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隐秘角落》,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北京留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很多,但也有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历史变迁中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名字。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陆波用自己的目光去追寻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等“隐秘角落”的历史足迹,考察那里的文物遗存,讲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们的故事,试图将大时代与小事件勾连起来。
《北京的隐秘角落》作者的重心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考察北京城隐秘角落的文物遗存,重要的不是它们自身的前世今生,更多的是围绕这些因缘起合而隐藏于更深处的人与事,可能是帝王将相,可能是草根平民,那一份真挚的血肉人生正是作者极为感兴趣和努力挖掘的;其二,挖掘那些也已不存在的“过去的北京”,因为沧海桑田已是面目全非,而作者坚信,每一代人总是活在自己的当下极小的视野里,不知道过往,更不愿意思考未来,作者试图用文字以物转星移的变迁来阐释我们应该具有的开阔的思想和更加博大的胸怀。
这座城门,录下了北京城*惨烈的镜头
1898年9月28日,押解谭嗣同的囚车通过宣武门。 自24日被捕,只五天的时间,慈禧太后希望速斩“戊戌 六君子”,以儆效尤。这座城门见证了为推进中国走向现代改良而舍命的义士谭嗣同*后的身影。随后的六十八年,这座城门被逐步拆除:从清末至1930年,清政府和民国政府为修建环城铁路、方便交通而拆除箭楼、闸楼及瓮城,新中国政府在1966年拆除城门及围墙。全套拆除似乎与它丧失实用性以及成为城市交通障碍相关,拆除就是将它所代表的旧时代与文化彻底铲除,达到肉体与精神上的消灭。
董毅的《北平日记》,我在读到第三卷时才算搞清楚他家住哪儿,他家住宣武门外西南的下斜街一带(今依旧为“下斜街胡同”)。1940年,辅仁大学国文系大二学生董毅为了节省住宿费,每天骑车从宣武门外下斜街,穿宣武门门洞,一路直线奔北,过西单、西四,至定阜街辅仁大学上课。这一路飞奔他只消用时二十几分钟,令人好不惊叹。今人开车走这一趟,二十分钟基本是在红灯下消磨的。他的日记里一半诅咒坏天气,再有一半赞美好天气,那个灰蒙蒙的北平古城在好坏天气的转换里闪烁存生。那时候,宣武门连同城门、城墙俱在,只是瓮城被政府拆了,成为“火道口”,原来瓮城聚集的缸瓦集市也被挪移出来,今天“缸瓦市”这一地名即源于此。
有为青年董毅每天要从宣武门进内城,一起北风,他便得增重黄土二两,爆土狼烟,西单繁华市井便蛮荒起来,那时的北京城因为沿城一圈九大城门,倒很像个古城,一个粗粝的缓慢而陈旧的古代社会。如果时至黄昏饮马护城河,城墙映辉,场面静好,恍若迷失于蓟国辽京,不知后有元明清。
总有些东西在中国社会贯穿始终,譬如城墙、城门、子城(内城)、罗城(外城),今人以现代观点察知,嘲笑此乃画地为牢,自我绑缚,只是走个马牛驴车嘎嘎悠悠的小农经济怎适应马达轰鸣车轮奔跑的现代社会?原北京市市长彭真表达过毛泽东对工业化的感性态度。他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南看去,大手一挥,指着广阔的天安门广场说应该看到全是烟囱拔地而起,冒出浓烟!是的,在20世纪50年代,烟囱冒出黑烟代表现代化、工业化,象征世界强国。这位伟人向南一指,以及目力所及,也钦点到了一座破旧沧桑的城门。这就是宣武门,距离紫禁城不超过三千米。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京城完成了从古代规制城郭向现代规制大都市的改造。现代规制就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环线建设,即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摊的大饼形制。古代规制亦是画圈,便是宫城、皇城、内城、外城,是以城墙串起城门连成的三个半圈,外城只有小半圈。这是横亘明朝、清朝及民国的基本格局,时长五百五十余年。画圈是本城的一贯特色。宫城就是今天的故宫,基本保持明清制式,基本完好,虽然1950年代也曾差点被拆掉一批宫殿,以修出一条南北贯通的大路及大公园,供人民群众跳舞欢娱,好在有陆定一等有见识的人士坚决反对才得以保全。
陆波自己就是一支考古队和勘测队,她在这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大都市的缝隙间,勘探历史的沉积。由此她获得一种感受、认知和想象的能力,使城市空间获得深邃的时间纵深。人世纷纷,如戏如走马灯,我们原来和那些君王、僧侣、公主和奇士同在一个舞台上。陆波以律师的明察和缜密、诗人的体贴和激情,令日常的城市地理图景经受一种来自历史的震惊:那是莽苍苍千山万水,是路迢迢铁马秋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评论家、作家 李敬泽
旧址中倾听古都往事心声,遗迹里隐约帝王古刹运命,北京老城多少事,陆波拨开历史雾霭款款道来。有考据,有辨析,回望中有一往情深,掩映中是不尽眷顾。陆波的文字、情怀以及在边缘处发现历史变故的能力,使这本书如此地不同凡响、引人入胜。
——著名评论家 孟繁华
从上到下地俯瞰一个城市,只能得到她的外观,而转换视角,从下到上地去寻找那些城市“隐秘角落”,是真正懂得她的丰富内涵的独特切入点。本书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分析,以北京的寺庙为中心,揭示了那些被遗忘的或不为人们所知的历史。
