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代表了宋代书法的成就,被称为宋四家。苏轼是宋代有影响力的文人艺术家,其书法,远绍二王,近接颜真卿、柳公权、李邕、杨凝式诸家,结体笃实,笔墨润朗;黄庭坚书法则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米芾书法,得二王精髓,结体欹侧多姿,用笔八面出锋,变化多端,才情毕露;蔡襄书法则得力于二王、颜、柳。《宋四家名迹选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历代名迹真赏》收录的就是他们四位名家的书法作品,以散装折页的形式出版。
★铜版纸高清精印,超大开本散页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收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位宋代书法家的精品墨迹
★铜版纸高清精印,展现宋代书法成就
★包括24幅4开书帖(57*38cm)和18幅8开书帖(38*28.5cm),临摹教学、鉴赏研究之佳作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苏轼的书法,远绍二王,近接颜真卿、柳公权、李邕、杨凝式诸家,结体笃实,笔墨润朗;黄庭坚书法则博采众长,结体中宫紧凑而外围宽博,用笔左右纵横,如摇双橹;米芾书法,得二王精髓,结体欹侧多姿,用笔八面出锋,变化多端,才情毕露;蔡襄书法则得力于二王、颜、柳。
本套书包括《江上帖》《归安丘园帖》《乡石帖》《暑热帖》《值雨帖》《致景文显公尺牍》《致彦和国士尺牍》等名帖。
楷书-声律启蒙-中华传统文化硬笔字帖-精选 本书特色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
杨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资深教授。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大众艺术普及工作,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世界文化广场》艺术顾问,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中华文明大讲堂》...
九成宫醴泉铭-罗中南欧阳询楷书选-(双动画本)-随书赠送.卢中南示范光盘2张 本书特色 《九成宫醴泉铭》由中国现代楷书法帖,由三河市腾飞印务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
在《柏拉图对话集》中,斐德洛是一个爱好哲学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书中,斐德洛重返人间。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
7000通用字钢笔楷书-三步练字法-司马彦字帖-全新防伪版 本书特色 《司马彦字帖:三步练字法·7000通用字·钢笔楷书(描摹)(全新防伪版)》在潜心研究书法理...
英语手写体钢笔字贴强化训练 内容简介 经过英语手写体的的基础训练之后,临习者可以一鼓作气地进行强化训练使笔法变得更为熟练、老道。临习时切记:字体始终要保持...
本书旨在通过对秦始皇陵的建造周期、文物遗存分布和环境的互动关系、封土建筑、三出阙、外藏系统等秦始皇陵寝制度方面重大问题的
昆曲与文人文化 本书特色 《昆曲与文人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里,戏曲艺术的本质应该属于民间文化.有意思的是,在民间文化摇篮里诞生的昆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演...
为什么那是艺术 当代艺术的美学和批评 本书特色 为什么那是艺术?为什么它会被放在艺术博物馆里?谁说这是艺术?为什么说这是一件佳作?对待艺术,到底什么样的态度才是...
《失落的文明》(埃及)作者沐涛、倪华强,近年来,在西方又兴起了一股“金字塔能”的研究热潮,扑朔迷离的“金字塔能”真的存在吗
中国奥运冠军巨印镌刻记 本书特色 《中国奥运冠军巨印镌刻记》编著者王本兴。《传统本色,雅俗共赏。——《中国奥运冠军印谱》初稿诞生记。每方约4公斤,刻有“东方醒狮...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国历代碑帖选字临本第一辑-(二) 内容简介 唐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唐太宗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次年,唐太宗避暑来到九成...
史无前例、独一无二、包罗万象25个展馆,452个展厅,365天、每天24小时开放世界知名艺术出版机构英国费顿出版社历时13年打造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可以随时随地参观...
陈翔四力法书法速成宝典 本书特色 《陈翔四力法书法速成宝典》:中央电视台CCTV-4《快乐中国·学汉语》栏目唯一全球直播书法速成教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中小学...
纹道:蜀锦.蜀绣.漆艺流光溢彩的国家技艺 内容简介 一个手艺人将手纹、掌纹、指纹印在自己的手艺上,就像一个皇帝将玉玺印在自己的名字上。当手艺古旧得长出了令收藏家...
108个人,108个故事;历时4年,数次越洋实地拍摄。抽丝剥茧,讲述成败得失,可遇而不可求的撼动,得以丈量他们的心路历程。拉近距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旨在“给观众一个中华文明整体概念”的《中国记忆》,集中了中国各地的大量国宝,每件都是一段历史时
墨点字帖:2021秋高中语文同步课课练.选择性必修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教材同步的字帖,精选课本重难点字词、句段,以及...
《媒介·权力·性别》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妇女》杂志60年(1949~2008年)的人物报道和封面图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
旅行,是建筑人甘冒身心劳顿之苦却又乐此不疲的宿命。近年来,建筑旅行的风潮在台湾逐渐传开,越来越多人随团远赴世界各大城市朝