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经典著作,是其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文中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告诫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眼光要深远,思想要明澈,夯实基础,勿贪图世俗名利。这些书信读来却仍发人深省、引人入胜,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
美学泰斗朱光潜晤谈人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与青年谈心洞察明理,言真意切,看透人生的迷茫与暗伤执笔随想,给青年指点迷津,犹如一记清凉 “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
☆美学大师朱光潜成名作,文字优美,情真意切☆青少年成长必读的经典☆如暗夜之中的灯盏,照亮人生的征途。
☆该书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畅销不衰。
这十二封信是朱孟实先生从海外寄来分期在我们同人杂志《一般》上登载过的。《一般》的目的,原思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些学术思想。数年以来,同人都曾依了
这目标分头努力。可是如今看来,*好的收获**要算这十二封信。
这十二封信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作者实是一个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志士。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在深知作者的性行的我看来,这称呼是有真实的感情的,决不只是通常的习用套语。
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作者用了这态度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爱恋,谈升学选科等等。无论在哪一封信上,字里行间,都可看出这忠告来。其中如在《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一信里,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超效率!”这话在急于近利的世人看来,也许要惊为太高踏的论调了。但一味亟于效率,结果就会流于浅薄粗疏,无可救药。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不称入基督教的为基督教信者而称为“吃基督教”的,不称投身国事的军士为军人而称为“吃粮”的,流弊所至,在中国,什么都只是吃饭的工具,什么都实用,因之,就什么都浅薄。试就学校教育的现状看吧:坏的呢,教师目的但在地位、薪水,学生目的但在文凭资格;较好的呢,教师想把学生嵌入某种预定的铸型去,学生想怎样揣摩世尚毕业后去问世谋事。在真正的教育面前,总之都免不掉浅薄粗疏。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青年为国家社会的生力军,如果不从根本上培养能力,凡事近视,贪浮浅的近利,一味袭踏时下陋习,结果纵不至于“一蟹不如一蟹”,亦只是一蟹仍如一蟹而已。国家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可说。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征之现状,不禁同感。作者去国已好几年了,依据消息,尚能分明地记得起青年的病象,则青年的受病之重,也就可知。
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记者 柴静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喜爱和朋友、学生随意交谈。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入他露珠似的深邃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散文家 吴泰昌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头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张看——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张爱玲散文结集(精装共两册) 本书特色 张爱玲的作品中*触目惊心的是:人淹没在日常的细节中。人的灵性;人的活泼与绚烂,僵死在程式化的生活...
山河袈裟 本书特色 ★动人心魄的故事、饱满悲悯的情感、流畅韵美的文字,李修文的《山河袈裟》在未结集出版之前,就已经流传甚广。★【传递强大的生命能量,献给在人间赶...
手写体 内容简介 散文在小说和诗歌之中充当着间奏部分,它宽泛、明亮,有尾随事物发展的耐力,有“乱”的一切要素。本书精选了作者所有作品中的精品,包括《鸟境》、《游...
锦瑟 本书特色 家道中落、长相清俊的“他”是家族里学业有望的聪慧子弟,有幸得到伯父资助来到大上海,在富家子云集的圣约翰大学就读。但不久,伯父的盐局被查封,失去经...
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 本书特色 《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开放性的茨维塔耶娃作品系列由俄语翻译名家如苏杭、谷羽等先生担纲,有旧译新订,也有新译。...
精彩摘录他们不和别人谈心,嘴能像实心的核桃那么严——引自章节:柳屯的大家笑着嘀咕,笑得好像都不愿费力气,只到嗓子那溜儿,
《人类学讲演集》内容简介:本书是斯特劳斯在法国高等试验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任教期间的讲义,条理清晰地展示了他在1959—1982年间
张文熊卷-陇上学人文存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张文熊卷)》为甘肃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之一。张文熊(1919—2010),字公望,北京市房山县人,1946...
中国散文档案-马莉散文 黑夜与呼吸 本书特色 《黑夜与呼吸》作者马莉的散文自选集内容共分为五辑:词语的个人历史、温柔的坚守、怀念的立场、夜间的事物、黑色不过滤光...
《万叶集精选》内容简介:《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和歌集,收载了日本七世纪初至八世纪中叶约四千五百余首的庞大歌集
《宋文选》内容简介:宋代是散文创作兴盛的时期,“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北宋散文名家。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北宋如欧阳修、王安石
毛姆读书随笔 内容简介 毛姆用小说家的特殊才能为他笔下的那些大作家们描绘了一幅幅逼真的肖像,勾画出那些天才的性格特征——他们不再是崇拜的偶像,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
奢侈的闲情 本书特色 罗振宇所推崇《崇祯帝》作者“致青春”闲情文集。记录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勾动一代人的情感共鸣。布面精装,情怀典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电视...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II 本书特色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辛波斯卡继《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又一经典诗集。在这本诗集中,诗人用机智、...
《企业文化落地》内容简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战略是早餐,技术是午餐,产品是晚餐。企业文化会吃掉
古今图书集成珍藏本(三读8册) 本书特色 ★ 《古今图书集成》原著是一部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齐名并驾的文化巨著★ 把一些人们公认为“有特色”、“有意义”...
思接千载-复旦文史讲堂之四 本书特色 汇集在这一辑里的,是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整整一年间,在“复旦文史讲堂”进行的十一场讲座的记录稿,看上去主题相当分...
女神 星空(全本) 本书特色 《女神》是中国**部新诗集,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燃烧着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的呼...
迪士尼 浦东梦 本书特色 源于1928年,迪士因为米老鼠的创造而名扬天下,由此开创了迪斯尼公司的未来,若干年后,米老鼠也开创了迪斯尼在上海浦东的未来。迪士尼追寻...
老虎大福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老虎大福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