——历史学家、澳门大学特聘教授 王笛
陆波,女,北京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起做执业律师,长期为京城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发表文史类文章散见于期刊、杂志,与北大同学合出诗集《燕园三叶集》。曾获腾讯·大家“2016年度作家”称号,现为腾讯·大家专栏签约作者。
《第五次开始》内容简介:我们从打猎上树摘果子,到开汽车坐办公室,谁能说清楚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罗
1945中国记忆:台湾光复 本书特色 戚厚杰著的《台湾光复》通过台湾历史上被列强染指,郑成功收复台湾,日军侵占台湾,两岸一心协力抗战,战后台湾光复的史实,通俗易...
无锡史话 本书特色 无锡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史话》一书从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现代风貌等方面,以翔实的资料、丰富...
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本书特色 他是人类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长的一位帝王—— 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他是人类历史上寿命*长的君主之一——享年八十九岁。他既...
《全球通史》(青少年版) 本书特色 ★ 全书材料新颖、内容丰富、既有政治、经济等历史常识,又有军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相关知识,涉及面广,包罗万象★ 兼具知...
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共六卷,包括《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夏史与夏代文明》《商史与商代文明》《西周史与西周文明》《...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 本书特色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由张亮采、杨树达编著。《中国风俗史》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书中将黄帝...
《千古大变局: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一个关键人物》以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严复、慈禧、康有为、梁
老照片-第八十辑 本书特色 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80辑)》内容包括:回忆夫人邓懿周一良、抗日女杰郑苹如孙孟英、一支鲜为人知的革命军队王秋杭、入缅参战的中国知...
《背叛》内容简介:时间,当代美国;地点,洛杉矶狄更斯城,脏乱差贫民区、底层人民聚居地、暴力频发的危险之都;人物,一个土生土
(627-649)-天可汗时代-盛唐天子的治世之道 本书特色 一部政商必读的管理经典独步历史的天空,重温中国人*自豪的光荣与梦想一部真实再现大唐盛世风范、光辉灿...
在二战中,英、美两国修建了特殊集中营,专门用来对德国战俘的对话进行秘密监听。这些战俘的对话不仅涉及到了军事秘密,如武器技
民国军阀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战事纷扰,“城头变幻大王旗”,军阀成为时代舞台上的主角。本书辑录了数十位军阀时代当事人的口述史料,他们多为国民党的高级军政要员,以其...
《枕草子图典》内容简介:《枕草子图典》内容丰富,涉及四季的节令、情趣,宫中的礼仪、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鸟、草木、日月星
文史: 二OO一年第2辑 总第55辑 目录 后土后稷神農蓐收考(上)論殷墟卜辭命辭语言本质及其语气(上)从西周的甸服制度論、吴、虞的关系孫吴武昌又称“东关”考魏...
元史论集 本书特色 《元史论集(精)》系历史研究者杨讷先生的史学论集。收入杨先生五十年来发表的元史研究论文二十八篇,其中包括对元代社会制度、农民起义、宗教及其他...
写文章本是兴趣,写着写着也就积了不少,如同囤积大白菜,一次搬一两棵,不留神之下就把地窖填满了。得朋友鼓励,遂挑选自己喜欢
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匈奴先民的崛起;步入强盛的匈奴帝国;匈奴单于争夺战;匈奴的附汉岁月;没落的北匈奴;漫长的崛起之路;匈奴帝...
中国伦理学史-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伦理学史》是**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也是蔡元培先生代表性理论著作之一,这本...
《不要挑战人性》内容简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无数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精妙的心理学实验,在严格设定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