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入门书,以逻辑小故事为线索展开。括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非逻辑思维等逻辑学基本内容,故事中以很多生活细节讲解逻辑,教人如何“清晰思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难对逻辑学有一个基本的轮廓性了解,对其很基本的内容、方法和技能有较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处理日常生活难题的**能力之一,在思考问题、写作、言语表达时,有逻辑是关键。那些政治家、销售精英、商业巨头无一不是运用逻辑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了人生和思维世界。
《逻辑高手:教你正确分析解决技巧和快速切换思考方式》的重点不在于教授读者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让读者学习繁杂的知识来分析逻辑问题,而在于逐步引导读者,让读者能像思维高手一样思考,用逻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用逻辑利器除掉思维里的乱草杂藤,让你开窍,快速提高你的思考力,找回理性判断的能力,整理清晰的思路,解除根深蒂固的痛苦。熟练掌握逻辑思维,你的生活就能多几份保障,你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阅读《逻辑高手:教你正确分析解决技巧和快速切换思考方式》,你就能够从混乱无序的思想压力中解脱出来,就能厘清思路,准确表达自己,顺利沟通,快速完成工作。
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可见逻辑的影子。逻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无论你想学习哪门专业,要想学得好、学得快,都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今社会,逻辑能力越来越被人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逻辑能力强的人思维极其活跃,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甚至领导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都高于他人。拥有这样能力的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有卓越的表现。
一般来说, 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懂得基本的规则与技巧,再加上适当的科学训练,每个人的逻辑能力都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本书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巧,从逻辑的概念、类型,到论证方法,再到基本规律,把看似枯燥难懂的内容,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得明明白白。向读者提供各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构建全方位的视角,为各种问题的解决和思考维度的延伸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
当你跟着本书的指引,通过认真思考和仔细观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之后,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些拥有卓绝成就的人所具备的超凡思维能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可以冲破思维定式,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地进行逆向思维,换位思考,运用从本书中学到的各种逻辑思维方法,能够帮助你成功破解各种难题,让你全面开发思维潜能,成长为社会精英和时代强者。
本书既可作为提升逻辑力的训练教程,也可作为开发大脑潜能的工具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深刻的启示。阅读本书,能让你思维更缜密,观察更敏锐,想象更丰富,做事更理性。
**节 开篇话“概念”
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是逻辑学首先需要研究的对象。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概念是主观性与客观性、共性与个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概念的含义
曾经有一个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人是什么?”柏拉图认真思考后,回答说:“人是靠两条腿走路的,所以人是两脚直立的动物。”这个学生就拿来了一只鸡,问柏拉图:“那么这也是人吗?”鸡也是两脚直立的动物,却不是人,显然柏拉图的说法不准确,他连忙弥补:“确切地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调皮的学生把鸡身上的毛拔光,问柏拉图:“这只没有毛的鸡,就是您所说的人吗?”这下柏拉图无言以对。于是,学生就把这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上面所讲故事中,柏拉图关于“人”的概念并没有反映出“人”的本质属性,只是指出了一些外在形式上的区别,所以被学生指出了纰漏,受到了嘲笑。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针对“这种事物是什么”所给出的答案。通常人们认为,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且,它所反映的是一切能被思考的事物。比如,日、月、山、河、雨、雪等自然现象;商品、货币、生产力、国家、制度等社会现象;心理、意识、思想、思维、感觉等精神现象;鬼、神仙、上帝、佛等虚幻现象⋯⋯这些事物虽然属于不同的现象和领域,但是都是能够被思考的事物,所以都可以反映为概念。
要想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一定要特别注意“本质属性”四个字。因为事物的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指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非本质属性就是指对该事物没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既然概念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那么非本质属性的反映就不是概念。比如“雪”的概念:雪是由冰晶聚合而形成的固态降水,“固态降水”就反映了“雪”的本质属性,而“雪”是一种在冬天飘落的白色的、轻盈的、漂亮的像花一样的东西,这句话虽然从时间、颜色、重量、形状各方面都对其进行了描述,但都是关于它非本质属性的描述,并没有反映出决定“雪”之所以为“雪”的本质属性,所以不能成为概念。
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感性认识,即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感性认识是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的认识,一般都是非本质属性的认识,如柏拉图对“人”的定义便是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才会形成理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就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概念一般也是在人的认识达到理性认识阶段的时候才得以形成的。在对“人”的定义上,便十分鲜明地显示了人们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无名氏:人是会笑的动物。
柏拉图: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的动物。
荀子: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代汉语词典》: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张荣寰: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是人格,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灵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
