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讲义》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靠前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本书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孝荣教授、张慧博士带着我们一起读《明史讲义》,了解学术大师孟森其人,梳理《明史讲义》的亮点与价值,帮助我们迅速了解《明史讲义》理论体系与特色,把握本书精髓。
这部明代史,论述有明一代的大事同重要制度,简明扼要,便于参考。——历史学家 杨联陞 买了很久,放在书架上一直冷冻着,直到一个寒冷的冬夜百无聊赖决定看看历史。认真看了十几页,就放不下了,文字简练,一目了然,看到后来真是字字血泪!惊心动魄间,建文与成祖血战,直到后来的英宗被掳,复辟,还有于谦的被杀!多少腥风血雨,多少叹息!好书!——豆瓣网友潮湿的花朵
《明史讲义》导读
**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体例附明代系统表
**章 开国
**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附群雄系统表说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
第二章 靖难
**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
第三章 夺门
**节 正统初政
第二节 土木之变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
第五节 夺门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
第四章 议礼
**节 武宗之失道
第二节 议礼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节 冲幼之期
第二节 醉梦之期
第三节 决裂之期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
第二节 天启朝之阉祸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四节 专辩正袁崇焕之诬枉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节 弘光朝事
第二节 隆武朝事附绍武建号
第三节 永历朝事
第四节 鲁监国事
**章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凡中国所谓正史,必作史者得当时君主所特许行世。然古多由史家有志乎作,国家从而是认之;至唐,始有君主倡始,择人而任以修史之事,谓之敕撰。敕撰之史,不由一人主稿,杂众手而成之。唐时所成前代之史*多,有是认一家之言,亦有杂成众手之作;唐以后则修史之责皆国家任之,以众手杂成为通例。其有因前人已成之史,又经一家重作而精密突过原书者,惟欧阳修之《新五代》足当之,其余皆敕撰之书为定本,私家之力固不足网罗散失以成一代之史也。《明史》即敕修所成之史。在清代修成《明史》时,有国已将及百年,开馆亦逾六十载,承平日久,经历三世。着手之始,即网罗全国知名之士,多起之于遗逸之中,而官修之外,又未尝不兼重私家之专业,如是久久而后告成,亦可谓刻意求精矣。既成之后,当清世为史学者,又皆以尊重朝廷之故,专就《明史》中优点而表扬之,观《四库提要》所云,可以概见。然学者读书,必有实事求是之见,如赵翼之《廿二史札记》,世亦以为称颂《明史》之作,其实于《明史》疏漏之点亦已颇有指出,但可曲原者仍原之,若周延儒之入《奸臣传》,若《刘基》《廖永忠》等传两条中所举,《史》文自有抵牾之处,一一又求其所以解之,惟《乔允升》《刘之凤》二传,前后相隔止二卷,而传中文字相同百数十字,不能不谓为纂修诸臣未及参订。其实《明史》疏漏,并不止此;间有重复,反为小疵,根本之病,在隐没事实,不足传信。此固当时史臣所压于上意,无可如何,亦史学家所不敢指摘者。且史既隐没其事实矣,就史论史,亦无从发见其难于传信之处,故即敢于指摘,而无从起指摘之意,此尤见隐没事实之为修史大恶也。 《明史》所以有须隐没之事实,即在清代与明本身之关系。清之发祥与明之开国约略同时,清以肇祖为追尊入太庙之始,今核明代《实录》,在成祖永乐间已见肇祖事迹,再参以《朝鲜实录》,在太祖时即有之。至清之本土所谓建州女真部族,其归附于明本在明太祖时。建州女真既附于明,即明一代二百数十年中,无时不与相接触。 《明史》中不但不许见建州女真,并凡女真皆在所讳,于是女真之服而抚字,叛而征讨,累朝之恩威,诸臣之功过,所系于女真者,一切削除之。从前谈明、清间史事者,但知万历以后清太祖兵侵辽沈,始有冲突可言,亦相传谓清代官书所述征明等语必不正确,而《明史》既由清修,万历以后之辽东兵事叙述乃本之清代记载,求其不相抵触,必不能用明代真实史料,而不知女真之服属于明尚远在二百年之前。凡为史所隐没者,因今日讨论清史而发见《明史》之多所缺遗,非将明一代之本纪、列传及各志统加整理补充,不能遂为信史。而于明南都以后,史中又草草数语,不认明之系统,此又夫人而知其当加纠正,不待言矣。从古于易代之际,以后代修前代之史,于关系新朝之处,例不能无曲笔,然相涉之年代无多,所有文饰之语,后之读史者亦自可意会其故,从未有若明与清始终相涉,一隐没而遂及一代史之全部。凡明文武诸臣,曾为督抚镇巡等官者,皆削其在辽之事迹,或其人生平大见长之处在辽,则削其人不为传。甚有本《史》中一再言其人自有传,而卒无传者,在《史》亦为文字之失检,而其病根则在隐没而故使失实。此读《明史》者应负纠正之责尤为重要,甚于以往各史者也。
孟森(1869—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专教明清史。是我国明清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治史方法为中国传统方法,即多取官修正史,其特点是善于发见问题,考证疑事,必有所为。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心史丛刊》《满洲开国史讲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明元清系通纪》等。何孝荣,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华大藏经续编(汉文部分)”编委。主要研究明清史、中国佛教史、故宫学。出版《明代文化研究》《清史十五讲》等十余部著作,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张慧,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爱知大学博士,现为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史。在《清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多篇论文,参与《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一书的编写。
