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年龄:10 岁
★学习自然观察:跟随自然观察和记录者学习观察中国的植物和动物。
★建立观察方法:以海拔为线索,从北京身边的鸟到青海和西藏的雪豹,探索物种分布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模仿讲述方式:用亲身经历的故事,结合照片,发现观察植物和动物的乐趣。
★扩大视野:*次拍摄野生动物时的刺激、遭遇稀有野生动物时的激动、自然给予的心灵感受,会引发自然和自身的思考。
★专家审订: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雪豹研究者刘炎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员、野生动物生态与保护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李晟审订。
★专家推荐: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时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全球保护地友好体系课题组组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执委解焱推荐。
内容介绍
借助中国的动物和植物,介绍如何学习自然观察和记录的科普读物。
作者以海拔为线索,从北京到珠峰,介绍了一路的观察:动物和植物、生物之间的生存法则、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自然界的诱惑与危险……作者还讲述了作为一个自然观察者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由这些故事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源于作者观察现场的记录和感受;书中的每一张摄影作品,都是作者耗费极大心血的结晶。作者对大自然的尊重与膜拜,成就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每一张精美绝伦的照片。
我跟耿栋*开始的接触是共同编辑“关注高原精灵雪豹”的央视新闻以及策划珠峰雪豹保护中心的纪录片。耿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感觉从头到尾他是一个很诚恳、很踏实、很如实记录自然的人,正是由于他和他的团队的工作,成为科学家和公众的桥梁。
在过去的十多年当中,耿栋用他的镜头记录了许多中国的野生鸟类和兽类,他的脚步踏遍了中国西部的很多野生动物的保护区。对于要拍摄的野生动物物种,耿栋会很认真地和科学家交流,阅读和学习物种的科学研究著作和论文,充分了解物种的自然生活史,努力做到如实地拍摄和记录自然状态中的野生动物影像。
作为一位专门从事大型兽类研究特别是研究中国雪豹的科学家,平时的精力主要在野生动物的课题研究和野外考察上,很少有精力投入到有关野生动物的科普写作上,国内这样的书籍也相对较少,已经出版的多是野生动物科学家如胡锦矗、潘文石、龙勇诚撰写的大熊猫和金丝猴等具体物种的偏重于科学方向的考察笔记,像《从大熊猫到雪豹》这样的以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角度来撰写的自然观察类的著作相对比较少。
耿栋试图通过这本书带领读者和他一起进入到野外拍摄现场,以每位青少年读者的视角亲身感受在野外探索自然和拍摄野生动物时,*次拍摄野生兽类时的刺激、遭遇稀有野生动物时的激动、背负沉重器材的辛苦、长时间隐蔽拍摄时的寂寞,这种现场感我想是每位青少年读者都特别值得期待的,摄影师在自然环境中的心灵感受一定会触动到每一颗阅读者的心。
——时坤(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自然保护区学院教授)
和耿栋接触*长的时间是在西藏日喀则,他在那里拍摄雪豹,还带我去看野生动物,当时就对他对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专业精神表示钦佩。今天读到耿栋的《从大熊猫到雪豹》这本书,深深被他细致、生动的描述所吸引,也才*次如此全面地了解他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有着如此长期的情缘和痴迷,也更加钦佩他为野生动物保护所做的努力。
很高兴耿栋能把自己十几年拍摄野生动植物的经历,以及在拍摄过程中自己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观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献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可以阅读到有关中国的野生动物的野外知识,欣赏到拍摄于中国自然环境当中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相信这会是一本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图书,因为孩子们天生就喜欢动物,就喜欢自然,只是他们心中对大自然的爱的种子,需要呵护和培育。当孩子们成天被关在钢筋水泥的建筑物中,这样的种子就不会发芽。
我自己之所以会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因为从小长在大山中,长在农村,在相当自然的环境中长大。有机会在山中采花、采蘑菇,小河沟中捕小鱼回家养。高中时候因为珍·古道尔的《我和黑猩猩》那本书,让我产生了到大自然野外和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梦想。高中毕业的时候坚决选择了动物学专业,到1994年顺利进入到自然保护行业。从保护斑鳖、藏羚羊、扬子鳄,到东北虎的栖息地保护东北虎,在过去的二十年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实现了我自己的梦想,同时发现自然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野生动物保护非常薄弱,一个*的原因是大家还是不太清楚自然保护和自己有多大关系,而导致大家对大自然的破坏漠不关心的原因是因为大家缺乏机会去了解和热爱大自然,孩子们心中爱大自然的种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死亡了。
通过阅读《从大熊猫到雪豹》这本书,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城市的孩子了解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和生活其中的野生动植物。从阅读开始,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只有爱了,才会关心,才会采取行动去保护大自然——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美丽家园。
——解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全球保护地友好体系课题组组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执委)
耿 栋:自然观察和记录者、自然纪录片导演、自然摄影师
2002年开始拍摄中国的野生动物,2004年开始重点关注中国西部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2005年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额奖学金,赴印度学习“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2008年为保护国际基金会“功夫熊猫”项目拍摄秦岭野生*,并完成纪录片《丛林之眼》。2009年加入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负责机构宣传和信息传播。在《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中国科学探险》等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专题图文作品40多篇,其中《年保玉则的观鸟喇嘛》获得2011年度*环境报道奖。
2014年开始专职从事自然纪录片的策划与制作,参与制作的影视作品有《丛林之眼》《熊猫列传》《熊猫蜂蜜》《雪豹》《乡村之眼》《王朗森林纪事》《转山》《在珠峰寻找雪豹》《象之家园》《熊猫的秘密》《自然北京》《神秘的澜沧江》等,其中《雪豹》《转山》《自然北京》获得纪录片类奖项。
百慕大魔鬼三角历险记 本书特色 鲁滨逊野外生存大冒险系列是一套科幻小说,涉及自然、科学、文明等多方面的知识。作者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之中穿插了各种科普知识和生活...