从“人”的定义的演变过程来看,概念的形成过程便是人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认识,从对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到本质属性认识的过程。
第二节 白马是不是马——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关系就如同语法规则和具体的语言表达的关系:语法规定并制约着具体的语言表达,同时语法规则的变化也影响着具体的语言表达;而语言表达也反过来影响并丰富着语法规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便是这样的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战国时期有一座城,城主下令马匹不得出城。当时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正好在城中,他牵着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当守城的士兵说出“马匹一概不得出城”后,公孙龙发表了著名的《白马论》,来论证“白马不是马”的命题。
公孙龙认为:其一,“马”的内涵是一种哺乳类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而“白马”则是一种动物和一种颜色的结合体。“马”“白”“白马”三者内涵的不同证明了“白马不是马”。其二,“马”的外延指一切马,与颜色无关;“白马”的外延仅指白色的马,其他颜色则不行。从“马”和“白马”概念外延的不同,论证了“白马不是马”。其三,“马”的共相是指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与颜色无关;“白马”的共相除了马的本质属性外,还包括了颜色。公孙龙意在通过说明“马”与“白马”在共相上的差别来论证“白马不是马”。
*终,公孙龙成功说服了守城士兵,牵着白马出城去了。
上面故事中的公孙龙在论证“白马不是马”时,割裂了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并进一步夸大了这种区别,形而上学地从根本上否认“白马”是“马”,这就违背了客观实际,属于诡辩。
需要指出的是,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与概念的内涵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起来。因为概念的内涵是被反映到主观思维中的概念的含义,而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说,就是如果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是镜子外面的事物,那么概念的内涵就是镜子外面的事物反映到镜子里的那个影像。被镜子反映的事物和镜子里的那个影像是两个层次的事物,被反映的对象和反映在头脑中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所有事物,也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是从概念的“质”的方面来说的,它表明概念反映的“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从概念的“量”上来说的,它表明概念反映的是“有什么”,即概念都适用于哪些范围。
通俗地讲,概念的外延就是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子类或分子。因为概念的外延有时候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对这些范围中的事物进行归类,就可以得到一个个的“子类”,而“子类”中具体的对象就是“分子”。比如“学生”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有学生,包括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各个“子类”,而这个“子类”中具体的学生就是“分子”。如果一个概念反映的是不包括任何实际存在的“子类”或“分子”,这个概念就是虚概念或空概念。比如“鬼”“圆的方”等概念反映的对象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些都是空概念。
1938年,针对希特勒在德国的独裁统治,喜剧大师卓别林以此为题材写出了喜剧电影剧本《独裁者》,对希特勒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但是,就在电影将要开机拍摄之际,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的人却声称:“理查德哈定戴维斯曾写过一出名字叫作《独裁者》的闹剧,所以他们对这名字拥有版权。”卓别林派人跟他们多次交涉无果,*后只好亲自登门去和他们商谈。*后,派拉蒙公司声称:他们可以以2.5 万美元的价格将“独裁者”这个名字转让给卓别林,否则就要诉诸法律。面对对方的狮子大开口,卓别林无法接受。正在无计可施之际,他灵机一动,便在片名前加了一个“大”字,变成了《大独裁者》。这一招让派拉蒙公司瞠目结舌,却又无话可说。
……
以艺术家的方式工作-驾驭飞龙 本书特色 《以艺术家的方式工作:驾驭飞龙》为全球销量过百万《艺术之道》系列图书,谨献给我们的学生,他们是我们的老师过去,现在和将来...
《小说要有故事》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作家毛姆的读书随笔精选集,本书从他的三本散文作品《书与你》《十大长篇及其作者》《总结》
现代礼仪常识全知道 本书特色 东西方礼仪准则的完美融合现代礼仪规范的实用指南。职场人士的**手册,竞争社会的超级法宝。婚姻家庭的幸福资本,个人修养的完美演绎,让...
《寻心:开启一生的宁静与自在》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解说32个词语,帮助你找到慰藉心灵的方法,使你获得内心的安定与幸福
内在革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 本书特色 “这大概就是我所能写出来的特别重要的一本书了,它与我息息相关,它源于我自己的那些重要的旅途。”——芭芭拉安吉丽思《内在革命...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本书特色 近年来,经济学的发展逐渐从科学殿堂走进市场,走向我们身边,很多女人将经济学视为自己翻身的救命稻草,因为女人要想获得经济的支持,必...
我们都曾感到孤独迷茫,我们都曾在爱情中受过伤,我们都曾失去过方向。现实不断消磨着我们的锐气和志气,让我们变得封闭、消沉、
《盛开年选·2013散文卷》内容简介:本书系盛开年选第一本,作者皆为历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最小说、青年文摘等获奖选手,本书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内容简介:本书辑录了熊培云对生命、爱欲、媒介、美和正义等方面的思考。不曾毫无节制地抒情,也未沉迷于意
《组织管理十大经典理论:解读与应用》内容简介:做任何管理学研究,理论都是绕不开的。本书对组织管理领域十个仍然活跃于学术争论
《张岪与木心》内容简介:“我忽然明白: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
可怕的上海人 本书特色 回眸上海,走过多少热热闹闹的人物,发生过多少轰轰烈烈的事件,又有多少美轮美奂的景观。曾几何时,滚滚的黄浦江水,卷走了许许多多昔日...
《黑白画意》内容简介:《黑白画意专业手绘插画攻略》是一本忠于美学的典籍,这是一场解放创意的盛宴!超人气插画师李一帆(VIKI_LE
爱伊斯坦和时间机器 内容简介 伽利略、达芬奇、拉瓦锡、牛顿、希波克拉底、孟德尔、达尔文、爱迪生、伏特、爱因斯坦、麦哲伦、阿基米得……这十二个名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
《不是我失败,是有人太坏》内容简介:科学研究发现,每50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精神病态者,占比高达2%。被精神病态者操纵的受害者,
卡耐基经典语言的突破全集 本书特色 成功大师卡耐基教我们如何克服恐惧、建立自信、发挥自己的潜力,在各种场合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声情并茂地阐述自己的见解,从而赢...
如果你正在求职或者打算跳槽,这是一本你无论如何不应错过的著作,否则你将错过:聆听全世界最权威的职业指导大师30年研究心得的
心态与人生& 心理咨询手册 本书特色 《习惯与成就&心理咨询手册》成大事者的习惯虽然不是一样的,但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善于纠正自己曾经有过的陋习...
1.从潜意识的角度第一次真正读懂“正能量”——一本让你梦想实现的“能量”之书1991年,韦恩•W•戴尔推出《正能量(实践版)》,
《民法典时代: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内容简介: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