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入门书,以逻辑小故事为线索展开。括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非逻辑思维等逻辑学基本内容,故事中以很多生活细节讲解逻辑,教人如何“清晰思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难对逻辑学有一个基本的轮廓性了解,对其很基本的内容、方法和技能有较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处理日常生活难题的**能力之一,在思考问题、写作、言语表达时,有逻辑是关键。那些政治家、销售精英、商业巨头无一不是运用逻辑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了人生和思维世界。
《逻辑高手:教你正确分析解决技巧和快速切换思考方式》的重点不在于教授读者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让读者学习繁杂的知识来分析逻辑问题,而在于逐步引导读者,让读者能像思维高手一样思考,用逻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用逻辑利器除掉思维里的乱草杂藤,让你开窍,快速提高你的思考力,找回理性判断的能力,整理清晰的思路,解除根深蒂固的痛苦。熟练掌握逻辑思维,你的生活就能多几份保障,你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阅读《逻辑高手:教你正确分析解决技巧和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你就能够从混乱无序的思想压力中解脱出来,就能厘清思路,准确表达自己,顺利沟通,快速完成工作。
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可见逻辑的影子。逻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无论你想学习哪门专业,要想学得好、学得快,都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今社会,逻辑能力越来越被人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逻辑能力强的人思维极其活跃,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甚至领导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都高于他人。拥有这样能力的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有卓越的表现。
一般来说, 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懂得基本的规则与技巧,再加上适当的科学训练,每个人的逻辑能力都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本书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巧,从逻辑的概念、类型,到论证方法,再到基本规律,把看似枯燥难懂的内容,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得明明白白。向读者提供各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构建全方位的视角,为各种问题的解决和思考维度的延伸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
当你跟着本书的指引,通过认真思考和仔细观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之后,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些拥有卓绝成就的人所具备的超凡思维能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可以冲破思维定式,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地进行逆向思维,换位思考,运用从本书中学到的各种逻辑思维方法,能够帮助你成功破解各种难题,让你全面开发思维潜能,成长为社会精英和时代强者。
本书既可作为提升逻辑力的训练教程,也可作为开发大脑潜能的工具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深刻的启示。阅读本书,能让你思维更缜密,观察更敏锐,想象更丰富,做事更理性。
**节 开篇话“概念”
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是逻辑学首先需要研究的对象。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概念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共性与个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概念的含义
曾经有一个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人是什么?”柏拉图认真思考后,回答说:“人是靠两条腿走路的,所以人是两脚直立的动物。”这个学生就拿来了一只鸡,问柏拉图:“那么这也是人吗?”鸡也是两脚直立的动物,却不是人,显然柏拉图的说法不准确,他连忙弥补:“确切地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调皮的学生把鸡身上的毛拔光,问柏拉图:“这只没有毛的鸡,就是您所说的人吗?”这下柏拉图无言以对。于是,学生就把这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上面所讲故事中,柏拉图关于“人”的概念并没有反映出“人”的本质属性,只是指出了一些外在形式上的区别,所以被学生指出了纰漏,受到了嘲笑。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针对“这种事物是什么”所给出的答案。通常人们认为,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且,它所反映的是一切能被思考的事物。比如,日、月、山、河、雨、雪等自然现象;商品、货币、生产力、国家、制度等社会现象;心理、意识、思想、思维、感觉等精神现象;鬼、神仙、上帝、佛等虚幻现象⋯⋯这些事物虽然属于不同的现象和领域,但是都是能够被思考的事物,所以都可以反映为概念。
要想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一定要特别注意“本质属性”四个字。因为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指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非本质属性就是指对该事物没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既然概念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那么非本质属性的反映就不是概念。比如“雪”的概念:雪是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固态降水”就反映了“雪”的本质属性,而“雪”是一种在冬天飘落的白色的、轻盈的、漂亮的像花一样的东西,这句话虽然从时间、颜色、重量、形状各方面都对其进行了描述,但都是关于它非本质属性的描述,并没有反映出决定“雪”之所以为“雪”的本质属性,所以不能成为概念。
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感性认识,即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感性认识是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的认识,一般都是非本质属性的认识,如柏拉图对“人”的定义便是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才会形成理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就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概念一般也是在人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阶段的时候才得以形成的。在对“人”的定义上,便十分鲜明地显示了人们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无名氏:人是会笑的动物。
柏拉图: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的动物。
荀子: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典》: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张荣寰: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是人格,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灵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