小飞侠 本书特色 《小飞侠》是杰姆·巴里*著名的一部童话剧。《小飞侠》一天晚上,彼得·潘来到小姑娘温迪家,教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在空中飞,并把他们带到了虚无岛。他...
夏日海怪(汉英双语) 本书特色 美国兰登书屋15年倾力打造!美国国家教育协会推荐的世界100部经典图书,《神奇树屋31:夏日海怪》(汉英双语)是一本能让孩子从小...
伊索寓言-珍藏版 本书特色 《读名著学语文》是一套教育部推荐书目,紧扣课程要求,让你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全面提升语文能力。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
我爱我的祖国 内容简介 文学是人学,儿童文学是人之初的文学。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文学是人生*早接受的文学,那些曾经深深感动过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人终生难忘终...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内容简介:本书共收录了周作人36篇随笔、散文,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
抽屉里的小纸人-王一梅儿童文学获奖作品 本书特色 穿着彩色斑点连衣裙的小纸人,在风雨中飞翔,飞向等待着她的那个男孩。懂蛤蟆语言的女孩米粒,在神秘的蛤蟆镇,接下了...
朝花夕拾-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青少年版 本书特色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初以《旧事重提》为...
忙碌的医生-趣味职业启蒙故事 本书特色 1. 央视热播动画“百变马丁”神奇大变身,化身建筑师、警察、医生、飞行员、消防员等10种身份,带领孩子们开启职业体验模式...
埃里希・凯斯特纳是德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脚本和广播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1929年,他的第一本儿童书在柏林的威廉出版社出版
居里夫人传-世界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 本书特色 《世界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居里夫人传》是世界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居里夫人传-世界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
本書為丹麥文繪本書。小孫子們最愛最愛的老祖母就要被死神先生帶走了!他們拼命地想要留住死神,讓祂不要帶走老祖母,所以不斷地
小猫玻璃丝的万能桌子 本书特色 “小猫玻璃丝”系列是奥地利名儿童文学作家埃尔文·莫泽尔专为幼儿创作的图画书,塑造了一个温暖、幽默、富有同情心、具有绅士风度的小猫...
经典阅读-杨家将 内容简介 《杨家将(少儿注音美绘本)/中国儿童成长经典阅读宝库》生动描写了北宋名将杨继业及其子孙世代前赴后继英勇抵抗外族侵略,抗击辽和西夏入侵...
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公民读本世界编 内容简介 在世界共同体里,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尊严;没有一个人或社会实体存在于道德范围之外;人人具有理性和良知,...
《又选错的班长》内容简介:两个迥然不同的少女,一个温和善良,一个好胜自傲,围绕着班长这个职位,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倒着走的女孩-意林小超人-3 本书特色 全球狂销500万册;荣登英、美、法、日多国少儿图书榜榜首;香港校园指定课外读本;小学生的**本学霸冒险书,用智商碾压一切...
统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契科夫短篇小说选 本书特色 契诃夫小说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
《成功人士不说,却默默在做的30件事》内容简介:短跑比赛,只差0.01秒,结果就会差很远。人生中,每天不起眼的细微差别,决定着一
儿童文学品牌作家书系青瓦高台/(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本书特色 竹竿和苍耳是一对双胞胎兄弟,爸妈为了躲债和孩子的安全,远走他乡谋生。不敢回家、躲在青瓦高台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