本书是安东·约阿希姆斯塔勒根据希特勒女秘书克里斯塔·施罗德的遗著编写而成的。施罗德自1930年起在纳粹党机关中任职,自1933年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研究入门读物。历史学在法国极为发达,尤其是20世纪以来年鉴学派引领了世界史学的潮流。作者多年在索邦
百年张家-张謇.张詧及后人鳞爪 本书特色 本书所述为作者所经历的张家这些年来林林总总的大事小事。南通张家自张詧张謇始,下迄第三、四代,历世事变迁,堂燕分飞,子孙...
罗马帝国衰亡史(修订版)(套装共6册) 本书特色 ★ 爱德华·吉本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本书由台湾翻译家席代岳译文★ 本书是2008年3月出版《罗马帝国衰亡...
中国海湾志第10分册:广东省西部海湾 内容简介 《中国海湾志》是一部反映我国海湾基本自然环境要素为主的科学志书;内容包括海湾历史沿革、社会经济状况、气象、海洋水...
1998中国重发考古发现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98年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年度快报。以简洁的文字介绍1998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23处,同时刊发260余幅考古发掘现场...
南史(全六册) 内容简介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
赫德(1835~1911)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通过对海外殖民地的统治来建设英帝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晚清海关的外籍总税务司,赫德在
名号制度是在北族政治发育过程中,从政治领袖的称谓名号所发展出来的一整套既复杂又多变的政治制度。本书通过对中国中古时期北方
《Rust编程:入门、实战与进阶》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注重编码能力训练的实战性著作,既能帮助读者扎实掌握Rust的主要语法知识并具备
桂林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集 本书特色 《桂林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靖江王陵中包括悼僖王陵、怀顺王陵、安肃王陵、温裕王陵、...
唐代墓志中的地名资料整理与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墓志中的地名资料整理与研究》是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对目前所能见到的唐代墓志中的地名资料进行...
A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 内容简介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作者瞿林东近三十年来在这方面的点滴思考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所得。全书辑为上下两编。上编所...
《1942饥饿中国》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300万人饿死,300万人逃亡,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被遗忘的一年:历史文献鲜有记
《社群营销实战手册》内容简介:互联网正从“物以类聚”,走向“人以群分”的时代。秋叶等人的“社群营销”,并非单纯靠社群卖东西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本书特色 《叶》主要讲述了中国百年历史中一个家庭的变迁,从晚清到“文革”结束,把整个国家史诗般的记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叶家人的...
古史讲义-张政烺文集 本书特色 《张政烺文集》第四卷《古史讲义》,共收录张政烺先生授课讲义六种,大部分未见于《张政烺文史论集》,为此次新搜集到的资料。即:“先秦...
地图上的法国史-第二版 本书特色 历史地理学在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及面向学生和公众的历史教学领域,相关应用极少。这套“地图说史”丛书,别出心裁,用简明易懂的地...
会面之地-中外铁路建筑剪影 本书特色 《会面之地:中外铁路建筑剪影》将铁路发展与建筑文化相结合,分中国百年老站、新中国铁路名站、中国高铁名站、青藏铁路和世界铁路...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神话·宗教·媒介·哲学 本书特色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神话·宗教·媒介·哲学》全书分为四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