这段历史,就理解了美国的立世之基。
2. 《缔造共和》生动讲述的历史,就是《联邦党人文集》的全部背景事件!《联邦党人文集》(或译为《联邦论》)是美国经典政治文献,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部奠基之作,曾在中国国内掀起阅读风潮。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该书的议题过于抽象——啃专著,不如先读历史,《缔造共和》正是你需要的!
3. 这本书将修正你对美国的误解:美国并不是战胜了英国殖民者之后就立即诞生的。美国的建立是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要和阴魂不散的欧洲强权继续抗争,平衡精英政治和民主政治的不羁力量,并且不断尝试思想先哲的政治思想与契约精神。
4. 【套书推荐】美国革命和建国是世界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君主制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宰世界上千年,而美国的建立,向人类揭示了国家政治、乃至人之存在的新可能——共和制。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人民可以不必为了统治者的野心去赴汤蹈火,也不用为了供养所谓的“贵族”而忍辱负重;人民可以选出代表来管理自己的国家,以更平等、更进取、更有尊严的姿态实现人之价值。此次新思文化推出“美国创世记”系列,包含《美国创世记》《缔造共和》两本叙事历史,以及《华盛顿传》《杰斐逊传》两位核心国父的传记,均为约瑟夫·J.埃利斯作品,各有侧重。精彩故事之余,也理清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和精神内涵。

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目录

前言合众为一
-
**章《邦联条例》与愿景
第二章财政危机
第三章领土争执
第四章华盛顿再度出山
第五章麦迪逊时刻
第六章大辩论
第七章尾声
-
附录一邦联和永久同盟条例
附录二合众国宪法
附录三权利法案
-
致谢 261
注释 264

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节选

【序幕:合众为一】(节选)
我是在聆听28 位中学生在他们的同学和自豪的家长面前背诵《葛底斯堡演讲》(Gettysburg Address)时萌生了写作此书的想法的。我的儿子斯科特(Scott)当时正在位于佛蒙特的普特尼(Putney)的格林伍德学校(Greenwood School)教授科学,他邀请我为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担任评委。我不记得具体的时间了,但在不厌其烦地努力听清林肯说了些什么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林肯的这篇著名演讲的**句话就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
林肯是这样开场的:“87 年前,我们的国父们在这块大陆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1776 年,为了赢得战争,13个北美殖民地联合起来宣布要脱离英国而成为独立的13 个邦,战争结束就各行其是。它们在1781 年创建的基于《邦联条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的政府并非、也从未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它的确只是这些自视为迷你国家的拥有主权的邦之间的一项“和平协议”,为了共同的安全,它们自愿走到一起,组成一个本地版的国家联盟(League of Nations)。
一旦开始思考这些句子,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在赢得独立之后不可能出现一个团结的美利坚国家这种事物。个中原因就如杰斐逊(Jefferson)笔下的那些真理一样不证自明。殖民地已经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向英国政府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它们否认英国议会对它们的征税权,认定这项权力应归属各殖民地的立法机构,后者以一种更直接和更亲近的方式代表它们的选民,这是远方的英国议会中的成员无法做到的。1776 年7 月2 日通过的宣告独立的决议明确表明,这些前殖民地并非作为一个整体,而是作为“自由和独立的各邦”脱离大英帝国的。2 所以,从政治上而言,与这些争论共存的,是一个以邦为基础的框架。
距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大部分美国人在30 英里(约48 公里)的地理半径范围内出生、生活和死去。一封信从波士顿送到费城需要3 个星期的时间,因而他们的政治视野和忠诚度也受到限制——显然,当时并不存在广播、手机或者互联网这样的事物,可以解决距离的问题。因此,理想的政治单位是城镇或者是县,在那里,因为代表们就是你的邻居,所以你相信他们会捍卫你的利益。
的确,人们认定任何遥远的全国性政府都将意味着一个本地版的英国议会,它与美国公民的利益和经验离得太远,不值得信任。对这种遥远的政治权力来源的不信任已经成为独立运动中一股核心的意识形态推动力。对类似于来自伦敦和白厅的那种权力,人们常常持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敌意,他们将其描绘成天生专断、傲慢和腐败的。因此,创建一个全国性政府是美国革命者*不可能考虑的事,这种遥远的政治权力的来源包含了所有暴政的可能性,而爱国的美国人相信,这正是他们要反抗的。

缔造共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1783-1789 作者简介

约瑟夫·J. 埃利斯(Joseph J. Ellis)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畅销书作家,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美国建国史作品。他的《杰斐逊传:美国的斯芬克斯》和《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分别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普利策历史奖。
埃利斯早年就读于威廉玛丽学院和耶鲁大学。他曾在美国军中服役并在西点军校任教,军衔达到陆军上尉。埃利斯目前执教于马萨诸塞大学。
埃利斯主要研究美国殖民地和建国时代的历史,是该领域的权威学者和历史普及作家,为广大历史读者打开了了解美国建国史的窗口。《福布斯》杂志曾盛赞埃利斯的读者声望,称他是“历史学家中的罗杰•费德勒”。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