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

作者:赵峰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03-01

评分:5分

ISBN:9787514190595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 目录

**篇 理论探讨
**章 经济增长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第二章 资本主义制度与经济增长
第三章 作为后发国家积累体制的国有企业
第四章 金融化与资本主义危机
第二篇 宏观经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
第五章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否发生了金融化转型
第六章 发达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对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金融资本、职能资本与资本主义的金融化
第八章 新自由主义、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篇 宏观经济分析:中国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第十章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和趋势:一个结构的和比较的分析
第十一章 劳动收入份额、需求体制与经济增长
第十二章 中国非金融企业利润率动态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篇 再生产视角下的结构分析
第十三章 固定资本、加速折旧及其经济波动效应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两大部类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宏观结构:一个经验研究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两部类模型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结构分析
第十六章 工业化、固定资本与生产资料增长的结构
后记

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学界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的研究,较偏重于对经典作家的论述进行注释和理解,并就此展开过激烈而富有意义的讨论,但是较少有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统计资料,对其宏观和结构运行进行经验的研究;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较偏重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基本经济制度等范畴进行定性的讨论和研究,而较少涉及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和结构动态的分析。这两种情况都较大地限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更丰富的意见和建议的可能。《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即从这两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再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经济建模、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成果,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和结构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中国的经济建设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分析性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 节选

《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争,而自由主义的制度结构保证了这种竞争的*大限度的实现;同时,在自由主义的制度结构下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力量被削弱,资本家的力量得以加强,可以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率,从而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因此,资本家阶级更倾向于建立自由主义的制度模式。而管制主义的制度结构尽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和稳定,但是因为对资本和资本家施加了诸多限制,受到资本的本能的排斥,其建立也只能依赖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比如严重的经济危机(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得资本主义必须借助于政府干预才能恢复社会和经济稳定);并且一旦这种历史条件消失,资本主义体系又会逐渐倾向于恢复自由主义的制度结构。由此,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占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种自由主义的制度模式会转变为新的管制主义的制度模式或积累的社会结构;由于自由主义的制度模式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相对萧条和动荡将持续下去,而不平等和剥削程度还会持续上升。四、结论性评价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将资本主义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制度联系起来,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明显区别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不是简单地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归结为要素的积累和外生的技术增长,而是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资本主义的具体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建立起特定的能够为资本积累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和高额的盈利能力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制度,才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二,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也明显区别于在中国广泛流行的新古典制度经济学。新古典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变迁是理性的经济人对相对价格和交易成本变化的*优反应的结果,作为这种反应结果的政治、经济制度一般是有效的。而这显然无法解释现实中大量无效率制度的长期存在。而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制度是本国资产阶级内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本国资产阶级与外国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与其他利益集团矛盾冲突的结果,这种矛盾冲突受到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第三,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看法也明显有别于主流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周期,主流经济学或者认为是需求不足引起的,或者认为是外部的供给冲击引起的,但是*终都将这种危机归结为个人的主观偏好或者外生的技术原因,甚至认为这种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个人跨期*优化决策的一种结果。而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冲突决定的;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建立积累的社会结构将这种矛盾冲突暂时协调、缓和,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经历较长期的高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资本积累本身包含的矛盾*终会导致积累的社会结构的瓦解,并使资本主义陷入长期社会动荡和经济停滞的境地。但是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本身还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地方。首先,关于积累的社会结构,或者资本主义的制度结构概念本身还有待进一步清晰阐明其内涵。关于这两个概念,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经济学家除了认为这些制度为资本循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框架外,并没有给予十分明确的界定,比如到底哪些制度应该包括在这个概念定义的范围内。其次,资本主义积累的社会结构瓦解到底遵循了一种什么样的规律?为了克服长期萧条而重新建立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努力是否存在一些一般性的规律?如果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经济学家力图使这种理论更具经济学的严密性的话,这也是必须予以清晰说明的重要方面。再次,关于当前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尽管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新积累的社会结构,但是对于其性质到底怎样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导致对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后,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的经济学家大多坚持社会主义是一种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但是在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中,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并不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而仅仅是资本主义内部制度的一些变革,因此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需要加以研究说明的一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宏观和结构经济学研究 作者简介

赵峰(198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政治经济学评论》副主编,经济学博士,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再生产理论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研究》Bulletin of Political Economy, Post Keynesian Review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