从“人”的定义的演变过程来看,概念的形成过程便是人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认识,从对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到本质属性认识的过程。
第二节 白马是不是马——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关系就如同语法规则和具体的语言表达的关系:语法规定并制约着具体的语言表达,同时语法规则的变化也影响着具体的语言表达;而语言表达也反过来影响并丰富着语法规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便是这样的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战国时期有一座城,城主下令马匹不得出城。当时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正好在城中,他牵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当守城的士兵说出“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后,公孙龙发表了著名的《白马论》,来论证“白马不是马”的命题。
公孙龙认为:其一,“马”的内涵是一种哺乳类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而“白马”则是一种动物和一种颜色的结合体。“马”“白”“白马”三者内涵的不同证明了“白马不是马”。其二,“马”的外延指一切马,与颜色无关;“白马”的外延仅指白色的马,其他颜色则不行。从“马”和“白马”概念外延的不同,论证了“白马不是马”。其三,“马”的共相是指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与颜色无关;“白马”的共相除了马的本质属性外,还包括了颜色。公孙龙意在通过说明“马”与“白马”在共相上的差别来论证“白马不是马”。
*终,公孙龙成功说服了守城士兵,牵着白马出城去了。
上面故事中的公孙龙在论证“白马不是马”时,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并进一步夸大了这种区别,形而上学地从根本上否认“白马”是“马”,这就违背了客观实际,属于诡辩。
需要指出的是,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与概念的内涵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起来。因为概念的内涵是被反映到主观思维中的概念的含义,而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是镜子外面的事物,那么概念的内涵就是镜子外面的事物反映到镜子里的那个影像。被镜子反映的事物和镜子里的那个影像是两个层次的事物,被反映的对象和反映在头脑中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所有事物,也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是从概念的“质”的方面来说的,它表明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从概念的“量”上来说的,它表明概念反映的是“有什么”,即概念都适用于哪些范围。
通俗地讲,概念的外延就是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子类或分子。因为概念的外延有时候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对这些范围中的事物进行归类,就可以得到一个个的“子类”,而“子类”中具体的对象就是“分子”。比如“学生”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有学生,包括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各个“子类”,而这个“子类”中具体的学生就是“分子”。如果一个概念反映的是不包括任何实际存在的“子类”或“分子”,这个概念就是虚概念或空概念。比如“鬼”“圆的方”等概念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些都是空概念。
1938年,针对希特勒在德国的独裁统治,喜剧大师卓别林以此为题材写出了喜剧电影剧本《独裁者》,对希特勒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但是,就在电影将要开机拍摄之际,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的人却声称:“理查德哈定戴维斯曾写过一出名字叫作《独裁者》的闹剧,所以他们对这名字拥有版权。”卓别林派人跟他们多次交涉无果,*后只好亲自登门去和他们商谈。*后,派拉蒙公司声称:他们可以以2.5 万美元的价格将“独裁者”这个名字转让给卓别林,否则就要诉诸法律。面对对方的狮子大开口,卓别林无法接受。正在无计可施之际,他灵机一动,便在片名前加了一个“大”字,变成了《大独裁者》。这一招让派拉蒙公司瞠目结舌,却又无话可说。
……
《巴黎圣母院》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长篇浪漫主义小说。本书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
幽默与口才:瞬间赢得他人好感的口才艺术:永远别放弃做个有趣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幽默的人生更精彩 ; 让交往的气氛活跃, 彰显人...
向大师学习-德鲁克谈自我管理 本书特色 有效利用时间必做的三件事,有才华的人不一定有效率**人士必须具备的五大心智,从卓越个人到出色团队发现上司的优点有效决策的...
9-7日养成自我操行 本书特色 良好的自我操行与工作息息相关。养成自我操行并不仅是为了提高收入,它还会让你得到客户的认可,使你的团队成员干劲十足,更有助于你的职...
《人工智能算法基础》内容简介: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本书将带领读者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来提高使用编程语
你是一切的答案 本书特色 “接下来的这一天,要么是*好的一天,要么是*坏的一天,答案就在你自己。”辞去大学教职工作,创办“简单心理”平台,简里里在作为心理咨询师...
《跟曾国藩学做官,跟胡雪岩学经商》内容简介:《跟曾国藩学做官,跟胡雪岩学经商》内容简介::这不是曾国藩家书,也不是胡雪岩发迹
《集外集》内容简介:《集外集》收鲁迅1933年以前出版的杂文集中未曾编入的诗文,1935年5月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初版。包括《斯巴达之魂
恩始于心立于行-意林 本书特色 一则故事,改变一生。励志小故事,阅读好伙伴,童趣大本营。其品清逸,若晨之曲;其品悠长,若茶之香。——著名诗人 汪园真在很多人觉得...
活着就是去战斗-树立正信念 传递正能量 本书特色 写给职场新人的开窍手册,适合进入职场头三年的员工,“职场就是不停地去战斗,才能成功”。传达“理想不死,战斗不止...
格局决定得失-资治通鉴中的博弈术 本书特色 不要说你懂得历史,这里讲的是不一样的历史谋略;不要说你可以远离竞争,生活处处存在博弈。李浏编著的《格局决定得失(资治...
3天打造一流口才-当众讲话实战训练大全 本书特色 这是一个手指和键盘可以代替嘴巴的时代吗?——当然不是!时下社会,口才力=说服力、演讲力=竞争力、号召力=领导力...
世界著名演讲精粹:面对挑战 本书特色 只有拥抱挑战而不是临阵退缩,只有设定自己理想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我们才能变成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徐晓健主编的《世界著名演讲精粹...
《轻松备孕3个月》内容简介:本书按照孕前3个月倒计时的顺序,全书分为4篇:“Part1 以爱之名,准妈咪孕前准备”、“Part2排毒关键
《不疲惫的精力管理术:40岁,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内容简介:精力就像空气,缺的时候你才会慌。曾经年少爱追梦,精力很旺盛,如今
10分钟时间管理指南 本书特色 杰夫·戴维森编著的《10分钟时间管理指南》这本书将给你提供有效时间管理的精华。你将学到如何设定目标,确定优先级,区分...
心灵拐点 本书特色 《心灵拐点:身心灵的10堂健康课》:台湾心灵推手许添盛医师*新力作身心灵健康生活处方系列演讲精彩结集如临现场感受诚挚幽默的心灵疗愈心病心药医...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详解版 本书特色 洛克菲勒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他终于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标准石油公司。他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
弘一法师赠你的七部人生禅卷 本书特色 人生短暂,五蕴无常,烦恼痛苦难以消除,因而世人常有向往佛法清净世界之心,但究竟如何去做,大多人只是看到了佛门,却摸不进佛道...
《不那么坚强也没关系》内容简介:总是拼尽全力、责任感极强的你,一定深得他人信赖,经常被他人依靠,被他人需要。而正是由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